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HX5V 連拍寫入記憶卡速度測試

carykung wrote:
畫面顯示設置選第二個
明亮+曝光數據


帥!
真的藏在這邊
一直為了省電, 都沒有設定明亮的方式...太棒了!



目前幾個比較隱密的除了這個之外
就是播放或連線時僅按播放鍵, 鏡頭不會伸出.

另外一個Tx9/WX5都說有進階場景模式, 不知是不是就是本機的iSCN+?
不過iSCN似乎要打開閃光燈兩張照片的差別才會比較大.

最近實驗 Sony 的 3D Panorama...一直覺得HX5V也是可以導入, 但可能要等未來的新機,
Sony在Cyber-shot機種曾有提供過韌體更新的服務嗎?
(WX5跟HX5V都是採用G鏡, 很多地方類似, 不過就是沒有GPS與羅盤等...)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目前從沒有3D到有3D功能支援的機種

就是NEX5與NEX3

HX5V會不會有機會升級呢?
這就不知道了說...
Leica/Fujifilm/Pentax/Ricoh/Sony/Contax/Rollei
carykung wrote:
畫面顯示設置選第二個
明亮+曝光數據

tzou wrote:
帥!
真的藏在這邊
一直為了省電, 都沒有設定明亮的方式...太棒了!

原來在這裡啊~
發現hx5v真的有很多隱藏的選項,謝謝大大的分享~

ps:話說我也很期待3D全景,大家是否可以來連署支持HX5V韌體更新~
https://www.autocad-tw.com/
就戶外活動, 可能還是須要 GPS 手機,
不過大家先有額外的知識也不錯

比如在高山山徑上要求救, 必要時須要報座標,
那麼 HX5V 的這項預覽功能就有幫助到,
而且比手機的 GPS 感度高, 可以不須要星曆資料或AGPS輔助

根據我的研究, HX5V的硬體根本就是可以使用3D Sweep Panomara 和 3D Multi Angle功能...
以3D SP, NEX5也沒辦法在機子上看, 但 3D MA 在 TX7/WX5上可以裸眼看, 與其說是 3D 不如說晃動感測,
HX5V也可採用 NEX5 3D SP模式, 可拍但動態變化在電腦看, 或不用感測的方式在相機看.

至於聯署...日本都上市一段時間, 應該也有玩家會反應? 所以基本上機率不高, 後面的機子又變難賣了...

像 NEX5 自行韌體更新, 大概也只有首購的人需要自己來, 不然後續的應該都有支援, 而且還是在推自家的
3D ready TV...

實作了幾個Sony 3D SP 全景影片, 有點傷眼(可快按影片圖片進入3D選項用鏡攝法看比較不傷)




至於 HX5V 2D的就太多了...選一個po


再來還沒上市就先給它實驗 Sweep Multi Angle

這是首次用HX5V試, 往後有抓到一些要領, 編好再po.

↑YT上導入類似的"搖搖播放"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Tiger&蘋果爸 wrote:


<BLOCKQ...(恕刪)



可以問一下嗎?小弟缺乏方向感,有一對木眼.一直搞不懂這臺相機的電子羅盤的圖示意義?紅端?白端?斜的?懇請開釋...謝謝
胡迪先生 wrote:
可以問一下嗎?小弟缺乏方向感,有一對木眼.一直搞不懂這臺相機的電子羅盤的圖示意義?紅端?白端?斜的?懇請開釋...謝謝

電子羅盤的圖示,紅端表是指北

以下這張照片,以相機觀測上方表是指引的方向,所以這張圖就是朝 南方 拍攝:


在google地圖中檢視,確實為往 南方 拍照:
(原圖位置)


ps:像tzou大的第一張相片朝 東方 拍攝,第二張大概朝 東南方 拍攝。



https://www.autocad-tw.com/
Tiger&蘋果爸 wrote:
電子羅盤的圖示,紅端...(恕刪)


今天又學會一招啦

感謝大大一解我多日來的疑惑


Tiger&蘋果爸 wrote:

電子羅盤的圖示,<...(恕刪)



非常謝謝Tiger&蘋果爸的開釋,這樣小弟對電子羅盤終於有點概念了,大大實為達人也....
如果是全景圖, 就是以全景圖之照片中央為準,
詳細一點可看 EXIF 方位欄或 Mapview,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全景圖指示是東南方(135度),
若以 wide 全景模式, 起終點差不多是正北邊(0度)到西邊(270度).

ps.wide 全景約3/4圈.



---
另外補充SP全景拍攝技巧
若反差過大, 可以選陰陽交錯的地方開始拍,避免一些地方過曝, 如果真的都沒辦法,
寧可選亮處當開始的起點, HX5V的全景曝光比NEX5 v2好, 不過在Sweep過程仍一同一曝光值進行.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雖然這篇是記憶卡, 不過好像變成稍進階的探討.(不好意思開新文)

如果不想用PMB 產生 Mapview 展現(處理過程會將資料丟到 JP) 後再轉存Google earth KML,
可以採用 EXIF2KML
http://www.ascc.sinica.edu.tw/gis/ISTIS/tools.html

產生 KML, 也可順便將資料改成"日期時間+流水號"方便管理,
其產生 KML 過程不會更改圖檔大小, 只是改變展示的大小,
這樣就可直接在 GE 中看圖與資料.(不過如果是PMB處理過資料庫,改名之後會重分析.)

ps.Exif2Kml產生過程有時會抓不到暫存檔(*.txt).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