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蓋lomo風大樓,希望可以讓更多人明白lomo的原義

我覺得重點在於不執著於器材設備,挑戰自我 (當然也就一併挑戰公認的標準)
手邊有數位就用數位 有底片就用底片
鏡頭爛有鏡頭爛的拍法 鏡頭好有鏡頭好的拍法

自己樂在其中
拍出不一定非 LOMO 不可的 LOMO 照 才是真的 LOMO 精神 ?


我也來貼幾張隨手拍下的照片











這是用 GH1 拍的,不是 Lomo 相機 不過鏡頭是 700 元的 C Mount 監視器鏡頭

http://flickriver.com/photos/jenghan/
樓主想宣傳Lomo是件美意...

但是卻不懂LOMO是怎麼一回事...

LOMO相機拍攝出的(底片)照片

本來就是要讓你擁有不確定性,並沒有所謂不成功的LOMO照

這個不成功、不確定因素..反而就是LOMO相機設計的原理精神

不然何必用那麼爛的鏡頭,何必用底片呢?

以手機拍下一張原圖,看著它,再套了效果之後

充其量只能說它是"LOMO風"


某些LOMO相機是連自已有沒有對準焦都不知道的

再加上反覆或是不規則的重曝、正沖負、耀光、邊緣失光...等因素

來導致畫面產生出愈多不確定因子

製作出永遠無法再拍出的那麼一張一樣的(底片)照片

因為它的目的是玩味性,即使您把它當玩具有何不可

LOMO = 相機界的玩具

但絕對不等於垃圾

您可以瞧不起lomo相機或是喜歡玩LOMO相機的人

但是那不該是建立在只對相機、鏡頭有高品質追求的原則上

而是您親身了解LOMO、甚至帶著它,拍出真正的LOMO(底片)照片後

才有資格說"這玩意兒好玩歸好玩,但這畫面還真不是我所追求的"

君不見一堆人拿著高階機身、高階鏡頭,還是一直修出暗角,修出奇怪的顏色

模仿底片漏光、刻意把畫面加上耀光??

這不是矛盾也不是諷刺

而是這些東西本來就帶著"缺陷美",帶著藝術的角度去看它

它自然會在您的照片中,起了昇華的作用

但是直接拍出來而不是靠修圖做出來的不也是一種技術?

(再強調一次,沒有諷刺修圖的意味,小弟自已不玩lomo相機..但是很欣賞lomo的作品..雖然我自已不愛正沖負這回事...@@)

玩具這種東西就是要好玩

怕的是你沒創意去玩它而已

更不要誤導為假LOMO的"LOMO風"去了.....

可以多參考一下Flickr上的lomo作品...

Flickr

小弟在flickr上有看見一位拍lomo非常厲害的女生(台灣)...不過由於她並沒有提供分享權限

所以不分享給各位了...

管伯伯講的真的很中肯

wiki本來就是個參考網站....還是參考參考就好...
小弟看了一下自已的文字

確實是不該執著是否為lomo相機這件事上

但是如果要體驗lomo的精神

使用lomo相機是最快也更道地的做法

也有許多人因此而更學會了更豐富的構圖技巧...

能學以致用是更好的...

zakof wrote:
來就是要讓你擁有不確定性,並沒有所謂不成功的LOMO照
這個不成功、不確定因素..反而就是LOMO相機設計的原理精神
不然何必用那麼爛的鏡頭,何必用底片呢?

某些LOMO相機是連自已有沒有對準焦都不知道的
再加上反覆或是不規則的重曝、正沖負、耀光、邊緣失光...等因素
來導致畫面產生出愈多不確定因子
製作出永遠無法再拍出的那麼一張一樣的(底片)照片


看了以上敘述,不知為何讓我聯想到科學怪人
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therionchu/
zakof wrote:
但是如果要體驗lomo的精神
使用lomo相機是最快也更道地的做法

lomo精神是什麼?
還有道不道地這回事啊

lomo精神不過也就是一種態度罷了
要說愛拍照也好,隨意拍也好,享受拍照的樂趣也罷
跟「用什麼相機拍照」根本沒關係
寫的頭頭是道的黃金十誡也不過就是包裝商業行為的文字罷了

如果認為這十誡很有道理,那也無妨(話說看起來真的不錯)
那當你想拍出有"lomo風格"的照片時
就一點也不lomo了

zakof wrote:
也有許多人因此而更學會了更豐富的構圖技巧...
能學以致用是更好的...

也有許多人因為高失敗率從此再也不碰底片或是認為底片就是"那個樣子"的
我是Hiroyuki
呃對不起我也不懂LOMO...我只是想上來貼照片...




好像要十五字可是我不知道有沒有滿十五字所以這行是補15字的





我剛剛想到我是不是忘記給人之前那個燈光片的錢啊??
冷凍鮪魚少女異形☆單眼http://picasaweb.google.com/stephenalienliang
zakof wrote:
是不該執著是否為lomo相機這件事上

但是如果要體驗lomo的精神

使用lomo相機是最快也更道地的做法


唉!

才剛逃出限制,又急於跳入另一個坑!

何必呢?
平安、健康最重要

zakof wrote:
如果要體驗lomo的精神

使用lomo相機,是最快也更道地的做法
...(恕刪)

同樣的邏輯...

"如果要體驗慢活的精神

參加慢活速成班,是最快也更有效率的做法"

辛苦的打字,只是為了充實資源回收桶的容量~~
看了LOMO跟Lomography的維基,我只得到以下結論

LOMO跟Lomography 是家公司

而暗角,過度飽和的顏色,只不過是LC-A相機的特色...就這樣而已

LOMO公司-維基

Lmography-維基


至於那些照片上的暗角,飽和的顏色,正負沖,過期底片....等等
那都是一種創意的發揮,這些照片頂多"看起來像"LC-A相機拍出來的
但這好像跟LOMO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我為人正直,從不嘴砲。
LOMO 是種意境, 但現在人好像把他條件化了
他跟音樂裡的爵士有點雷同, 不是說亂彈反拍多加入幾個複雜一點的弦外音都叫做爵士
裡面要有靈魂, 要有意境, 不然只會變成四不像

先把基本功練好, 再來玩LOMO 才能拍出真正的LOMO 風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