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體積所以採用DC
為了體積所以犧牲片幅
為了體積所以犧牲畫質
重點是 RX100的後繼機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只能猜測為了不打擊到NEX的市場
翻轉螢幕 熱靴 外掛套筒等等向外擴充的周邊 仍然不會下放
DC出的速度說快不快 但說慢也絕不慢 所以不要太計較 放心去選自己喜歡的 過一年半載的就有後繼機種了
p.s樓上前輩真的應該去看看真正菜頭拍出來的照片 那成像與發色都是一等一的 而RX100身上的認證鏡頭有種為了體積而妥協的味道 不過用以生活紀錄絕對綽綽有餘
想同的 LX7的萊卡認證鏡頭我也不會拿出來說嘴 因為我知道那不是真真正正萊卡魂 不過它還有新增奈米塗層技術 耀光或鬼影的情形都會改善很多
這2位大大,對於我新手的問題,很有耐心的回答!其他的網友回答,也給了我很大的參考價值,感謝你們!以下這張圖片,送給你們!


macodo-love-camera wrote:
討論這麼多 其實都在...(恕刪)
最後想要來做個整理
從之前上方給的資訊,做個確認,怕有觀念搞錯!

夜拍分成拍 風景/人物
【風景】:拉低iso 至80~100,(求小星芒),並拉長鋪光時間,20秒、30秒
Qestion:那這裡要用小光圈,若有腳架其況...但夜拍不是光圈越高越好?
【人物】:大光圈、高iso 800~1600左又、在安全快門下
Qestion:正常定義安全快門下,是多少數數值?有提到,可以補光,LX7跟RX100都有嗎?他是要怎樣設定...
【散景】:把光圈拉到最大,主體清晰;背景模糊
Qestion:那我要顛倒過來,背景清晰,主體模糊,有辦法嗎?
【市內拍照、小孩、寵物、運動】:大光圈、高iso、快門速度提升
Qestion:那數值大致多少?還是都調至最大來實驗?
這邊可以問一下,能給兩組正常數字,正常在白天、睌上 拍照,隨手亂拍、建築、風景、人物等亂七八糟都試用的數據,大概設定在哪個範圍,如光圈 iso 快門 等數值?
↑很無理的要求,sorry...

LX7 跟 RX100 最拉扯的是......
RX100的1 吋感光元件的面積,比一般隨身機的 1/1.7"、1/2.3" 更大,底大一級才是硬道理,但屏除很專業角度去檢視,若正常拍攝下,沒有在夜間比賽,是不是也沒有什麼差別?


這裡補充一個我自己在意的無聊功能"焦點顏色":
除了過去可在Panasonic數位相機中可見到的生動、模型效果、復古、復古色、高動態、明調、柔焦、動態黑白、玩具攝影效果、暗色調等10種創意模式外,在LX7中又多加入了6種創意模式效果,分別為深刻藝術、正片負沖、星芒濾鏡、焦點顏色、逕向散焦及平滑散焦。

如圖片所示,就是單一色彩,抽色....oh!!歡呼!!! 但應該正常會有4種吧? 紅、黃、綠、藍....(祈禱)

