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夜拍強機--跪求推薦

窮到只剩下7億 wrote:
你確定你有玩過"單眼...(恕刪)


也不要把單眼想的那麼神....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就拍出所謂"立體感"的照片...
窮到只剩下7億 wrote:
你確定你有玩過"單眼"
SONY小DC可以幹掉單眼
你是X森看太多嗎?吃到執行長的口水嗎?...(恕刪)


好嗆的回覆
不知道從機械單眼/電子單眼/數位單眼,一路玩過來的我有沒有資格回覆呢??

人家講的是成功率,就是一張沒有手晃的照片,
不要扯到別的去
很簡單的數學

假設都是60mm的鏡頭,用很古老的觀念就是安全快門要1/60
假設單眼的鏡頭用IS可以降四級(這是canon自己宣稱的)
HX5V也有IS,假設降的幅度是一樣的(可能可以更好,因為感光元件小,IS回饋的幅度可以比較小)
所以這邊平手

假設單眼可用的ISO到1600
HX5V可用的ISO到400,這邊輸了兩級
但是HX5V可以連拍6張合成一張
我不確定HX5V的連拍是用ISO多少去拍的,如果同樣是ISO400,那相當於降了6級
如果是提高ISO再去看六張的噪點,再去運算抹掉合成的話,
降的級數就更多,而且可以得到更多暗部細節,並且亮部也可以藉由適當的演算法,不會過曝,這是目前單眼很難做到的(也不是很難啦!只是目前市面上的單眼都沒這功能),除非你要去後製RAW檔,或許有機會作到把原本沒手震但曝光不足的照片修回來!

所以在現階段,我附和xxangel的看法,覺得可以幹掉單眼沒錯
不過我相信假以時日,這技術也會放到數位單眼上面,到時候數位單眼不用吃X森的口水也可以很強的啦!

mauricio wrote:
也不要把單眼想的那麼神....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就拍出所謂"立體感"的照片......(恕刪)

「拍照成功率」與照片的「立體感」沒有半點關係~
立體感跟「光線」(光的表現)比較有關系~(跟片幅多少也有點關係~)

flyfish2006 wrote:
好嗆的回覆
不知道從機械單眼/電子單眼/數位單眼,一路玩過來的我有沒有資格回覆呢??...(恕刪)

在下孤陋寡聞,只聽過底片單眼跟數位單眼,請問「電子單眼」是什麼?(跟數位單眼有何不同?)


flyfish2006 wrote:
假設單眼可用的ISO到1600
HX5V可用的ISO到400,這邊輸了兩級
但是HX5V可以連拍6張合成一張
我不確定HX5V的連拍是用ISO多少去拍的,如果同樣是ISO400,那相當於降了6級
如果是提高ISO再去看六張的噪點,再去運算抹掉合成的話,
降的級數就更多,而且可以得到更多暗部細節,並且亮部也可以藉由適當的演算法,不會過曝,這是目前單眼很難做到的(也不是很難啦!只是目前市面上的單眼都沒這功能),除非你要去後製RAW檔,或許有機會作到把原本沒手震但曝光不足的照片修回來!

所以在現階段,我附和xxangel的看法,覺得可以幹掉單眼沒錯...(恕刪)

以目前C,N兩家的入門DSLR來說,ISO3200應該都是可用ISO~(相較於DC來說)
(例如:500D,550D,D5000)
如果再配上一顆便宜的大光圈定焦鏡,要達到安全快門又有高畫質,絕對是比DC要容易太多了~
另外,你上面說的「目前市面上的單眼都沒的功能」(拉出暗部細節),
其實N家的DSLR已經內建很久了(D-Lighting & 機身HDR)~
不過跟Sony DC的「六張照片合成一張+除噪」(以下簡稱「六合一除噪」)的主要使用目的有點不太一樣就是了~
而相對於N家的暗部細節處理優勢,C家則是在「亮部細節」的保留上要比N家較好...(相同拍攝條件下的話)

現階段夜拍成功率我個人是覺得要看人
如果對自己的DSLR操作熟悉,有基礎攝影知識的人,用DSLR可以很簡單的就完成手持夜拍任務,
如果是一個攝影新手,那可能就是採用Sony的相片合成除噪技術的DC成功率要高~

DC一直都在進化沒錯,但DSLR也沒停著,如果拿同世代的DC & DSLR相比,
目前還是DSLR性能與畫質較DC強的多~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熟悉相機操作&擁有足夠的基本攝影知識,不熟悉的話不管用哪台成功率都很低~
這樣講有算公正吧?

