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TX9散景模式的最高境界...

看了聳動的標題, 本來以為終於有能人要放些人造散景處理效果不錯的樣張讓大家分享了說, 甚至以為會蓋這個標題的專屬大樓, 讓有TX9的人, 分享他們認為拍得不錯的散景作品...
結果 好像只有吵吵鬧鬧的 有點失望...

請教大家一下, 就算抹得假假的,
如果依照傳統想要照散景的基本訣竅 離主體近, 背景遠, 望遠端 的方式操作, 搭配人造散景,
是不是就可以不會那麼多破綻?
標題是 "散景模式" 的最高境界

而不是 散景的最高境界

比較標準是在TX9的散景模式之下而不是和其他相機或單眼比

不過可能很多人看錯了標題,才會這樣回答吧....
我習慣著,你的習慣。
北地人 wrote:
不過可能很多人看錯了標題,才會這樣回答吧.......(恕刪)

我個人是看了所謂的「最高境界的散景模式」的圖會有不適感,所以發表分享一下自己的情況~
其他人是怎樣我就不曉得了~

這跟有些人玩3D FPS遊戲不會暈,有些人會暈一樣~
我剛好是屬於看這種「偽散景」的圖會有不適感的的那一群~
(說真的,我好羨慕那些玩3D FPS遊戲不會暈的人~
不要把模糊等級調太高修正出來的照片照片還堪用啦...
還有因為人的衣物頭髮輪廓不好抓
如果是邊緣清楚的的物品修出來成功度還挺高
而且這是消費機種
對於大部分不會進數位暗房修圖的人
這功能算是很有趣
1,2張有明顯的破綻,3-6張能達到效果。
用的時候,背景的景深要比較一致,不能太亂,
像第3,4張。拍出來的效果還蠻好啊。
真的別拿單眼去比,價錢和機動性都差太多了。

最重要的一點,
想想看,為何要拍這種欠立體感的虛擬淺景深相片?
這種相片不是給內行人看的。

機主若是女性,就是用散景模式自拍,
機主若是男性,就是用散景模式拍自己的女人或女性友人。
一般的女性,哪管你真淺景深,假淺景深?
只要背景模糊,突出了她,她高興了,不就達到目的了嗎?

虛擬散景和美肌模式,是DC討好女人的神兵利器啊。
相中人高興就好,誰管你真假?
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Sony早已明白這個道理,只是有太多人想不通。
整張照片裡面臉佔了大多數面積,結果又遮起來,看了就很不舒服,也沒心情看背景糊不糊了
TX9是怎麼判斷哪裡該糊, 哪裡不該糊啊?

呃......我的意思是說, 臉都擋起來了, 怎麼知道臉是不是也被TX9變成"散景"了呢?
mmppeegg wrote:
1. FUJIFIL...(恕刪)

不過Olympus即將上市的XZ1就有用"散景"來打廣告喔
它可能是近年來唯一一台在中焦段就能有散景的變焦DC, 像樓主那樣的半身照都能有散景
因為它光圈焦段有F1.8-2.5, 6-24mm(等效28-112mm)
上一台有此能力的DC應該是2004年以前的事情了, 而且體積跟DSLR一樣大
meridian wrote:
它可能是近年來唯一一台在中焦段就能有散景的變焦DC, 像樓主那樣的半身照都能有散景
因為它光圈焦段有F1.8-2.5, 6-24mm(等效28-112mm)
上一台有此能力的DC應該是2004年以前的事情了, 而且體積跟DSLR一樣大...(恕刪)

你太高估XZ1了~
小DC要散景,拍照時相機離模特兒夠近,模特兒離背景夠遠,這樣拍散景就會出來了~
(散景夠不夠糊,好不好看則是另一回事兒)
拍攝位置有橋好,根本不用到類單砲機出馬,一台有AF功能的手機都能拍的出來~
(差別只在於:誰「比較容易」拍出淺景深的照片而已~)
拍散景容易度大約是:
中幅以上相機 > FF DSLR > APS-C DSLR > 4/3 DSLR >>> 大感光元件類單 >>> 小感光元件類單 or DC or 手機
(無反光鏡單眼系列,只考慮感光元件大小,所以併入APS-C DSLR 與 4/3 DSLR計算,而Sigma的DP系列DC是特例中的特例,感光元件跟APS-C DSLR是同級的...)
Olympus即將上市的XZ1的感光元件大小位階,基本上仍屬於最後者~

小DC的大光圈對景深的影響根本可以忽略~
拍攝位置橋好比較重要~
Instead of just take 2 pic, sony should take 6 pic to sense the depth of field to produce more accurate result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