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當收到通知可以參加mobil01 RX1體驗會時,真的是超開心的,因為身為一個SONY的玩家,其實早就注意RX1很久了,而且也出了快一年了,只是那價位實在很難讓人輕易入手啊,這次可以一人發一台RX1來體驗並且有MD可以實戰拍攝,真的有夠大氣的啦!!
由於小弟之前也算用過不少SONY相機 從NEX5->A580->A850->HX30V->RX100->A99 所以對設定操作來說其實很快就上手了,因為RX1骨子裡的介面根本就是阿法魂啊~~~
其實RX1也出了一段時間了,所以規格面大家應該都很熟了,加上其他同好也都寫得超詳細,所以我也不打算針對這部份再多著墨,至於RX1R基本上就是少了低通濾鏡讓畫質更好更純淨其他也沒特別增加之處,這次挺殘念的是旁邊放的2台RX1R沒有開放可以拿來試拍,不然就可以有RX1/RX1R比較組的照片了,不過據說當初官方發表會現場是有擺對照組大圖啦,可惜那次沒有參加到,超殘念的

一進場就看到工作人員早就在等待大家了!!旁邊還放置了贈品一人一份,超大盒的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開始前,老師和工作人員很認真在幫電視做顏色的調校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這次請到來跟大家分享的是黃仁益老師,原來他也有在台藝大教書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這次現場還放置了一台4K BRAVIA給大家欣賞,超美的啦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RX1本體現身了,果真如傳說中的一樣輕巧又有質感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RX1的機背,操作起來其實按鍵都夠用了,只要搭配那個"FN"鍵,基本上都可以很快調整任何參數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機頂按鈕配置,那顆調整曝光補償的鈕非常好用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傳說中的小藍標,調整光圈直接轉動鏡頭上的光圈環即可,轉起來超有FU的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Carl Zeiss 35mm F2 49口徑的鏡頭,雖然口徑不算大,但表現實在驚人,也可以裝保護鏡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調整AF/DMF/MF的實體鈕,尤其那個DMF容易迷焦的場合特別好用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把玩RX1一會兒後,終於要開始上課了,老師先放了上次他拍的照片,畫面中就是今天的MD小潔,看起來超美的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講解的過程,老師超認真的比手畫腳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老師先透過一些範例來講解光線的判斷和差別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講解完畢後就是開始分組實拍了,5人一組,一組先拍小潔,另一組先隨拍周遭
由於平常拍人像都會習慣拍攝一些過程,於是我開始當起紀錄,拍第一組的教學過程

老師&小潔在研究動作的擺放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第一次看到全部都是定焦鏡,結果大家都站在差不多的距離,還不敢貼近上去拍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老師在教導大家如何去觀察小潔漂亮的一面,和能展現和服特色的角度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到了戶外,大家退更遠了,只有老師有貼上去,果然都不習慣用35mm拍特寫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光線太強的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配件如雨傘來讓光線柔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再來就是一些我在旁邊隨拍的圖,大概就是做星芒測試和拍一些花花草草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整體來這次體驗會老師講解時切入的點大概是:
1.RX1強大的解像力
2.色彩還原的真實性,譬如紅色
3.FN鍵的運用
4.風格模式的套用
5.光線的觀察與題材選擇
6.MD的引導與互動
7.控光配件的應用時機
8.對焦的準確性
9.RX1高ISO的表現與搭配M模式的應用

另外針對其中幾點有一些小心得剛好跟大家分享一下

風格模式:
其實用SONY這麼久了,很少聽到討論如何應用風格來拍攝你自己想要的題材與感覺,尤其RX1這種高階機種能選的風格模式是非常多的,如果可以在拍攝前決定好,直出JPG就可以表現出不同的味道與風格,這次老師特別提出利用淡色來拍攝日系人像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我整場都用淡色模式 白平衡M1來拍攝,出來的感覺蠻讓我滿意的,雖然色調淡了一點無法展現和服的鮮豔色彩,但是蠻讓人覺得舒服,逆光時那個光線漫射的味道挺棒的(據說也可稱作空氣感,但老師也不懂 哈),後面分享的實拍照,再請大家看看是否有相同的感受,不然平常我通常都是用標準後再進IDC或LR微調色調