大感謝~我剛入手RX-100一個月,我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隨身帶着,想拍就拍,方便快速,而且不容易出錯
本來RX-100公佈時我就很心動了,所有的規格都是我想要的,不過價格公佈時我也嚇了一跳,怎麼這麼高?差不多都可以買GF5+X鏡了,而且新的sensor,也不曉得實拍效果如何,到時候出包怎麼辦??我猶豫了好久,決定跳過預購,等第一批的人的心得再說,一方面也是先看看其他家的會拿什麼貨出來迎戰
結果7月中時,大概就是LX-7跟EX2F,在我看來,這兩臺都不是RX-100的對手,就入手了
心得
1. LX7&EX2F兩臺都犯了隨身機的大忌(至少是我的),要手動拿鏡頭蓋,我不曉得爲啥沒人提到這一點?從X10,XZ1,,或是M43的14-42X鏡,大家不是都在問,有沒有自動鏡頭蓋可以買或改裝? RX-100有自動鏡頭蓋真的很方便!!
2. RX-100像素太高?其實我只覺得sony就是打算以電子性能來彌補這一點?別忘了,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DC根本都是sony的sensor,至少我自己在用,夜拍的話,到ISO3200都還是我可以接受的範圍(沒啓動多框ISO,啓動的話搞不好到縮圖到12800都還勉強可以),而且夜拍怕雜訊高,怎麼不反過來想,在光線正常的情況下,高像素能捕捉更多細節?一般人是夜拍機會多,還是日常隨拍機會多?更何況要比像素密度,以RX-100相較於LX7,EX2F,兩倍像素,但是sensor size卻是3倍大的情況,還不是樂勝
3.光圈縮太快。。。沒辦法,sensor大的天限,RX-100已經儘量把鏡頭能使用的空間用盡了吧,同事拿我的RX-100去玩,還開玩笑說,怎麼機身這麼小,鏡頭伸出來這麼大,好不協調,G1X也是有光圈縮太快的問題,就我自己使用,這個問題對我不大,我一般還是用50mm以內的焦段,以1“的sensor size,F2.8我覺得還是蠻好用的
4.對我來說“隨身&方便”才是關鍵,也才是RX-100賣到21980的價值,LX7 & EX2F都比RX-100還要大。。。關於可換鏡頭的,也不要再騙自己了,即使GFx+14-42X鏡頂多只是“可以不需要相機包”的程度而已,能放進自己平時隨身用的包包,根本放不進口袋
5. 熱靴,B快門,EVF我通通都不需要!把空間節省下來做得小一點比較實際,需要的人,RX-100不是你的菜,千萬不要買
6. 如果只是LX7跟EX2F比較,我看來EX2F贏慘了,方便的wifi(我覺得wifi真的很重要!,RX-100沒有wifi是我唯一不滿的地方),方便的旋轉螢幕,方便的機身充電(LX7貌似沒有?),LX7惟一的優勢就是那個鏡頭而已(而且看來贏不多)
RX-100的定位很明確,就是目前隨身DC的王者(隨身性跟畫質的綜合得分)
scottie0444 wrote:
不知道爲啥,老是有人...(恕刪)
其實 樓上前輩 您也是犯了相同錯誤啊
不該拿DC跟無反相比 那DSLR也不該跟M4/3相比摟?
小弟個人認為 不是不能相比 而是應該以相同片幅大小來來做相比才是較正確的方式
因此說實話 RX100的對手應該是Nikon 1系列
剩下的我只能說前輩的意圖就是單純要推RX100 請各位跟從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PRODS/sony-rx100/sony-rx100A.HTM
這是國外網站的評測 ISO 3200 應該是前輩所說能接受的堪用值吧 個人是覺得並未發揮出1"的實力
接著我想針對前輩提出一些論調問一點問題 小弟不才 高畫素在晴天狀態能留下更多細節的這麼說法是哪裡來的呢? 照您這理論 Nikon D800可以比Canon 5D3在晴天時保留下更多細節嗎? 是小弟木眼嗎? 真的是看不出來 請前輩指教指教
第二 樓主的問題是問哪一個較適合它 並不是問哪一個體積最小
這麼說吧 RX100的確是可以稱得上口袋怪獸了 但是每個人對體積這件事的執著卻不盡相同 有的人就是覺得放口袋太危險了 有的人就是一定要在另外上個皮套 裝個相機包 說實話 來到這個地步 它的大小也與裸機的G1X 相差不遠了
真要方便便利 就請背脖子上 或是上快扣背帶
鏡頭蓋是見仁見智的 或許不少人覺得它不是自動的不方便 但也有部份人認為那自動鏡頭遮蓋不牢靠 容易被推開 保護效果較差 (拿DSLR的怎麼不問能不能有自動鏡頭蓋) 專業玩家對鏡頭蓋是早已習慣了 它們反而對兩片斜開式的鏡頭蓋沒有什麼大感覺
個人覺得這沒有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的 只有找您自己適合的才是重要
最後一點完全是樓上前輩的觀點 小弟個人不推薦這一個觀點 沒有熱靴 EVF B快門 外掛濾鏡 這台相機就無法成為專業玩家理想的隨身機 它可以有的變化會減少很多 失去很多樂趣
小弟不希望RX100就此停滯 它是好機子 但是仍然有缺點跟改進的地方 如果它要是如此完美 我想其他廠牌會立刻跟進的 我希望它能更進步 帶動其他商品競爭 而非單純褒它褒上天
