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COVID-19疫情而有好一陣子沒能參加實體體驗活動的老狗,
這次很幸運的獲選參加SONY 在金錦町舉辦的Xperia PRO-I體驗會。
一方面活動地點在老狗喜歡的老建築中,
另一方面體驗的對象又是一部號稱「真.相機」的手機,
所以老狗認真的把握住體驗會活動的一分一秒,儘量拍照,
而且還把手上的2位同門師兄弟–RX100M3和Xperia 10 III一起帶來比拼,
導致回家後發現照片滿硬碟為患呀!
因為老狗參加的是手機場,所以先以一般人使用手機的觀點,
發了一篇分享文在Mobile01 首頁 » 手機 » Android » Sony / SE
【Sony Xperia PRO-I 真.相機新機體驗會 手機場次 in 金錦町 】心得分享 — 從一般手機使用者的觀點出發
不過,看到這麼多用心用力拍的照片,不再選一些來分享,實在可惜了點。
所以決定再花點時間,
再到Mobile01首頁>相機>消費型數位相機>Sony數位相機發這篇以分享照片為主體的體驗文。
所以,這篇分享文的內容除了活動當天用PRO-I所拍的照片外,
另外還包括了被老狗帶出場的同門師兄弟–RX100M3和Xperia 10 III的照片。
這2位,正好一位做為SONY中階手機的代表,
一位做為SONY 1.0型感光元件相機的代表。
同時作為SONY手機,也擁有1.0型感光元件的PRO-I,
拍照成像與這2位大哥相比,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有興趣的朋友,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 實拍照片組 》《 Xperia PRO-I v.s. Xperia 10 III v.s RX100M3 》 |
|
至於RX100III和PRO-I當然是不分軒輊,類似的感光元件,同門(ZEISS)出品的鏡頭,效果當然差不了太多。
- Xperia PRO-I 24mm
- Xperia 10 III 27mm
- RX100M3 24mm
- PRO-I 24mm f2.0
- PRO-I 24mm f4.0
- PRO-I 50mm f2.4
- PRO-I 24mm
- PRO-I 50mm
|
另外,等效16mm這顆鏡頭的光學素質感覺不如50mm鏡頭,畫質較鬆散,如果只是上傳FB, IG等是還夠用,但放大就不太能看了。
- PRO-I 50mm
- PRO-I 24mm
- PRO-I 16mm
- PRO-I 50mm
- PRO-I 24mm
- RX100M3
- PRO-I 24mm
- RX100M3
- PRO-I 24mm
- PRO-I 50mm
- RX100M3 24mm
- RX100M3 70mm
|
以這2張近距離的微距照來說,應該很明顯可以看出景深的差距吧!
- f2.0
- f4.0
- f2.0
- f4.0
|
下面第一組照片最熱鬧,共有4位參賽者同時出場,從SONY同門的PRO-I、10III、RX100III,到微單眼M4/3系統的GX-7+7-14mm f4.0。
說實在的,這些器材上市的時間大約跨越10年,不同世代的科技展現出的效果,差距頗為明顯。而PRO-I實在不能用手機的眼光來看它,先不論與RX100III同級的24mm鏡頭,光就16mm及50mm這2顆鏡頭來說,鏡頭解析度和RX100III相較差不了太大,而24mm鏡頭的成像和RX100III是差不多的。至於同門師兄Xperia 10III,則是標準的中階手機水準,縮圖沒問題,但用這三顆鏡頭拍的照片,只要放大到100%就會看到鏡頭解析度的差距,不少細節都流失了。RX100III當然是這幾位參賽者中最均衡的相機,而GX-7+7-14mm f4.0的組合,則是鏡頭年代太久遠,技術和現在有不小落差,導致雖然鏡頭體積大,但畫質只能說過的去而已。
- PRO-I 16mm
- PRO-I 24mm
- PRO-I 50mm
- 10 III 16mm
- 10 III 27mm
- 10 III 54mm
- RX100M3 24mm
- GX-7 14mm
- PRO-I 16mm
- PRO-I 24mm
- PRO-I 50mm
- 10 III 16mm
- 10 III 27mm
- 10 III 54mm
- RX100M3 24mm
|
從這幾張照片的比較,就知道PRO-I的防手震不是寫假的,在低光源下真的可以達到不手震的效果,而且對焦相當的準。至於Xperia 10III只用一般手持模式拍,54mm那顆拍出的照片就出現迷焦的結果。RX100M3的照片細節保留最多,但在老狗這麼多年的使用下,低光源下出現迷焦或假合焦也是挺常見的。換句話講,3D iToF 測距感測器有其存在價值,特別是在低光源下更是有用。
- PRO-I 24mm f2.0
- PRO-I 24mm f4.0
- PRO-I 50mm f2.4
- Xperia 10 III 16mm
- Xperia 10 III 27mm
- Xperia 10 III 54mm
- RX100M3 24mm f1.8
|
至於負責幫它們拍照的是那位?
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了,「級數」差太多…


《 其他實拍照片 》 |
































《 SONY Xperia PRO-I 體驗會內容 》 |

老狗已經把體驗會內容分享在【Sony Xperia PRO-I 真.相機新機體驗會 手機場次 in 金錦町 】心得分享 — 從一般手機使用者的觀點出發
所以這段內容就只留下投影片照片,純粹留個紀錄!
|
- 講師自我介紹
- PRO-I外觀
- 1.0型感光元件
- 2.4μm 像素面積
- 三顆鏡頭
- 單眼對焦速度
- PRO-I 特色(1)
- PRO-I 特色(2)
- PRO-I 特色(3)
- Lala出場
- 問題2
- 問題2解答
- 背景
- 特點
- 操作介面
- 外接配件
- 使用情境
- 螢幕特色
- 音效特色
- 手遊優勢
- 其他機身特點介紹
- 預購消息
- Lala開場
- 總結PRO-I特色
- 問題2
- 問題3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1吋感光元件的特點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SONY Xperia PRO-I 體驗心得報告 》 |
由於有1.0型感光元件、光學防手震、蔡司ZEISS Tessar 光學鏡頭及Alpha相機技術的加持,使得PRO-I在拍照方面的表現,十足像個相機。但別忘了,PRO-I本質上還是支手機,因為作為現代手機應有的通訊或娛樂功能,它不僅一樣不缺,而且達到了旗艦機的水準。
所以,定價48K究竟貴不貴? 值不值得?
如果把它當作「1支旗艦款手機+1台RX100系列類單眼相機」的複合體,那當然是絕對划算。因為48K不可能買到1支旗艦手機和1台RX100相機。
但是,這樣的頂極功能是否需要,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自己好好衡量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