MD的引導與互動&對焦:
老師在拍攝前講解時就特別強調實拍的時候一定要記得與小潔互動,譬如叫名字下指令,不過畢竟大家都很少和MD一對一拍攝,所以拍攝時大家還是很保守的跟拍,這時我就鼓起勇氣開始喊名字和下一點簡單的指令,這時小潔不愧是專業的MD,當指令一下去整個人展現出來的味道 肢體 眼神又更棒了,而且她知道你在跟她互動拍攝,她也會去聽妳的快門聲和看你的動作去互相配合節奏,這時你就會發現準焦率提高非常多了,這次我用的對焦模式是以中央點對焦搭配人臉辨識 光圈落在F4進行拍攝,,雖然RX1的對焦速度不算飛快,但是只要在節奏相互配合下就算有平移構圖,8成的照片小潔的臉部都有準確落在我的景深內,人臉辨識只要不是在陰暗場合對焦點落在中間周圍,成功率也是極高,不過其實拍攝第一個場景門邊吃窗光時,算是逆光/側逆光,有時剛好沒光線板也沒補到或是在亮暗部交界上常常就會對不到焦,不過這點好像大部分的相機都是如此,所以也沒啥好苛求的了

拍攝模式的應用:
這次我覺得玩到一點很有趣的是,老師有提到因為RX1高ISO的表線極佳,所以如果不是一定堅持要用低ISO拍攝的話,加上RX1M模式下ISO是可以選AUTO的,我就得有一些相機是不能,因此在M模式固定你要的光圈/快門,曝光+0.7~1,然後ISO讓他去飄,這時都可以拍出不會糊掉又是你要的景深表現的照片,其實我覺得這招挺好用,所以我整場也都用這招來拍攝,雖然有些場和ISO會飆破1600但是拍出來的畫質還是挺讓人滿意,這應該也是RX1厲害之處吧,其實我深深覺得RX1的解像力和畫質可以這麼強大,非常有可能是因為機身和鏡頭一體成型調校的關係,不過這方面也沒人可以做正確解答吧 呵呵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如果我有充裕的資金我一定會毫不猶豫買一台RX1,這麼輕巧但畫質又這麼好拿來當備機或當旅遊機都超好用的啦,而且這樣每天上班都可以帶在身邊,不會每次突然想拍照都只有手機了,不過真的買了,大概A99會在防潮箱哭泣吧

小惡魔之夢想RX1 / RX1R下一代新功能
1.Wi-Fi功能,至於NFC有沒有是沒差啦
2.翻轉螢幕,這樣取景才會更方便
3.機身握把讓手感更佳
4. 價格低一點(這應該很難吧)

小惡魔慣例之福利社-小潔

風格:淡色 自動白平衡M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原圖
全幅的極致,輕巧強大的小惡魔 Sony RX1

參加「Sony RX1輕巧全片幅體驗會活動分享」

2013-09-01 10:53 發佈

willy728 wrote:
這次挺殘念的是旁邊放的2台RX1R沒有開放可以拿來試拍...(恕刪)


不對唷...那2台 RX1R 是開放試玩 試拍的唷!!
我拿起來看的時候..工作人員就直接過來跟我說: 可以試玩看看 裝記憶卡拍拍看!





換個圖床貼吧
畫質看起來好差喔...

想問一下這個麻豆本人皮膚是屬於白皙還是健康黑
淡化了還是蠻黃說...sony的機子好像普遍都這樣
胖獅 wrote:
淡化了還是蠻黃說...sony的機子好像普遍都這樣...(恕刪)


白平衡問題吧... (顏色 風格 可以調整的項目可多了...)
都是可以調整的...沒有所謂的 SONY 機子都這樣的說法...
畫面是靠人調出來的... 不能只會依賴"自動"


貼圖建議放在 flickr 在連結過來...
原來RX1R是可以玩的,都沒人跟我說
膚色是白平衡自動的關係,膚色跟SONY的機子無關,都是可以調整的
主要只是想測試老師所說的淡色+白平衡的結果,所以沒有把MD膚色以白皙為原則去拍攝
圖床部份每張圖都有放fliker大圖的連結!!有興趣的再麻煩連過去觀看

簡單用LR調整了一下,不知道這樣是否有比較OK






老師當時因該是想拍出昏黃的感覺
所以那時推薦白平衡鎖5K+A4
這樣室內人會偏黃是正常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