我懶得去假設一些有的沒的~(而且我也不曉得你假設的「根據」來源是什麼?)
「有圖有真相」,直接實拍比較快~
以下是500D+50mm f1.8 II的夜拍範例:

ISO 800
光圈 f1.8
快門 1/80
自動白平衡
無閃光燈

原圖縮圖


100%截圖


這是某天晚上我隨手拍的「夜間追焦」圖,現場實際光源似乎還要更暗一點點~
(※另外,該圖中車子剛好在轉彎,車速並不快~)
不曉得換成HX5V來拍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註1:50mm f1.8 II這顆C家最便宜的一顆鏡頭(新品也不到3000),在最大光圈下成像畫質很鬆散,算是小缺點~

※註2:本次範例採用的組合(以水貨價格來算),新台幣兩萬左右應該可以搞定~

※註3:如果是拍攝「靜物」的話,我在使用這個組合的時候從未去想過「拍照成功率」的問題~
   除非拍照環境真的是黑到不行,但也不是擔心手震,而是煩惱無法判斷對到焦了沒,要等拍完才會知道~
   (這點就是DC比較吃香的地方,DC感光元件小,稍微對錯焦,差異也不會很明顯~

----------------------------------
補充
DSLR ISO3200的照片(跟上面的一樣裝備,也是手持拍照)
光圈 f2.8
快門 1/80
黑白噪點除噪強度 約35%
彩色噪點除噪強度 約50%
無閃光燈

原圖縮圖


100%截圖-1

100%截圖-2

100%截圖-3

100%截圖-4(畫面最左邊截圖)

其實上面這張拍的不算很好,當時拍照環境其實不太需要用到1/80快門,
我是為了測試ISO 3200成像表現才故意縮短快門時間的~(也小縮了一點光圈)
另外就是現場光源其實蠻亂且不均的(這點由照片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多少也影響到了成像品質~


另外,為了避免有人說拿大光圈定焦鏡比不公平
剛剛特地試拍了500D + 18-55mm Kit鏡的室內手持高ISO圖供作參考:
ISO 3200
光圈 f4
快門 1/30
有開防手震
無使用閃光燈,僅開室內的日光燈~
黑白噪點除噪強度 約40%
彩色噪點除噪強度 約60%

原圖縮圖

100%截圖

隨便拍了幾張,皆無手震~
且500D就算用Kit鏡+ISO3200,在一般室內下的拍照畫質依然有很不錯的表現~



以上DSLR所拍的ISO3200照片,跟Sony DC的「六合一除噪」比起來,
DSLR的高ISO 3200表現應該算是有贏吧?(難道「六合一除噪」的畫質與細節表現要更好?)
這都還只是「去年」推出的500D的ISO表現而已,
如果換成C家感光元件技術提昇後「今年」推出的550D,畫質會更好~(詳見第九樓)
(550D上面還有更高階的7D,5D2,1D4...,N家高ISO表現不錯的也不少,且兩家今年應該還會再出新的DSLR...)
以「同世代」的DC跟DSLR相比,DC拍照的成功率要好過DSLR是件很拼的事情~
DSLR如果拍照失敗,通常都是設定的問題~
Sony DC的「六合一除噪」技術的確很棒,但是它也不是萬能的~
高ISO情況下,DSLR以感光元件先天的優勢,即便只靠單純的除噪也並不會輸給DC的「六合一除噪」!
(低ISO下就更不用比了,舉凡畫質,細節,雜訊表現...,DSLR壓勝~)
要說DC靠「六合一除噪」就可以幹掉單眼真的是太誇大了~
要等到DC的ISO6400有550D的等級,恐怕還要好幾年吧?當然到時候DSLR的畫質又是另一個境界了~
尤其550D有高達1800萬的畫素,稍微縮一下圖雜訊就更少了~
若覺得「六合一除噪」技術拿來跟550D比太嚴苛的話,
跟(C家目前還「未停產」的最低階入門DSLR)500D+Kit鏡的ISO3200比也是同樣結果~
一般拍照下,DSLR只要比DC拉高1級ISO,安全快門的取得絕對比用DC要來得容易,而且畫質與細節仍贏過DC~
(更不用說DSLR還有可換鏡頭的優勢,可以減少高ISO的需求程度與提昇安全快門等級~)



