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RX1的感光元件竟然比新的Leica M好?

要講Leica鏡頭多好像也把那鬼價錢考量進去吧
Sony做不出這種鏡頭?Minolta以前就出過M鏡了
只是市場訂位的不同罷了 哪家鏡頭廠敢做那種不能AF的鏡頭還賣高價?
光論光學技術 這個時代各大廠都差不到哪去了
真的要說做不出 Leica才是做不出別人數十年前的AF鏡
M240是CMOS
Mel黎 wrote:
說到Leica大家都...(恕刪)

Mel黎 wrote:
說到Leica大家都...(恕刪)


Leica的分數一直都很低啊....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個人認為,有關Leica相機的討論,應該歸類到"時尚"版去,否則會"失焦"。

當手錶的焦點不在計時、當皮包的焦點不在功能時,就不能再以該物品的"初始存在功能"為評測標準。

beerstar wrote:
RX1當然不錯,但L...(恕刪)


在這邊邊角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感光元件使用微透鏡改善邊角入射光VS光學硬幹。

M8/M9有微透鏡修正,而NEX系列沒有,
拿Leica M的廣角接到NEX上面,就算變成APSC,邊角一樣變很慘,轉接到M43又更慘。

同樣是短鏡後距的機種,
LEICA,EPSON,RICOH(GXR MOUNT)因為是採取歷史悠久的M接環鏡頭,自然不可能砍掉重練,因此是就感光元件來下功夫。而RX1這種機器機鏡一體的,則是重新設計光學結構以達到高畫質。

假如全幅E接環出來了,感光元件沒有裝微透鏡,裝上LEICA M鏡邊角畫質差,這樣是M鏡差還是全幅NEX爛?只是設計理念不同罷了。

不過DXO那個是純粹測感光元件,拿鏡頭來大亂鬥又有點奇怪了。很多拿Leica M的都有買RX1當隨身,兩者都是好相機,但就事論事吧。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widther wrote:
個人認為,有關Lei...(恕刪)


這麼說我覺得是太偏頗了
New M的種種功能革新不是為了拍照/攝影?

----------------------------------------------

再者我不認為有任何東西可以光靠實質性能就能賣得好
外型設計、質感,甚至品牌本來就是買家會一起納入考慮的部分
相機、手錶、車、筆這些自然跑不掉
就算是家電我想大多數人也不會因為功能好就選一台看起來很醜很沒質感的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米歐飯 wrote:
在這邊邊角最大的問題...(恕刪)


轉接到M4/3,只截取鏡頭中央的畫質
何來邊角比APS-C更爛之說?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轉接到M4/3,只截...(恕刪)


不是只有裁切這麼簡單,斜射光是個問題,有人推測M4/3的感光元件對於直射光更要求(此點尚不能確認);
以下這裡網站剛好有個例子,裝屁股突出的鏡頭,APSC的邊角反而比4/3的好一點

EPL5 + GR21

NEX6 + GR21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米歐飯 wrote:
不是只有裁切這麼簡單...(恕刪)


你這個例子有點問題
E-PL5的範例,我直覺得看法是該鏡頭最大光圈F3.5成像不佳
F5.6開始才有比較好的表現,但是E-PL5的範例F5.6以上的範例樣本不足

NEX的範例,大多是F8的照片,且沒啥近拍的主題

如果這顆鏡頭的設計,真的從中央開始就有斜射光的問題
這斜射光甚至嚴重到讓只截取中央成像的M4/3失利(雖然我不認為這觀點正確)

那麼反過來說,萊卡能用全片幅去克服短鏡後距+斜射光的問題
那不是更了不起了嗎?

米歐飯 wrote:
不是只有裁切這麼簡單...(恕刪)


這是真的,我曾擁有有GR21 LTM,轉接NEX-5N邊角非常漂亮銳利且無色偏,轉接GF3邊角雖無色偏,但邊角畫質蠻糟糕的。

個人推測P家的CMOS對直射光要求極高。現在雖然已經買E-M5,但GR21已經賣掉了,否則就可以驗證一下SONY的M4/3 sensor的邊角是否有改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