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之前說些緣起-關於攝影
一直以來,攝影可以說是我個人的興趣,也曾經以此為謀生的工作,更曾經將它推廣出去而成為攝影社團的講師;所以說起攝影這條路的辛酸與甘甜,未曾躬逢其盛的人實在很難理解我在講甚麼。因為我是從全手動的底片機開始入門的,前前後後也有好些年了吧!
進入到數位時代,撇除一些小相機不說,光是單眼相機也陸續使用了Canon系統的 EOS 1Ds MK3、1Ds MK 2、1D MK3、5D MK3、5D MK4、60D、30D、D60以及現在流行的無反EOS M、M5;Nikon系統的D3、D100、D90、D70,至於其他品牌陣營的還有Pentax 的K10D、Minolta a7D到Olympus EM1 MK2,Sony系統的則有NEX-6、a7了。至於使用過的鏡頭就不一一細數了,總而言之,在攝影這個殿堂,我投注的心力也算是有那麼一塊磚。
好了,言歸正傳,這麼囉哩巴唆多嘴講說用過這麼多的相機,不過是想說明對於攝影的愛好以及一種追求極致的想法;而這次幸運的能參加這次的活動,本就有一個念頭:變焦範圍如此之廣的相機不是沒有,但是這次的好像有那麼的不太一樣:第一是號稱的對焦速度,第二是長焦段的最大光圈。我想有在玩攝影的人應該懂的,變焦範圍廣的鏡頭,通常對焦速度不會太快而且望遠端光圈也不會太大,但是這次的RX10 IV 似乎讓我改變了以往對於一吋感光元件類單眼的看法,這台相機幾乎可以包辦你平常拍照所需要的一切焦段及功能,而且它的對焦速度令我訝異,不拿單眼中的專業機來比較,應該也是單眼的準專業機的水準,或許,這次真的可以一圓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飛羽夢!
接下來,我試著將這些時候與RX10 IV相伴的個人心得分幾個段落來作說明。
對 RX10 IV 的最初印象

★手持相機自拍照,我的手不算小,但是握持時小指頭還不會露出來,握持感絕佳。
一開頭,針對這台相機的基礎規格還是要贅述一番(僅提尺寸,其他的網路上資料很多),也順便跟我目前防潮箱的相機來評比一下!
尺寸 (寬 x 高 x 深) | 132.5 x 94.0 x 145.0 mm |
(鏡頭前方至螢幕) | 132.5 x 94.0 x 127.4 mm |
重量 | 約 1095g (含電池及 SDXC 記憶卡) / 約 1050g (僅機身) |
其實要外出時,面對著防潮箱裡面的器材,想著的都是一個字:重!到底要怎樣才能讓帶相機不會成為一個累贅?不會讓手機變成取代相機的存在?從以下的幾張照片我們可以來看看之間的差異:
- Canon 1Ds 3 V.S. Sony RX 10IV正面
- Canon 1Ds 3 V.S. Sony RX 10IV俯視
- Canon 1Ds 3 V.S. Sony RX 10IV背面

從這幾張照片就可以看出,真正決定要不要帶出門的重要關鍵,就在於體積跟重量!!
第一部份:驚人且實用的 24-600mm 超級變焦鏡頭
這一代 RX10 IV 最大的一個特點,個人認為還是在鏡頭的焦段上,對所有單眼相機的使用者來說,可能 24mm、35mm、50mm、85mm或是135mm 這些焦段都有可選擇優秀的定焦鏡,但若能有一顆鏡頭可以完整涵蓋這所有的焦段呢?姑且不論是全焦段等效 24-600mm 這麼廣,光是 200-600mm 這個焦段要在單眼相機上實現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更何況又要做得那麼小。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般單眼相機上望遠 600mm 和 F4 恆定光圈的大砲鏡,不僅價格上是天價,而且重量體積也會極為可觀,即便是現在運用了許多材料科技,使得這樣的鏡頭在重量上有顯著的變化,但是體積上還是無法壓縮下來。以現在自己使用的Canon EOS系統來說,就算是用EOS M5那APS-C可以乘上1.6焦段的選擇.也要選到 EF 100-400mm 這樣的鏡頭,而且光圈還沒有辦法開到f:4!這還沒有討論的對焦點跟對焦速度及高速連拍等的技術規格喔!使用轉接環接他牌鏡頭也是如此,但這些選擇無疑都比RX10 IV來得昂貴。
而且一般攝影愛好者可能會認為平常拍攝應該是用不到600mm這樣的焦段;但是實際上,望遠端600mm的鏡頭對很多人來說會帶來極大的拍攝彈性,也會是一個新的體驗,就像是平常出遊,看到一個遠方的建築物或是什麼景物無法靠近時,可以迅速的捕捉下來,事後回電腦看照片的時候,光能拍到就很令人感動了,更何況RX10 IV的畫質實在是蠻不錯的,而這樣的拍攝焦段彈性在一般的單眼相機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你有看過正在拍花花草草的人突然把相機抬起來拍鳥嗎?這就是等效焦段24-600mm的優勢,也等於省去了換鏡頭還有背大砲鏡頭出門的麻煩與重量。