【結論】
所謂的拍照「成功率」,是建立在攝影知識與對機身的了解上,對DSLR不熟的人才會是「六合一除噪」比較簡單~
如果是同時熟悉兩種相機操作的「同一人」,目前用DSLR拍出手持高畫質夜景還是比DC要來的容易些~
(以「同世代」的DC跟DSLR相比的話~)












------------------------------------------------------------------

回主題~
樓主如果是想找一台「夜拍強的DC」,HX5V的確是目前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但是請不要拿來跟最近的DSLR相比(即便是入門版的),比下去的話樓主您大概也沒啥DC好選的了~
真的欸!!是民生社區 看的到我家喔!!
印象中那邊沒那麼暗吧@@"
lfjadsflk wrote:
在下孤陋寡聞,只聽過底片單眼跟數位單眼,請問「電子單眼」是什麼?(跟數位單眼有何不同?)...(恕刪)


數位單眼,就不用裝底片的啊!

而底片機包含了機械式與電子式,簡單來說,

不用裝電池就可以拍照的是機械式的,最有名的應該是Nikon FM2吧,我記得當初第一次用,沒裝水銀電池還拍得很高興,卻還想說這是啥爛相機,怎麼測光表都不會動

要裝電池才能拍照的叫電子式就是這麼簡單,當年小妹也從小時候年幼無知才會去買冷門sigma SA系列,玩到 Canon的EOS5,然後印象中第一台300萬像素的數位傻瓜也是差不多同期推出,一台三萬多~~因為我也在那時候栽進數位的世界了!

lfjadsflk wrote:
我懶得去假設一些有的沒的~(而且我也不曉得你假設的「根據」來源是什麼?)


假設的根據
Canon IS可以降四級,這是canon原廠自己宣稱的啊!雖然明明安全可用大概只能降個兩三級
安全快門的概念,隨便翻本古早的攝影書籍都會寫!
印象中國家地理雜誌有出一套攝影的入門書,也不貴,可以去看看!雖然有些觀念進入數位時代都被打破了,可是還是套好書!

lfjadsflk wrote:
DC一直都在進化沒錯,但DSLR也沒停著,如果拿同世代的DC & DSLR相比,
目前還是DSLR性能與畫質較DC強的多~...(恕刪)


畫質當然是DSLR強,這是小DC永遠都比不上的
但是現在講的是手持拍攝的"成功率",只要沒有手震就OK
目前的我還是不認為DSLR可以贏

你拍的都是1/80 或 1/30 秒,相對於50mm的鏡頭,都在安全快門上下
你去拍張1/8甚至1/2 秒的,看是否還能不手震
(p.s.您也用了f1.8的50mm,這算是CP值很高的了,只可惜大部分DSLR的變焦鏡都至少是F3.5起跳的,單是光圈就差了5級,如果您改用同焦段的變焦鏡,就算是小小白也是F4,同樣的場景,可能成功率就沒那麼高!)

