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600mm f/4.0來襲 1吋旅遊機新典範 ‧Sony Cyber-shot DSC-RX10M3

手上目前是 RX10m1, G3X, R10m3(之前的就不多提了)。

原本使用 RX10m1 並不是太滿意(嫌它太大太重、影像又略遜於 RX100m4)。直到 G3X 推出後驚為天人!去年一趟東洋遠行順路入手了 G3X,取代 RX10m1 成為旅遊主機,不過拍一趟下來之後,老實說,對 G3X 的表現十分失望,不管是機身性能還是影像素質,跟同門的一代 G7X 都有段差距... 用過 G3X 之後才回頭發覺 RX10 的好,尤其是在鏡頭素質上,遠遠超過用鏡頭素質換取輕量化小型化的 G3X。所以之後就多使用 RX10m1,G3X 就留在防潮箱裡很尷尬... 不過使用過 G3X 已經著了超望遠的魔,換回 RX10m1 在焦段上總是感覺有點欠缺,畢竟 200mm~600mm 是很大的差距。

RX10m3 的外星天價確實很難讓人接受,鑑於 G3X 低落的鏡頭素質,我對 25X 的超高倍數鏡頭抱持著很高的懷疑態度(其實也來自過去使用 FE24240, E18200, O14150... 等等有名的全幅半幅天涯鏡的不好經驗),但最後還是抵不住好奇心,在被指派去拍一個音樂會的機緣下,把還在努力累進的 FE2470GM 預算挪去購置 RX10m3,賭它一把!

還好,看來這回是賭對了!RX10m3 的鏡頭素質遠遠遠超過 G3X 或上述的那些大小鏡頭,一點也不像是 25X 倍鏡,即使比起 8X 的 RX10m1 也不遑多讓。儘管 RX10m3 體積比 RX10m1 大了一大圈、而且重很多,不過操作性比 RX10m1 要好得多,尤其是變焦環、對焦環、光圈環三環,加上對焦輔助按鈕,(望遠)拍照時一氣呵成。RX10m3 的鏡頭素質全焦段都很高,高感度也超過 RX10m1 半級到一級,在昏暗的音樂會中拍出讓我很吃驚的結果,在後方座位竟然可以拍到台上表演者的臉部特寫,而且是很銳利、很多細節(不是 G3X 那種糊糊的感覺,影像品質很雞肋),防手震的威力也是很棒,靜音拍攝就更不用說了。

我認為 RX10m3 身上的外星科技對得上它的外星價格。考慮進它的性能與影像素質,我不認為它比 RX10m1 或 G3X 更貴,就相機性能與影像品質加上焦段範圍來說,這也是目前我眼中最好的 ONE-MAN-ARMY ALL-ROUND CAMERA,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ps. 攝影編輯或網站能夠評測出來的結果其實還是很侷限的,如果不是長期持有、而且是在同樣場景中不斷反覆拍照,是很難看出機子間的「決定性差異」。

視角的變化:



參考樣張(光影略有調整):



Leonarka wrote:
似乎可以用USB線
直接將手機螢幕
當成放大的相機螢幕?

WIFI 螢幕更新率畢竟還是不太夠...(恕刪)

側面有HDMI輸出孔,應該是靠它輸出訊號


vin958 wrote:
感覺應該是灣多了三點水,"一點"後面少了一個字。不是故意挑毛病,只是讀起來怪怪的。...(恕刪)

widther wrote:
這應該是18枚13群筆誤,不然有些鏡片得敲破才行。

Sorry,筆誤已修正
danieltflu wrote:
ps. 攝影編輯或網站能夠評測出來的結果其實還是很侷限的,如果不是長期持有、而且是在同樣場景中不斷反覆拍照,是很難看出機子間的「決定性差異」。...(恕刪)

的確是這樣沒錯,所以我們很感激像您這樣的網友願意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其它網友購買前也有更多的文章可以參考
danieltflu wrote:
手上目前是 RX10m1...(恕刪)

真希望大大也能測試FZ1000啊
這樣就更能知道現有1"長焦DC的差異

另外還是要強調這幾台市場有區隔開
RX10M3的600mm F4現階段就是市場頂級規格
鏡頭這東西每提升一點點性能,價格就增加很多

拿FZ1000的400mm F4怎麼比?
沒有600mm需求當然可以選FZ1000
但有600mm需求的話,FZ1000辦不到就是辦不到
我玩 P 家從 F2 與 LX1 開始玩,應該也算很資深了...

