• 2

請問各家相機防手震的功能排名

太多術語,
Nikon - VR 光學防震系統
Canon - 光學影像穩定器 (IS)、Intelligent IS 光學防震
Olympus - CCD Shift、影像感應器 5 軸防震
Sony - Optical SteadyShot 光學防震系統
Panasonic - MEGA O.I.S lens-shift stabilization
2015-07-24 8:17 發佈
沒辨法比,有些在機身,有些在鏡頭,拿來一起比有點怪!
請問是在機身防震效果佳,還是在鏡頭防震效果佳?
Jheng-Hua wrote:
沒辨法比,有些在機...(恕刪)

junerose wrote:
請問是在機身防震效...(恕刪)

不一定

但理論上機身防抖較有優勢
digitalhouse wrote:
不一定但理論上機身...(恕刪)

請問那些是在機身?
我又看到1個-Power O.I.S.(Panasonic$

junerose wrote:
請問那些是在機身?...(恕刪)

鏡頭上沒寫的就是在機身

你把那些字一個一個貼到GOOGLE去

我想就會有答案...
junerose wrote:
太多術語,Nikon...(恕刪)



各廠的防震系統,很難用同一標準來比較。


相機所謂的震動,大概來自幾個方向:上下、左右、俯仰、偏擺、旋轉。一般來說,鏡頭防震大多補償2~3種震動;機身內建防震則依據型號不同,可補償2~5種震動。看似鏡頭防震能補償的方向較少,但因為其補償的是最常見的俯仰、偏擺和旋轉,因此在絕大部分的場合,鏡頭防震效果並沒有比較差。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近距離攝影:拍攝距離越近,上下、左右震動的影響越明顯,能多補償這兩方向震動的相機在手持拍攝時的效果越好。不過如果上腳架(例如微距攝影),就沒有任何差異了。


另一方面,各廠防震技術的觸發時機不同,也會讓人誤以為效果有差。像之前Dpreview的實測:Tamron的VC,在半按快門時會全速運作,因此從觀景窗看到的畫面非常穩定;而Nikon的VR,半按快門時只會半速運作,同樣條件下觀景窗看到的畫面會比VC更晃,讓人以為VR的補償效果不如VC,但按下快門時VR仍會全速運作,因此實際補償效果並沒有比較差。


此外,Sony在A環機使用的是Minolta的AS防震技術,E環機的鏡頭防震則是OSS,從A7II開始則採用機身五軸防震系統。由於其五軸防震相機在接上具OSS的鏡頭時,機身只會用三軸運作、剩下的兩軸交給鏡頭;且轉接它廠鏡頭時也只剩三軸防震,因此被人誤會是偽五軸。事實上Sony機身內建的是完整的五軸防震功能,但其中的俯仰和偏擺兩個方向,需要鏡頭回傳「焦距」及「目前對焦距離」這兩個參數才能正確補償,因此轉接其它卡口的鏡頭時,若轉接環的電子接點可回傳參數,則機身五軸會正常運作;若轉接環沒有電子接點、或是異廠鏡頭無法正確對應電子接點,相機無法得知鏡頭的「焦距」(相機內可手動輸入)和「目前對焦距離」,則只能使用三軸防震。

人生苦旅 wrote:
各廠的防震系統,很...(恕刪)


果然很複雜,謝謝大大的解説。

我的手不穩,常常拍照完發現照片模糊,立即補拍。朋友說,相機如有防手震,即可減低不良照片的產生。
目前正在選購相機,無法從實物上觀察,想作為選購時的參考。
junerose wrote:
太多術語,Nikon...(恕刪)

要說功能,
那不得不推PENTAX了,
P家的防手震技術已經能控制在數分鐘內拍攝天體不產生星軌,
就是靠防手震技術,
去旋轉感光元件角度,
這才是真的令人驚豔的應用啊!

這是介紹,採用外接GPS配件
http://gleeman.blogspot.tw/2013/04/pentax-o-gps1how-to.html
聽說新的K-3II已經內建GPS了?
我用過IS、VR、OS、OSS、OIS、SSS、IBIS,目前覺得IBIS最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