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口袋裡的王者-Sony Cyber-shot RX100M3 半年用後感



怎樣才算是一台理想的隨身機?

高畫質、體積小、輕、大光圈,有觀景窗、反屏、有防震、續力高、可拍4k⋯⋯



RX100M3雖不能滿足以上全部條件,但以現時的科技來說,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平衡。



高階隨身機有很多,如X100系列、GR、LX100、外型較大的還有Leica X,入門無反配餅鏡等等,但能放進口袋又能保持高畫質的大多都是像GR那樣的定焦機,可以變焦的其實少之有少,隨了RX100和LX100外,我只能想到Pana的GM1,可是可換鏡頭相機都一定會有鏡頭突出的問題,便攜性始終有遜於像RX100那樣的卡片機。



入手RX100M3是上年八月左右的事,那時一直在找能替代GR的相機,至今已經快有半年,這幾個月幾乎每次外出都會把它帶上,也陪我去了柏斯和布拉格,是一台我極度喜歡的隨手機。



這次用後感上的都是最近半年裡的一些生活抓拍,這陣子無論是生活模式還是攝影習慣都有不少轉變,不知和RX100M3有沒有關係。



閒話說得太多,現在來入正題。



首先想說的是EVF、EVF、EVF。



嗚呀,為什麼一台隨身機會容得下觀景窗,還要有T* coating(雖然不知有什麼幫助)。坦白說,有EVF是我當初會考慮買RX100M3的主要原因。



在日光下使用LCD螢幕拍攝時總會遇到反光問題,EVF正正能解決這個在卡片機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另外還有自帶耍帥功能,適合我等愛裝酷的偽文青。



取景器平時藏於機身內,按按鈕便會彈出,把接目器拉出後便能使用,用慣後整個動作可以做得很瀟灑,型左先。彈出EVF的設計其實很有趣,但RX100M3的設定是彈出後相機會自動打開,收回去時相機會隨即關閉,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使用EVF拍照時突然想收回EVF繼續拍,相機便需要重開一次。聽起來好像不怎麼樣但我自己經常腦殘忘記這點而錯過拍攝時機。設計有點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感覺,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很滿意,畢竟這東西跟本就不應出現在這種微型隨身機上。



RX100M3採用金屬材質的塗裝,不容易沾上指紋、能輕易放進口袋、配上電池後也不到300克、螢幕能180度上掀自拍亦能45度下翻,Wi-Fi、NFC,各種功能應有盡有,以隨身機來說沒有什麼可以挑剔。



介面清單和A7系列一樣,調好自訂鍵後就能立即上手。還有是RX100M3的鏡身轉環設計相當貼心,能作變焦環使用。設定好級數變焦後後,轉動鏡身環時便能從24/28/35/50/70中跳來跳去,直接在常用的焦距中選擇,方便了我們這些用慣定焦鏡的攝影愛好者,而想要逐點逐點變焦時用右上角的對焦撥就可。



對我來說,一台相機最重要的,終究還是其成象表現。



1寸感光元件是Sony近年推廣的新格式,除了Sony有在用外,Samsung也在這方面有所發展。熟悉我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一直都不太推崇M43,因為鏡頭貴,畫質卻又不怎麼樣。1寸感光元件,礙於先天所限,畫質方面當然會不及M43,但實際使用上卻會出現不同方面的優勢。首先RX100M3用上的是由f1.8起跳的大光圈鏡頭,M43 kit鏡的光圈多在f3.5起跳,這差距在低光時尤其明顯,當RX100M3還在ISO400時,M43卻要推到1000了,在這情況,RX100M3拍出來的效果近甚至能超越M43。另一個是解像度的問題,RX100M3擁有二千多萬像素,在crop相時比M43更為靈活,影像會更加細緻。



我認為1寸Sensor是一個在畫質與便攜度之間拿捏得很不錯的平衡。在日光下能媲美M43/APSC,記錄一般旅遊和日常生活綽綽有餘,最重要的是兼顧了能放進口袋的優勢,使RX100M3成為現時規格最好的隨身機之一。



