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07年的夏天,我帶著親愛的前女友去清境旅行,那是一趟三天兩夜,跑了725km的甜蜜之旅。熱衷拍照的我,為了留下她最美的一顰一笑,當然非常慎重地準備我的相機。於是乎我帶了:把妹神器拍立得mini25、SANYO刮鬍刀型相機(錄影用)、隨手浪漫GRD一代、輕便短小SONY L1+防水殼、主力機30D+17-40L+35L。恩,對了,還有腳架。
看看這麼強大的組合,在當時雖非頂尖,卻也是一時之選。可以從白天拍到晚上、從山上拍到水裡、從照片拍到影片、從數位拍到底片,要專業有專業,要浪漫也隨手可得,的確累積了不少精采。
但如果再去細想那創造回憶的過程,我像隻八爪魚。左手一臺、右手一臺、身上一臺、包包一臺、車上一臺,要換鏡頭、要換底片、要換相機、要上防水殼,似乎沒時間好好體驗旅行帶來的精采,反而更加忙碌,更別提重量帶來的負擔。
前女友很體貼,看我那麼忙碌,很委婉的說:「我們可以用看的就好阿」
心頭一震!
「我們可以用看的就好阿」「我們可以用看的就好阿」「我們可以用看的就好阿」
「平衡」很重要,「排序」很重要。到底是來旅行的?還是來拍照的?兩者皆是!那熟先熟後?我問我自己,最後我的答案是:「一臺完美的隨身機」。一個中間偏攝影的答案,於是乎我踏上追尋完美隨身機的旅程。
猶太人致富金律之一:「不要追求完美」。果然沒錯!
為了追尋完美的隨身機,這一路可不是吃素的,是吃泡麵的。過程不詳述,用簡單的型號來表示:
GRD1>DP1>CONTAX IR4>DP1X>GXR>DP2X>X10
這一連串型號代表的意義,是我對體積的執著、對畫質的怨念、對高ISO的包容、對自動對焦的放棄。而從最後X10又可以看出對畫質、高ISO、自動對焦的妥協。那IR4呢?那是出軌。
廠商們好像都講好的,設計理念講得再崇高,就是會留下致命缺點,讓你不怕沒有換機的理由,真貼心,和X運租車一樣。
本想就左手畫質右手便利過我的輕便Camera Life,但2013年RX1R出現了,可惡!
其實當2012年RX1上市時,心就很癢了,常在RX1的那棟大樓徘徊,欣賞Mel黎大的NY風光、喜歡米歐飯大的色調、ap大的世界風景、dolcejp大的水牛、翔大的犀利大景、kwang大飽和高對比風格…還有其他大大們的毒照。在猶豫皮夾裡的卡是否出鞘時,你們給了我勇氣…XD。
僅僅短短幾天的使用經驗,和她還不熟,無法妄下定論,但帶來的連連驚呼和幾點心得,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版上前輩們有更棒的心得或發現,也請別藏私,讓我們一起把機子玩得更透徹吧~XD
1.變態級畫質:湘南海岸,遠遠傳來銀鈴般嬉戲的笑聲,聽聲辨位立馬一拍!

沒主題?

關鍵在細節阿(菸)
2.機身HDR效果:簡單自然效果明顯。
Before…

After…..

3.邪惡高ISO:可以放心縮光圈拍食物。

4.無腦autoISO:用慣M模式,autoISO對我來說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現在我都用A模式,設定好上限12800下限100,光圈快門於我如浮雲,也大大提高路人幫忙拍照的成功率(安全快門似乎預設在1/80秒)。
5.輕便無負擔:全幅35mmF2.0,重量卻跟X10差不多。從白天到晚上,室外到室內,一機一鏡搞定。讓需要大量體力的自由行,輕鬆了不少,又可以多拿幾袋購物袋了…XD。
RX1R,完美的隨身機,幾乎啦,無視對焦的話。我追尋的旅程也暫告段落,再買,就要剁手指了。
最後,分享幾張RX1R拍的關東自由行照片(有後製),並祝大家在攝影的路上,都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好好享受攝影帶來的樂趣。












註:前女友,現老婆。雖是路人級攝影技術,但說得一口好攝影,趕小朋友出門的話術,就像用流星拳打星矢一樣,無效。所以這臺絕對是合法註冊,登記在案的。
------20130811新增-------
關於機子的顏色和畫質大家真的不用懷疑,只是剛好這次我選擇用這種風格詮釋。可能我「這次」的R是Romantic不是Resolution啦~XD
不過不管是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夥伴,都能說出自己的理由,甚至還有建議,理性的異言堂,如gelinma大所言,能讓攝影人的創意,等於無限可能,希望未來再多跟RX1大樓的前輩們多多交流阿!
再斗膽分享幾張,讓照片自己說話嘍。
築地snap shots





關於築地我有留下一些遺憾。最近要去日本的夥伴們,請把握最後機會報名參觀鮪魚拍賣現場,應該可以拍到不錯的畫面,每天120人兩梯次,聽說再來就要搬到新豐州(好像台場再過去一些的地方)。







這全是櫻花阿阿阿,大家可以想像,春天的時候.....


多謝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