要圖要真相是嗎??
隨便拍個幾張機殼上的塑膠小牛
抱歉沒有帶測光表,無法得知現場照度是多少,只好照幾張對照組

iso200, f3.5, 1/30 <--先隨手設組最常用的光圈快門值,夠暗吧!甚麼都看不到


iso1600, f3.5, 1/30 <--提高iso三級看一下,還是很暗,不過還是在安全快門,所以也沒手震



iso1600, f3.5, 1/8 <--已經不在安全快門值了,仔細看小牛的黃嘴跟身體,已經看得出手震了!暗部(機殼)偏暗!


iso1600, f3.5, 1/8 <--已經不在安全快門值了,開啟夜拍防手震模式(六張照片合一),手震不見了,暗亮部也都正常了!


lfjadsflk wrote:
以上DSLR所拍的ISO3200照片,跟Sony DC的「六合一除噪」比起來,
DSLR的高ISO 3200表現應該算是有贏吧?(難道「六合一除噪」的畫質與細節表現要更好?)


當然有贏啊!而且是大贏!不然DSLR那片大感光元件跟重量是背心酸的喔!
我們從頭到尾都沒說HX5V的畫質細節會表現好,這種小DC跟DSLR比絕對是很爛的啦!
我們講的是沒有手震的"成功率",
現階段你拿DSLR去用1/8以下的快門拍張曝光正常的照片,看看沒有手震的會有幾張??
當然啦!我同意人的因素影響很大!如果你是天天練啞鈴的強壯man,應該成功率會很高喔!
flyfish2006 wrote:
假設單眼可用的ISO到1600
HX5V可用的ISO到400,這邊輸了兩級
但是HX5V可以連拍6張合成一張
我不確定HX5V的連拍是用ISO多少去拍的,如果同樣是ISO400,那相當於降了6級

如果是提高ISO再去看六張的噪點,再去運算抹掉合成的話,...(恕刪)

C家防手震的資料我也知道,
但不知道您上面紅色字的「根據」是什麼?
還請解說一下~

flyfish2006 wrote:
當然有贏啊!而且是大贏!不然DSLR那片大感光元件跟重量是背心酸的喔!
我們從頭到尾都沒說HX5V的畫質細節會表現好,這種小DC跟DSLR比絕對是很爛的啦!
我們講的是沒有手震的"成功率",
現階段你拿DSLR去用1/8以下的快門拍張曝光正常的照片,看看沒有手震的會有幾張??
當然啦!我同意人的因素影響很大!如果你是天天練啞鈴的強壯man,應該成功率會很高喔!...(恕刪)

你真的有仔細看我的文章嗎?
我在講的也是「成功率」啊!
DSLR的高ISO畫質比DC好很多,所以遇到安全快門不足的時候,就拉高ISO就好啦!
DC安全快門如果拉到ISO 800才夠用,那DSLR就拉到ISO1600啊!
DC安全快門如果拉到ISO 1600才夠用,那DSLR就拉到ISO3200啊!
DC安全快門如果拉到ISO 3200才夠用,那DSLR就拉到ISO6400啊!
難道這樣DSLR的拍照成功率還會比DC差?

另外,500D跟550D之類的入門機身配上50mm 1.8 或 Kit鏡是有多重?
有需要練到全身肌肉才提得動?(我自己的體重也才5X Kg~)
lfjadsflk wrote:
C家防手震的資料我也...(恕刪)


1. 曝光量的加總

2. 唉!!你還在扯畫質~~ 畫質並不等於有沒有手震, OK? 真是鬼打牆~~~
那我們換個說法好了,就機身可設定的最大iso下,可以拍出無手震正常曝光量的最低照度(光圈快門)是多少?

3. 提當然提得動,我是說穩定度啦!
flyfish2006 wrote:
假設單眼可用的ISO到1600
HX5V可用的ISO到400,這邊輸了兩級
但是HX5V可以連拍6張合成一張
我不確定HX5V的連拍是用ISO多少去拍的,如果同樣是ISO400,那相當於降了6級
如果是提高ISO再去看六張的噪點,再去運算抹掉合成的話,...(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1. 曝光量的加總2...(恕刪)

抱歉我還是看不懂~
是什麼東西降了六級?(雜訊?)