經過後製後在網上縮圖觀看,效果還是很好,作為一台卡片機,在沒有太多期望的情況下,每次都會被RX100M3的高畫質嚇到。



當然1寸sensor終究還是1寸sensor,高ISO的表現一定不如無反相機,我認為ISO800左右算是堪用,ISO1600就是極限了。



ISO400。



ISO640。



ISO800。



受1寸sensor所限,RX100M3的DR也不算好,後製空間不如APSC也是能預料的,所以在拍攝時要比較小心注意高光位和暗位,以減少後製的幅度。



由SonyA7r到A7到RX100M3,我之所以堅持使用Sony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想要維持相片顏色的統一性。很多時候我也會帶超過一台相機出去拍攝同一題材的人/物,使用同一牌子相機的好處是在後製時不用花太多時間去統一用不同相機的色調,這對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我現在比較少用其他品牌相機的原因。



RX100M3配備了等效24-70的變焦鏡,光圈由廣角端的f1.8減至望遠端的f2.8,比前代的f1.8-f4.9進步不少。



如前段所述,f1.8的大光圈能減輕推ISO的壓力,讓RX100M3能在微光下保持畫質,十分實用。



至於散景嘛,1寸sensor也不是做不到,隨了使用廣角端開f1.8拍close up時能有點淺景深效果外,望遠端開f2.8在比較近的距離下也同樣能做到。



以我所知RX100M3的五軸防震只會在錄影時生效,一般拍照只有四軸,但已經有相當足夠的防震功效。



不少人在入手RX100相機時都會在選二代和三代上糾結,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不多也不算少。180度反mon和取景器都是Mark 3的獨家賣點,Mark 2的優勢在於更長的望遠端(70和100實在有段距離)和價錢較親民,成像表現兩者都沒有太大差異。RX100M2和RX100M3都是好機,一定不會選錯的。



然後相信也會有新手不知道要A5100好還是RX100M3做第一台相機。A5100的優勢在於極快對焦和可擴充性,只用kit環成像表現不一定能拋離。相較之下RX100M3有更高的便攜性,但卻沒有擴充空間,想要拍超廣角還是更tele的畫面時便又要買一台可換鏡的相機。我覺得如果只想輕輕接觸攝影的話可以選RX100M3,真的確認自己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就可以考慮A5100甚至是A6000或是其他像Fuji X系列那樣的APSC可換鏡機種。



總括來說,RX100M3是一台我相當滿意的隨身相機,能夠讓在我日常外出時有一機旁身。隨了一般攝影外,我也用它記錄了很多生活上瑣碎的人和事。Sony的RX系列成功開拓了全新的高階業餘市場,RX100一二代都沒有買單的我經過兩年後竟然也成了rxtographer,嘿嘿,世事難料。

謝謝收看
2015-01-17 7:27 發佈
隨身真的很重要,帶在身邊不漏拍。
單眼無法放口袋,喪失時機好賭爛。

時候尚早 wrote:
怎樣才算是一台理想的...(恕刪)


精彩~~

不知道時候尚早先生對SONY的RX1r有沒有研究!!
如果下一代RX100M4 可以進步到24-120/F1.8~2.8 加上4K錄影

彈性對焦點 直接按方向鍵就可以移動 就太完美了

當初把NEX-6 + 16-50出清掉 換這台RX100M3 真的是太值得了

畫質真的相當不錯
這種好文一定要推一把

順道做個記號,以便發落作者以後的文章

+5
時候尚早 wrote:
受1寸sensor所限,RX100M3的DR也不算好,後製空間不如APSC也是能預料的,所以在拍攝時要比較小心注意高光位和暗位,以減少後製的幅度。

我反而覺得DR算是RX100M3強項。
以類似攜帶性的產品來說,它的DR算是頂尖了,
就算拿片幅M43以上的相機來比較,它也能贏過不少台,
其中還包括6D、5D3、1DX。
像我這種懶的用電腦再修圖的人來說
內建HDR其實不錯用

分享一下拙作
HDR on -0.7EV
DSC06421 by brianshih, on Flickr

同一張 HDR off -0.7EV
HDR off by brianshih, on Flickr

HDR off 散景
DSC06515 by brianshih, on Flickr

如果出門只能帶一台相機
我會帶RX100MIII

chris.hu wrote:
精彩~~不知道時候尚...(恕刪)


幫澄清一下!!!
「時候尚早」版大是年輕又專業的女攝影師噢
我是男的啊
ABCamera wrote:
幫澄清一下!!!「時...(恕刪)
不自覺拿他來跟APSC比了w
CUFOX wrote:
我反而覺得DR算是R...(恕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