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用來高反差光線時,低光部分的補償,通常是背著太陽光時很好用,但缺點是高光的細節沒了。
sony 如此, canon 也是如此
sony 的手持夜拍通常是 用來拍夜間靜物,如 101大樓夜拍。
好處是利用連拍 合成可以提升快門速度到 手可以拿穩的階段,而且不用提高 ISO
缺點是由於是多框合成,畫質會有些鬆散。被攝物如一直在移動,那失敗率蠻高的。
這個功能在 S90 裡,我都是用提高 ISO ,增加快門速度 來解決。畢竟 1/1.7" 的高ISO,雜訊還是低些。
這些相機內建的軟體功能 都不是 選哪一台的主因。
因為多框合成,在電腦裡面就可以做了,還有 360度環場也是。
Hx5V 最為我詬病的就是自動白平衡。
既然要多框合成,就是夜拍,或室內日光燈 不開閃。
但室內時 HX5V 的自動白平衡明顯不對,日光燈下偏橘色
他也不像 S90可以拍設成 RAW ,事後在去調色溫。
就算相機沒有 HDR 的設計,在 RAW檔下,還是可以調成 HDR 的效果,只要相機的動態範圍夠。
我使用 A550+菜花 都不會像 sony DC 那樣差的白平衡。
希望 SONY 能更努力一點 和 canon 彼此競爭 才是消費者的福利
例如現在 canon 也開始推出 HDR, 多框合成等功能,
如果不是 sony ,canon 會提供嗎?
canon 一直不視 Nikon 為主要競爭對手,
其最大對手為 SONY ,
果然是有遠見,因為這個效應已經浮現。
ako wrote:HDR顧名思義本來就是用在高反差場合
HDR 並非做 夜拍用的,
這應該是用來高反差光線時,低光部分的補償,通常是背著太陽光時很好用,但缺點是高光的細節沒了。
sony 如此, canon 也是如此
尤其是主體背光時最有用
WX5的HDR會自動以亮暗部測光各拍一張
合成後的照片可讓主體與背景都有適當的亮度
高低光處的細節都會有
真正的問題點在於"WX5是純粹的傻瓜機"
它會開幾級的HDR,你無法控制,一切只能交給它自行偵測
當HDR效果不夠顯著時,你只能多試幾次,或者放棄不拍
ako wrote:連拍合成降噪有兩種模式
sony 的手持夜拍通常是 用來拍夜間靜物,如 101大樓夜拍。
好處是利用連拍 合成可以提升快門速度到 手可以拿穩的階段,而且不用提高 ISO
缺點是由於是多框合成,畫質會有些鬆散。被攝物如一直在移動,那失敗率蠻高的。
這個功能在 S90 裡,我都是用提高 ISO ,增加快門速度 來解決。畢竟 1/1.7" 的高ISO,雜訊還是低些。
一個是手持夜拍,一個是防止移動模糊
手持夜拍模式會優先降低iso,保留畫質
防止移動模糊模式會優先拉高iso,取得較高快門速度
拍不同主題用不同模式,成功率自然會高很多
我有試過同樣低照度的情況
讓WX5以防止移動模糊模式拍一張,取得其曝光參數
再讓G11以同樣iso值拍一張(先不論光圈造成的快門速度差異)
取得的畫質還是明顯以WX5的防止移動模糊模式較佳(G11跟S90用的是同一顆sensor)
但TX9在光圈明顯小很多的情況下
以連拍合成技術拍攝,結果是否能比S90更好,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另外,WX5採用的連拍合成降噪技術,似乎跟AXX的多框iso相同
是以第一張照片為主,後面幾張是用來比對雜訊用
實際拍攝我並未發現有疊影現象(拍攝時有故意高速移動相機)
ako wrote:要在電腦上使用多框合成
這些相機內建的軟體功能 都不是 選哪一台的主因。
因為多框合成,在電腦裡面就可以做了,還有 360度環場也是。
有少數天文軟體可以辦到
但運算非常耗費資源,效率很差
一般人拍RAW轉檔就嫌麻煩了,更遑論是拍回家用電腦跑多框合成
機身內建這種功能,明顯有效率的多
至於一拉全景拍攝,主要是便利拍攝後現場分享之用
一拉全景的畫素大小有限制(因為是採錄影方式拼合)
單拍回電腦拼接,自然畫質較佳,圖片也較大張
以分享為目的,sony的一拉全景顯然較好用
以精細出圖為目的,sony的一拉全景顯然不夠力
ako wrote:拍RAW的話,可以用fill light的方式局部拉亮暗部
就算相機沒有 HDR 的設計,在 RAW檔下,還是可以調成 HDR 的效果,只要相機的動態範圍夠。
達到類似HDR的效果
但這個方法有非常嚴重的缺點
就是局部拉ev,實質上等於局部拉高iso
DSLR片幅大很多,拉一兩級ev還可以忍受
DC片幅拉一級就有極為明顯的噪點
而HDR卻是要+-2~3EV以上才會有較好的效果
只看800x600網路縮圖或許是無所謂
但想全螢幕size看圖還能保持畫質乾淨
靠DC的RAW檔後製,效果只能說是很難讓人滿意
ako wrote:我是真的沒看過哪套免費軟體可以達到高速(幾秒內)大圖多框疊合除雜訊
我是不相信 TX9 的 多框影像處理器 會比 intel i5,i7 的強大
多框處理 也有簡單的處理 例如平均計算,....
或許你可以分享一下這類軟體的使用心得
這種好康的東西應該大家都會想學
另外,即使把進電腦跑多框iso效果的額外時間成本假設為0
S95要得到同效果的失敗率仍然較高
因為S95連拍速度過慢,一秒最高只有1.9張
相反的TX9跟WX5都能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取得六張照片
xsam wrote:
真的喔?
...(恕刪)
小弟是路人,看了標題也很好奇這兩台相機的比較
不過到最後似乎變成大戰了,話說大家都很專業,不過小弟還是想說...
xsam大您說話似乎激動也沒風度了一點...
我想理性討論不需要用這種口氣吧~~
相機的根本本來就是要求畫質,這並沒有什麼不對
其他附加功能都是為了帶銷售或者帶給使用者更多便利...等許多原因加入的
小dc當中...s95的畫質確實有他優異的地方,當然他也有許多規格都輸的地方
我只能說...sony如果沒出那些功能,機子恐怕也沒啥人要買,所以這是廠商取向不同
畫質技術上有落差,但是電子功能上就要去補強這才能保持競爭力
話說...我並沒有什麼惡意
只是單純覺得說話不用那麼衝...
跟大家回報一下 上週末去資訊展逛了
S95功能強 但是我沒很想學攝影 而且機殼塑膠感好重.....

經過百般思考後 還是排除了眾多意見打槍了S95
TX9我那天玩了一下 外型真的超好看

散景模式 全景模式 自選對焦點 跟手持夜拍(多框降噪)
這四大功能都是我比較需要的
我手殘 只想要台AUTO傻瓜相機 所以他的智慧判斷我覺得也很好
所以!!! 我今天買了台香檳色的TX9帶回家~ 13980送相機包+腳架+電池
然後自己加買了相機套跟記憶卡
(101的$ONY專賣店 服務比資訊展好一萬倍


試拍了一下 大概就是我要的感覺~
散景效果比我想的還要好~ 以後吃飯拍食物都用這個就好了
應該不會用場景選擇拍食物了

感謝各位大大幫我解答 這文蓋這麼高



P.S. 其實我還有個私心 美膚模式 出去玩時可以給妹用 多個話題可以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