另外,「六合一除噪」不可能會讓你的照片有「六張照片的曝光量」
(這樣出來的照片應該會過曝的很誇張~)

我看到的實拍都是高ISO細節抹很大,如果說細節跟雜訊都降6級的確是有可能~
(雖然一開始就沒多少細節...)
我很好奇降多少級可以用這樣算的?

flyfish2006 wrote:
2. 唉!!你還在扯畫質~~ 畫質並不等於有沒有手震, OK? 真是鬼打牆~~~
那我們換個說法好了,就機身可設定的最大iso下,可以拍出無手震正常曝光量的最低照度(光圈快門)是多少?...(恕刪)

鬼打牆的是你吧?
500D跟550D都可用到ISO 12800~
(550D的非擴張ISO也有到ISO 6400,夠用了吧?)

「六合一除噪」的ISO可用度再高,ISO6400跟ISO12800是能看嗎?
DSLR的話好歹也比DC的好,
「高ISO畫質好」等於「高ISO可用度高」等於「可用安全快門高」等於「成功率高」
這邏輯是有很難懂嗎?!


flyfish2006 wrote:
3. 提當然提得動,我是說穩定度啦!...(恕刪)

嫌穩定度不夠的話請拉高ISO~
lfjadsflk wrote:
抱歉我還是看不懂~是...(恕刪)

都說是機身可設的最大ISO了.....

都說是用曝光量的概念去想了,或許不完全對,這要看SONY的演算法怎麼作的
看不懂我也沒辦法了

不想回這討論串了
DSLR最棒了,萬歲萬萬歲,這樣可以了嗎?!

flyfish2006 wrote:
都說是用曝光量的概念去想了,或許不完全對,這要看SONY的演算法怎麼作的
看不懂我也沒辦法了 orz...(恕刪)

你還是沒說到底是「什麼東西」降了六級!(Sony官網也沒寫過可以「降六級」這種敘述)
不要動不動的就叫人買攝影書,
最起碼也要告訴人家你在說什麼?(這樣買書也才有依據~)
我還真的不曉得有哪本攝影書有教這種「xx降多少級計算公式」的書!
(請教書名是...?)

flyfish2006 wrote:
都說是機身可設的最大ISO了.....orz...(恕刪)

你在說什麼?一張雜訊高到爆表慘不忍睹又沒有細節的照片也算「成功」嗎?
樓主是要拍「夜景」,不是要當「狗仔」偷拍!

DC的ISO 12800能用嗎?
麻煩你看清楚樓主的需求再來假設條件好嗎?
(就算都是比最高ISO,目前DC是已經有IS012800以上的機子推出了嗎?而且還是「非擴張ISO」的~)

另外,我上面也沒叫樓主去買DSLR,我也是推薦HX5V~
我是針對你「現階段可以幹掉DSLR」那句話做回覆!(你的「降級假設」讓我看得莫名其妙!)


flyfish2006 wrote:
(p.s.您也用了f1.8的50mm,這算是CP值很高的了,只可惜大部分DSLR的變焦鏡都至少是F3.5起跳的,單是光圈就差了5級,如果您改用同焦段的變焦鏡,就算是小小白也是F4,同樣的場景,可能成功率就沒那麼高!) ...(恕刪)

光圈f1.8到f3.5並沒有差到5級
你要不要去翻翻你看過的攝影書,再次確認一下光圈級數的定義!?
(你不是從底片機就開始玩攝影了嗎?

另外,安全快門不夠高時,一般來說我會「拉高ISO 換 安全快門」來拍照~
但是您似乎沒想到(?)相機還可以這麼做~(是因為DC高ISO會變差的關係嗎?)
我前面文章就有500D+kit鏡 f4 iso3200試拍範例可供參考~(雖然你好像沒看到的樣子?)

flyfish2006 wrote:
現階段你拿DSLR去用1/8以下的快門拍張曝光正常的照片,看看沒有手震的會有幾張?? ...(恕刪)

DC的感光元件小,景深又深,比對焦比手震問題,本來就比DSLR好處理~
如果DSLR非得張張都用「低於安全快門」拍照(而堅持不用高ISO),才能顯出DC的優勢的話,
如果你堅持用這種錯誤的拍照設定才能比較出DC與DSLR的「成功率」優劣,那我想我們的討論就到此為止吧~
原來你的「拍照成功率」都是這樣比的!?
(一台相機裡面能調整的設定不是只有快門時間而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