★望遠端等效 600mm 加上不錯的放大倍率,並且光圈 F4 全開畫質也很紮實。


★真的想拍風景時,也有廣角端可以用。
24-600mm全焦段的好用程度,用下面幾張照片就可略見端倪,角度不變,變的是焦段!
- RX 10 IV-24mm端
- RX 10 IV-50mm端
- RX 10 IV-184mm端
- RX 10 IV-310mm端
- RX 10 IV-600mm端
第二部分:驚人的雷射對焦速度以及24fps高速連拍
為什麼我的標題會說是一次過程不完美但是卻是夢寐以求的攝影經驗呢?
其實從踏入攝影的這個領域,除了靜物、風景及人像,自己其實蠻想嘗試野生動物攝影,尤其是飛羽!只是自己技術不好,器材不好,體力不好....藉口一堆,就是沒有能力好好的去拍,這次難得有了這個機會,北部卻一直遇到不好的天氣,天氣好的時候卻有事,好不容易擠出一個半天去基隆港拍黑鳶,但是偏偏又下起毛毛雨,所以在ISO拉高又是高反差對比的情況下,實在是個不甚完美的過程,但是RX10 IV卻很爭氣,滿布畫面的對焦點加上快速的對焦系統,在600mm的焦距中,只要畫面出現一點鳥蹤,幾乎就立刻可以捕捉到,黑鳶俯衝速度又快,高速的連拍幫助了我,至少在許多場合還可以捕捉到一些清晰而令自己感動的畫面,因為那是以前拍不到的啊!!
這次的試用最令我感到驚訝的就是RX10 IV的眼控對焦與連拍能力,「眼控對焦」並不是甚麼太稀罕的功能,但是各家系統在使用上的精準度卻有差異,在坊間的相機中有這項功能的目前應該算是Sony最強,沒有之一,在拍攝運動中的小朋友或動物時這個功能只要是開啟的,快門輕按,眼睛都會是準焦的,倘若是側向或人物背對鏡頭的情況,RX10 IV的「觸控鎖定 AF」功能就能立刻補足這個不足,基本上只要目標出現在對焦框內,就算主體超出範圍一點也可以抓得回來,簡直可說是神準。


