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炫 wrote:
你舉的例子有點奇怪
SONY的規格很敢開,處處都看的到跟牙膏廠差異很大
從以前就領先業界的卡片機、只有鏡頭的相機、1吋感光元件卡片機、最小的全片幅機、最高的可用ISO...
不勝枚舉
反觀牙膏廠,連個翻轉螢幕都放不下來
可是卻能平起平坐?
如果以汽車而言
SONY就好像福特一樣,安全配備很敢給,但是小問題就很多,後勤維修也不好
牙膏廠就好像豐田,你很難要求他下放什麼安全配備,但好開省油沒有小問題
兩邊都有死忠支持者
但是對於"新手"甚至"只想買台相機拍照"的人而言,往往就是挑了牙膏廠...
我遇過的幾乎都這樣,會買SONY的東西除了S粉以外,就是被其高規吸引
其他不懂相機或是只想買台DC或是單眼來拍照的人,幾乎都選NIKON、CANON...
雖然我不是Sony用戶,但是我要感謝Sony敢衝,這樣Nikon及Canon才會快點端出牛肉來。
每個牌子都有每個牌子的愛用者,找到適合的牌子跟型號最重要。
Sony跟Panasonic的電子性能很厲害,但是白平衡及色彩的調教就是輸給Fujifilm跟Canon。
相反的,Fujifilm跟Canon在電子性能方面就輸給Sony跟Panasonic了。
另外,拍照要考慮到系統系,如果考慮到系統性,Sony這方面就比較欠缺了,例如拍攝生態及體育,我想Sony在望遠鏡頭的選擇沒有Nikon及Canon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