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會發表的慣例 今年應該也差不多該發表了
大家期待有增什麼新功能又能維持小巧的機身呢
不過被手機近年雙鏡頭問市
被追殺下,Rx的優勢似乎被漸漸取代了阿...
umax wrote:...多餘的功能50%以上消費者無法發揮...賣那樣高價,連個多點觸控都不給...
...看似"進化",其實更像是在堆疊功能,用來合理化超高售價的藉口;
其實五代唯一吸引人之處,只有增加高速相位對焦這項實用的規格罷了,
其餘自四代起加入的"花俏新功能"...使用的機率能有多高!?

可以的話,我"個人"只想要熱靴 & fully articulated touch screen
這種沒啥了不起的"舊規格",
雖然這些列出來一點也不花俏,但這些才是在實務上隨時可以用到,
又不至於大幅增加成本的規格!
但正是因為"不花俏"看起來不夠炫,比較"沒辦法"在售價上大灌水,
所以指望它返璞歸真一定是緣木求魚,只能希望別家1" DC能把熱靴
給放回來吧?

只取一瓢飲 wrote:
...看似"進化",其實更像是在堆疊功能,用來合理化超高售價的藉口;
其實五代唯一吸引人之處,只有增加高速相位對焦這項實用的規格罷了,
其餘自四代起加入的"花俏新功能"...使用的機率能有多高!?不知
可以的話,我"個人"只想要熱靴 & fully articulated touch screen
這種沒啥了不起的"舊規格",.(恕刪)
+1 fully articulated touch screen (全角度翻轉螢幕)
另外個人覺得更須加入的是多點觸控螢幕(最好跟panasonic的觸控一樣強大),觸控對焦一般都是用過就回不去了,比高階可換鏡相機的小搖桿還好用。
不知道是RX100系列賣太好就無視對手還是?一個基本的觸控從mk1擠到mk5還擠不出來。
個人猜測未來可能會先擠出半殘觸控再隔個幾代才有fully articulated touch screen(或永遠沒有)
(相機性能要進化難度太高成本太高,而簡單的實用功能一下子全放出來怕下一代沒搞頭,只好這樣慢慢榨消費者的錢)
另外sony最可惡就是開啟了「RX100 m2不是RX100的後繼機,而是更高階機種」的先河,藉此來合理化高得嚇人的價位!
自古以來同系列同樣等級定位的相機,本來就是一代接著一代出而性能/功能要越來越好,且價錢不會變化太大。
而sony這個行銷話術加上當年RX100打下的畫質口碑,就輕鬆改變這個潛規則。舊機種繼續賣,新一代機種價位猛加上去完全不害羞的。
雖然我還是買了mk2 mk4

Venti-Mocha wrote:...一個基本的觸控從mk1擠到mk5還擠不出來...
唉~~講求方便的小DC就是要"婦孺皆解"的啊,大家親友當中老人家或小孩皆有之,
觸控直覺無腦又方便這所有人都知道,惟有自家有在做手機的Sony不知道!?

上週四才帶著女王去把已經到期的LG G4換成HTC U11,除了界面&操作邏輯還需要時間
熟悉一段時間以外,
對於拍照效果&對焦速度這方面的昇級感...她是"非常滿意"的!
看來RX100M3被丟在一旁的時間...只會一直"再"增加下去;
本來好不容易才騙到她願意多用DC拍照的(好歹1"底的畫質&Raw檔,萬一拍砸了比較好救啊),
現在我這個自私的盤算與計劃…應該是可以正式宣告失敗了!

之前拿G4她就皮皮愛帶不帶了,現在換了U11結果可想而知;
她不是不知道1" DC的畫質一定更好,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她要求"沒那麼高",
當然就會嫌棄"不太方便"的RX100M3了!
假如可以重選的話,當時我應該是入G7X會更適合(大家使用);
坦白講,即使RX100六代"終於"給了觸控,但還是要賣那個鳥價錢的話,這錢還是很難花得下去,
我寧願看看其他家2W左右,"帳面規格比較低"但很夠用的觸控DC,而且有熱靴的話一定買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