★Sony RX10 IV 的「觸控鎖定對焦」可以針對螢幕中物體追蹤拍攝,即使構圖改變也可緊跟著對焦目標拍攝,就像黑鳶前一張還好好的飛著,下一張突然就改變方向俯衝而下了。
所以在拍攝時,可以把「眼控對焦」設定好,只要使用高速的記憶卡,再搭配 24fps 連拍可說是張張精準,無一例外,而且 RX10 IV 的記憶緩衝區容量相當大,所以可連拍的張數足敷一般使用而不會不夠,寫入的速度與以前的機種比起來也快很多(我的大馬三連拍最多到十來張拍照速度就會慢下來了)。
★「眼控對焦」用來拍攝動態景物非常好用,尤其加上 24fps 連拍,更可大幅提升拍攝的成功率,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DSC07299
- DSC07300
- DSC07301
- DSC07302
- DSC07303
- DSC07304
- DSC07305
- DSC07306
- DSC07307
- DSC07308
- DSC07309
- DSC07310
- DSC07311
- DSC07312
- DSC07313
- DSC07314
- DSC07315
- DSC07316
- DSC07317
- DSC07318
- DSC07319
- DSC07320
- DSC07321
- DSC07322
- DSC07323
- DSC07324
- DSC07325
- DSC07326
- DSC07327
- DSC07328
- DSC07329
- DSC07330
- DSC07331
- DSC07332
- DSC07333
- DSC07334
- DSC07335
- DSC07336
- DSC07337
- DSC07338
一台適合野生攝影的生態相機
事實上,就我個人的拍攝習慣,其實不太喜歡使用像是RX10 IV這樣的相機,以前看到朋友在用高倍率變焦類單眼的時候,甚至有點嗤之以鼻的感覺,真的用起來會覺得還是少了什麼,畫質也與自己的單眼有不小的差距;但這次在使用 RX10 IV的時候常常會有種忘記它其實是台只有一吋感光元件的相機,在畫質上反而很像是一台搭配上望遠鏡頭、APS-C 感光元件的相機,不僅畫質紮實,性能也出乎意料的強悍。
個人覺得RX10 IV的特色在野生攝影上很值得推薦:第一個就是它的焦段涵蓋範圍(等效 24-600mm),非常適合作為一台稱職的旅遊機,第二個是它每段光圈的銳利度都不錯,尤其是望遠端 600mm 即使光圈全開 F4 其實畫質也相當銳利,第三是結合眼控對焦與 24fps 連拍,出去拍野生動物或是飛羽都非常合適,第四是在拍一般的生活題材時,焦段、放大率、顏色與畫質表現也都能令人滿意,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特點:就是那超快的對焦速度,這個特性在這次到基隆港拍老鷹時給我非常大的感觸,往昔一些號稱超高倍率的類單眼相機,望遠倍率是有了,但是對焦速度卻常跟不上,尤其是長焦段的對焦更是如此,但是這次幾乎是只要相機鏡頭對到,幾乎都能抓到,而且追焦速度讓人非常滿意,完全沒有600mm長焦的遲滯感,縱使因天候不好,快門速度需要依賴高感光度,導致畫質減損,但是有就是有,畫質高但是拍不到還是沒有用啊。
怕太佔篇幅,又傷大家的眼睛,所以把照片集中,這樣瀏覽起來也方便~~
相片集錦:
- 辦公室外的五色鳥
- 五色鳥:欸 ?你在拍我嗎?
- 五色鳥:不想裡你了~~
- 八哥也來湊一腳
- 大尖山上的紅嘴黑鵯
- 基隆港上空的黑鳶-1
- 黑鳶-2
- 黑鳶-3
- 黑鳶-4
- 黑鳶-5
- 黑鳶-6
- 黑鳶-7
- 雙飛翼
- 夜鷺也趁機露臉
- 趁黑鳶沒回來前快飛走
- 暗光鳥
寫在最後-RX10 IV-一台實用性及C/P值高的新世代相機!!
基本上,我認為如果您是一個單眼使用者而一直找不到一顆稱職的旅遊鏡,那我想RX10 IV應該是一個極佳的選擇,為什麼呢?因為它全面性的表現絕不會令你失望,我認為 RX10 IV 很適合於已經拍照一段時間、擁有基礎攝影概念的使用者購入當全職旅遊機或是旅遊時的備機。

這並不是說它不適合初學者,當然對於攝影入門者來說: RX10 IV 的觸控螢幕、自動對焦與追焦功能也非常好上手,無論對初學者或是專業使用者來說都是很好用的功能。但如果你試過專業級的相機,回過頭來用 RX10 IV 的話,就會更能了解 24-600mm F2.4-4 這顆鏡頭與 24fps 連拍的價值所在。
當然,這台RX10 IV也並不是完美無缺點的,就著這些日子的使用來說,以單眼使用習慣,實在是不太能適應電動變焦,雖然它的焦段很好用,但是卻不是很直覺,常常為了畫面構圖完整要變焦時,一下子適應不過來而錯失了那個瞬間,當然,如果熟悉了倒也沒甚麼大礙;另外,在操作介面上不是太友善,這個對攝影老手來說尤其明顯,當一個系統習慣了之後,要進到另一個系統本就有些門檻,但是我在用Sony單眼相機時反倒沒有這些問題,可能真的是要倒空自己舊有的習慣,這樣才不會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至於其他的功能及按鈕配置,那就真的是需要時間了~~
後記~~說說心裏話
記得以前剛開始接觸攝影時由於鏡頭昂貴,常常會為了買一顆鏡頭而猶豫再三,而且一開始只買的起一般的普通鏡頭或是買KIT鏡,之後隨著技術的精進、收入的增加之後就可以買到更高階的鏡頭,展開了更多焦段的攝影視野。但是相機的世界何其廣大,鏡頭種類如此繁多,想要購足已是不易,更何況要帶出門?在討論區中,常會看到一些問卦,請教在一些狀況下該帶那些鏡頭比較合適的問題就是如此;因此能將多焦段、多顆鏡頭特性結合在其一的 RX10 IV 對初學者來說就是很適合的一台相機,不僅可花費相對經濟的成本,體驗各種焦段鏡頭的拍攝樂趣,在磨練攝影技術與構圖練功上也十分有幫助。而能符合這些多樣化要求及條件的,也真的就只有Sony RX 10 IV才能超越RX 10的傳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