LX7絕對是輸給RX100的 這是無庸置疑的 重點是您看的出來輸在哪裡嗎?低感光時LX7的圖居然能跟1"的RX100有著相同的表現 這也是為何有部份人覺得RX100的畫質似乎偏軟
LX7體積上也絕對輸給RX100 不過拿RX100的用戶應該也是放在包包中 會放在褲子口袋的我想少之又少
最後LX7跟EX2F相比 不用說多數人都知道會是LX7勝 雖然沒有翻轉螢幕 沒有AMOLED 但是lx系列一貫有的鏡頭銳利度是遠遠超過ex系列的 lx7 24mm 光圈1.4 到望遠端90mm都還有著2.3 這是相當強悍的光學規格(當然 如果可以 恆定光圈會更優)
我個人是單純有無WIFI 無所謂 用高階dc拍的照檔案絕不算小 要wifi傳到fb或是其他機器身上 對我來說都有種兜圈子的感覺 主要就是國內的網路環境還是那樣的....啊....
機身充電的功能不知道有沒有 不過機身充電真的是方便的做法嗎?那需要長時間在外征戰 不用備電嗎?在您進行工作時背電要如何充電? 我想這部分也是見仁見智 可能小弟使用時間都較長 較喜好用座充雸非用機身充電的方式
小弟說那麼多話 請別誤解我的用意 我仍是認為rx100是好幾子 但相反的 我也認為lx7也是台好幾子
當然各有各的優缺點 小弟也盡量公平討論優劣 個人是會等RX200的人 希望它能有蔡司真正傳承的銳利
macodo-love-camera wrote:
其實 樓上前輩 您也...(恕刪)
scottie是以用途分類,您是以cmos尺寸分類,都沒錯啦~只是基準點不同
回樓主,就算白天畫質還是有差的,rx100是目前隨身口袋dc中,畫質與功能兼顧的首選
個人很重視畫質,就連隨身機也選體積不小的nex-5n,但昨天我把nex-5n賣了
rx100
白天廣角端原圖
白天望遠端原圖
sony的多框iso是我覺得最好用的功能之一,不懂為何有人說它沒用
低光多框iso 400原圖,f/1.8全開
多框iso 800原圖
這相本是小弟入手2週拍攝的範例,都是jpg直出,持續更新中...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18067238209937.101526747.350367001646629&type=3
另外2點提醒
rx100最慢快門是b快門而非30秒
座充有副廠推出,我已經在用了,原廠好像年底會上市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Daily P wrote:
最後想要來做個整理從...(恕刪)
唷,問題不少吶~~
建議你直接買一本攝影書比較省事+事半功倍。
找那些入門級的,先瞭解光圈、快門和iso的關係。
而且還有每個主題的教學,比如風景要如何拍?
運動怎樣拍?一本書就搞定了。
【風景】:拉低iso 至80~100,(求小星芒),並拉長鋪光時間,20秒、30秒
Qestion:那這裡要用小光圈,若有腳架其況...但夜拍不是光圈越高越好?
Answer:夜拍開大光圈是在沒有腳架的情況。拍風景都是用小光圈的。
【散景】:把光圈拉到最大,主體清晰;背景模糊
Qestion:那我要顛倒過來,背景清晰,主體模糊,有辦法嗎?
Answer:你對焦在背景就成了。
【市內拍照、小孩、寵物、運動】:大光圈、高iso、快門速度提升
Qestion:那數值大致多少?還是都調至最大來實驗?
Answer:這些我都沒拍過,貌似最低要求是:人像1/60,小孩1/150,
運動1/250(以上只供參考)
這邊可以問一下,能給兩組正常數字,正常在白天、睌上 拍照,隨手亂拍、建築、風景、人物等亂七八糟都試用的數據,大概設定在哪個範圍,如光圈 iso 快門 等數值?
Answer:這個真的沒辦法回答你,因為每種不同的主題都有不同的設定,還要視乎當時的環境、光線等等。
就算同樣在室內,光源的強弱不同你就需要不同的iso光圈組合了,只能靠自己的經驗去設定。目前你還不明白iso光圈快門的關係,說了你可能會不明白哦。
當然如果你用全自動就沒有這些煩惱啦。
相當初我買沒有熱靴的松下GF-3,貪他便宜....
那是新相相機買來只是隨便拍拍做做記錄而已,我哪有可能裝個那麼大的外閃呢?開玩笑!
熱靴我一輩子都不會用到!
後來入手后在展場拍SG沒外閃根本不能看的,拍生態微距沒外閃也是很痛苦,
再加上已經深深愛上攝影,不能接受沒有外閃的畫質,
結果忍痛虧錢賣掉了GF-3換去GX-1+外閃,活生生的教訓啊。
站內找到一些教學,
你可以去看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1853374&p=1
先看這幾遍:
帖子01 - 學會光圈,控制影像清析程度
帖子02 - 學會快門,抓住感動的一刻
帖子03 - 光圈 + 快門 + Your Sense = 作品
帖子09 - 單眼 光圈優先 教學與心得
帖子10 - 單眼 快門優先 教學與心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