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en wrote:因為現在也只剩那幾家還在作相機了...... 也對拉另外就是,很多專利都被這幾間申請走了,其他廠牌要貿然進入,就得有自己的技術不然就是要跟他們買專利使用權,廠牌種類就自然少了。
RVP100F wrote:能生產出像樣又靠譜的...(恕刪) 大大你的回覆正是我想的問題為啥會有"能生產出像樣又靠譜的產品的國家,也只有日本國了"這樣的想法呢?難道其他國家沒有靠譜的? 所以是真的只有日本?還是我們全都給廣告矇騙了"如果不是抱著買小孩子玩具的心態去買的消費者,也只能選日本產品了...除非你超有錢,跑去買德國產品..."的確德國高階的就是優, 但應該不是超有錢才能買吧德國的平民路線相機, 你又懂幾個?老實說我真的沒聽過, 但應該有吧因為沒看到廣告, 所以覺得其他的都不靠譜, 廣告的魔力真大
為什麼大多數比較有名的數位相機品牌都是來自日本的?這是個很長的歷史故事我先從SONY的創辦人盛田昭夫說起好了1945當年美國投擲原子彈時盛田昭夫只是海軍的新米少尉,同時也是個物理科學家但是他很明白原子彈所代表的意義這表示當時日本落後美國科技至少20年以上那時福特汽車有著整體、機械化的聯合生產工廠20年後,日本為了能夠快速從戰敗中爬起來也有了這種工廠後來盛田昭夫去福特公司參觀,發現那裡還是他20年前在電影裡看到的那樣(落後)日本幾家著名的光學相機廠商幾乎都跟二戰有關係NIKON(成立原因就是要提供海軍所須要的光學設備)CANON(原本是向NIKON購買鏡頭的)MINOLTA(二戰中受海軍大臣命令建造光學玻璃熔鑄工廠)PENTAX(跟NIKON與CANON的關係很像,PENTAX生產鏡頭給MINOLTA用)戰後這些廠商開始仿效德國大廠如LEICA、ZEISS生產光學器材,但後來發現競爭不過,開始轉往相機的電子化發展另一方面呢,使用數位成像這件事,1969年NASA就已經有了Kodak也是最早提出數位相機雛形的(底片也是他發明的)但是最先商品化的是SONY這時美日的數位相機打戰隱然要開打了德國的電子部分落後不少,當時許多大廠都紛紛尋求與日廠合作如LEICA當時為了取經電子技術與MINOLTA合作開發機身數位相機主要是結合了光學技術和電子技術因此日系主要分成傳統光學派電子大廠派80年代時MINOLTA的7000 AF轟動全世界(最早可以實現自動對焦的單眼相機)但是很快1992年與Honeywell公司(一家空氣濾清器生產公司,不做相機)的AF專利權敗訴後(賠了約當時150億日圓左右)雖然MINOLTA跌了一跤,但卻更加激勵其他日本廠商在專注於數位相機的研發與專利取得以致於現在數位相機上有90%以上的專利都是在日本廠商其他國家論生產成本競爭力都很難比得上這是美國人自找的,美國人就喜歡無事興訟,自由權力過渡擴張情況是不是有點像友達電呢?這就是老美強盜的地方事實上一直到今天,情況仍然有些類似台灣與韓國幾乎囊括了所有LCD(液晶面版)的專利美國沒有去思考如何研發趕上,反而只會以反傾銷來霸凌以後終將會嚐到同樣的果報由於目前數位相機的專利、技術、領先的都是日本廠商日廠之外只剩Kodak在苦撐(Kodak有CCD專利) 及少數其他廠商但趨勢一變再變,其實Kodak的影響力已經微不足道(2012已宣佈永遠退出數位相機的市場)德系廠商如LEICA、ZEISS為了生存與永續發展早已與日系電子大老Panasonic與SONY合作多年會有今天這個局面或許也該歸功於老美原子彈加速了日本產業工業革新而專利訴訟更加速了日本產業專利權的發展現在美國連日系廠商的車尾燈都看不到其他德系、歐系,缺乏專利與電子技術不是成為傳說(倒閉了)就是只好合作轉型不然就淪為日系廠商的代工廠數位相機可以說就是由日本廠商發揚光大的所以會有今天的榮景一點也不奇怪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為什麼大多數比較有名的數位相機品牌都是 大大你的相機知識挺淵博啊那德國的相機發展就是因為提供給美國用嗎?而且德國好像比較專注於光學方面, 跟日本的不同, 為啥還會停滯不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