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凱 wrote:rx100ii,畫質不見得比入門evil+kit鏡差
是嗎!?其他1"以下片幅的小DC當然跟它沒得比,但說它畫質可以跟APS-C比就有點言過其實了!
在相同的技術水平下...通常就是片幅大小與鏡頭品質決生死了!
假如只有一筆有限的預算,建議還是以片幅大小為優先考量!
在相同環境條件與機身設定之狀況下,各拍幾張拿回去比一比,就知道差別在哪裡了;
EOS M的確有對焦速度不夠快,以及缺乏EVF選擇的缺點,但它的CP值實在是太划算了!
現在水貨全配也不過1W6K多,即使再加買一支拆鏡版的EF-S 55-250mm($4200)...,
總total跟買Sony RX100II差不多!當然,體積大小絕對比不上RX100II輕便,
但要是真有心學點攝影的話,就必須熟悉鏡頭與焦段特性的運用,可換鏡頭的彈性與畫質優勢就出來了!
雖然...EOS M要拍小孩或寵物是"有些吃力",不過練一練還是可以用技術與經驗來彌補的,
怕黑屏的直接開連拍,稍稍練習一下熟悉機身限制之後,一樣拍得很高興!
一般基本的風景和人物...就更沒必要去計較那差別不到1秒的對焦速度,
用心構圖的話不差那點時間!
預算有限一樣有高CP值的選擇,先用少少的錢磨練技術與觀念!非高階機身性能的限制,
對初學者而言不見得是件壞事!多用腦袋思考用技術與構圖來克服機身性能的缺陷,
不要陷入器材控的思考邏輯,就比較不會東想西想肖想昂貴的高階器材,
把時間用在單純而直接的攝影上面,等將來有點經濟能力再來樣樣苛求也不遲!
我個人也是初涉攝影,而我選擇高階DC(類單眼),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可隨身攜帶。
我覺得對新手來說隨身攜帶很重要,
剛開始接觸攝影,就是希望多拍、多練習(其實學什麼都一樣),
只要時間許可看到任何景色都能從包包裡拿出相機,
練習取景、測光、構圖…等。
若買微單或單眼,就不見得會帶在身上,
練習的機會及場景多元性相對就少得多。
再則,買台功能、配件齊全的類單,
也能做到單眼大部分的效果,只是品質或許會差一些,
以RX100M2為例(並非推薦喔,只是舉例),
擁有PASM模式、B快門…等等,操作上其實與單眼相去無幾,
在配件上,快門線、濾鏡轉接環、濾鏡也一應具全,
想練習夜拍、長曝、星軌、濾鏡技巧…等,也都沒問題,
網路上絕大多數的攝影教學也都能套用於類單上。
對於初學來說,我認為該專注在攝影知識、拍攝技巧,
而換鏡頭這種事,只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畢竟買了單眼後拍出來的照片不如預期往往都會朝鏡頭方面去琢磨,
網路上一搜,發現KIT鏡如何不堪的言論多如牛毛會讓人忘卻磨練技巧。
待攝影知識足夠後,我相信你會很確信自己需要什麼產品,
也有足夠的知識挑選適合自己的單眼、鏡頭,此時再購買單眼也不遲。
若對攝影只有一頭熱,你也用不到DSLR、EVIL日後昇級鏡頭的擴充性,
反之隨身相機也比較不會被束之高閣,是吧?
以上淺見給你參考。
Adam Martin wrote:
小弟是攝影初學者但又追求畫質,但因為是大學生,
一直沒有考慮可換鏡頭式相機是因為財力不夠,換個鏡頭都要動輒上萬;
所以捨棄高階DC(15K) 去買一台雙鏡組or單鏡組 的入門單眼(EOS M , Nex 3 ) 值得或需要嗎?
大大有一個很大的迷思,
就是認為越專業的相機需要學齊專業用到所有功能才划算,
相機從傻瓜型到專業型,
要怎麼使用它全憑使用者的意願,
可換鏡頭相機並沒有一定要換到鏡頭才能使用,
高階DC 只是做死鏡頭而已,
可以問問看板上的大大們,
多少人是把可換鏡頭相機只使用Auto 與P 模式當傻瓜相機使用,
多少人從購入可換鏡頭相機至今只使用當初配的Kit 鏡頭,
多少人愛可換鏡頭相機只是愛它的好畫質而不是愛它的專業功能,
去除掉這一部份的迷思,
大大該抉擇的是攜帶性與畫質,
而是可不可換鏡頭,
如果追求畫質優於攜帶性,
入門Mirrorless(微單、輕單) 搭配單鏡一定是最佳選擇,
以上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