之前是中了吉姆林大的毒敗入 LX100,當時也問過吉姆林大一些問題才購入 LX100。不過入手後發現,其實編輯測試時會設定好拍攝條件,找好光線,甚至可能有棚燈補光等等,所以拍出來跟我們一般人隨興拍的生活照,在照片品質會有一段差距。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是這差距有時還好(可接受)、有時又太遠(落差大),LX100 或其他 P 家機子通常屬於後者。

P 家的發色順不順眼是一回事,不過P 家的 JPG 的演算法一直不是很合我的眼睛,細節的處理與雜訊表現都有待加強。發色也不太穩定。Sony 發色當然不是最好,不過至少還蠻穩定的,不會浮來浮去,所以後製時在方向上與程度上至少有個準,比較好預測與處理。

如果我常拍動態的題材、或是常常錄影,那手上應該就是 FZ1000 了。不過我主要以靜態的家庭生活照為主(因為多是拍人像,所以就少分享了...),所以 RX10/G3X 才是我的菜。原本對 G3X 寄予厚望,畢竟 Canon 的人像膚色表現較佳,尤其是對應 RX100m1/RX10m1 這一代機器發色上的差距更是明顯,不過那鏡頭真的是讓我的眼睛痛死了... 拿 G3X 跟 RX10m1 比的話,有點像是拿 FE24240 對上 FE70200/4 的差距,差上不少啊!而 RX10m3 的鏡頭素質絕不在 RX10m1 之下,而且機內演算法在發色與雜訊上更有提昇,操作也因為機身放大而有更好的表現(現在反而是 RX10m1 用不太習慣)。我很高興尋尋覓覓十幾年後,終於有台天涯鏡可以讓我兼顧輕巧、焦段、性能、與畫質。也大推給同好。
再補充一下:

我目前是 RX10m3 與 A7m2+2470/4 (互補)搭配使用。

一吋感光片的長景深在拍某些場合時更好用,而且長焦段剛好與我 A7m2 互補。(未來希望再補 DL1850,這樣三機就完美了~)

不過一吋感光片永遠只是一吋感光片,單看還好,但如果(同一場景)跟全幅一比當然層次、階調、純淨度、銳利度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上,但至少 RX10m3 的影樣素質還堪用夠用,拍設成功率也夠高。

我使用 RX10m3 通常會用 -0.3EV~-0.7EV 拍攝,之後後製時再拉中間調與陰影上來,一方面可以避免高光過曝的問題,二方面 Sony 原來的階調不是很合我的眼睛(高光部欠缺階調,暗部層次又沒拉出來),如果是這樣拍攝(-0.3EV~-0.7EV 拍攝,之後再拉中間調與陰影上來),大致上就很符合我對影像的要求。

至於白平衡的偏移與膚色的調整就要看場景與經驗了。大致上偏移的方向與幅度還蠻穩的,偏移量也還在控制範圍內,後製上還覺得不會太困擾。

另外,我個人不認為也不需要使用最高畫素拍照,所以都縮一級影像尺寸,相對上影像的扎實度與雜訊表現也會好上一級。

以上是我使用的習慣與經驗,供同好參考
吉大的測評寫得實在太棒了
旅遊機又一個好選擇!
有一個問題請教一下
文中寫道:
『「眼控AF + 連續自動對焦」可是A7RM2開始才有的功能,同時也下放到後繼機種上,例如A7SM2、A6300以及本篇的RX10M3都內建該功能』
請問SONY的A7II有這「眼控AF + 連續自動對焦」功能嗎?
因為預算有限
但是正在找有「眼控AF + 連續自動對焦」功能的SONY機款
有的朋友說A7II有這「眼控AF + 連續自動對焦」功能
可是有的又說A7II沒有這功能
連博愛路店家也不是非常清楚
所以
跪求請問版上各位SONY大大
A7II有沒有「眼控AF + 連續自動對焦」功能?
非常感恩~~~

john090501 wrote:
A7II有沒有「眼控AF + 連續自動對焦」功能?...(恕刪)

A7m2沒有「AF-C 模式的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眼控AF + 連續自動對焦」)

A7R2、A6300 有。
眼控AF AF-S 機種
A6000 不是很靈敏 不是很實用
A7II 反應速度不錯 還算堪用
RX100M3

眼控AF AF-C 機種
A7RII
A7SII
A6300
RX1RII
RX10M2
RX10M3

靈敏度都不錯

這一台真的好高貴, 但是在它的功能相加總之下, 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現階段只好努力存慢慢等!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