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到只剩下7億 wrote:
你確定你有玩過"單眼...(恕刪)
也不要把單眼想的那麼神....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就拍出所謂"立體感"的照片...
窮到只剩下7億 wrote:
你確定你有玩過"單眼"
SONY小DC可以幹掉單眼
你是X森看太多嗎?吃到執行長的口水嗎?...(恕刪)
mauricio wrote:
也不要把單眼想的那麼神....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就拍出所謂"立體感"的照片......(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好嗆的回覆
不知道從機械單眼/電子單眼/數位單眼,一路玩過來的我有沒有資格回覆呢??...(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假設單眼可用的ISO到1600
HX5V可用的ISO到400,這邊輸了兩級
但是HX5V可以連拍6張合成一張
我不確定HX5V的連拍是用ISO多少去拍的,如果同樣是ISO400,那相當於降了6級
如果是提高ISO再去看六張的噪點,再去運算抹掉合成的話,
降的級數就更多,而且可以得到更多暗部細節,並且亮部也可以藉由適當的演算法,不會過曝,這是目前單眼很難做到的(也不是很難啦!只是目前市面上的單眼都沒這功能),除非你要去後製RAW檔,或許有機會作到把原本沒手震但曝光不足的照片修回來!
所以在現階段,我附和xxangel的看法,覺得可以幹掉單眼沒錯...(恕刪)
lfjadsflk wrote:
在下孤陋寡聞,只聽過底片單眼跟數位單眼,請問「電子單眼」是什麼?(跟數位單眼有何不同?)...(恕刪)
lfjadsflk wrote:
我懶得去假設一些有的沒的~(而且我也不曉得你假設的「根據」來源是什麼?)
lfjadsflk wrote:
DC一直都在進化沒錯,但DSLR也沒停著,如果拿同世代的DC & DSLR相比,
目前還是DSLR性能與畫質較DC強的多~...(恕刪)
lfjadsflk wrote:
以上DSLR所拍的ISO3200照片,跟Sony DC的「六合一除噪」比起來,
DSLR的高ISO 3200表現應該算是有贏吧?(難道「六合一除噪」的畫質與細節表現要更好?)
flyfish2006 wrote:
假設單眼可用的ISO到1600
HX5V可用的ISO到400,這邊輸了兩級
但是HX5V可以連拍6張合成一張
我不確定HX5V的連拍是用ISO多少去拍的,如果同樣是ISO400,那相當於降了6級
如果是提高ISO再去看六張的噪點,再去運算抹掉合成的話,...(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當然有贏啊!而且是大贏!不然DSLR那片大感光元件跟重量是背心酸的喔!
我們從頭到尾都沒說HX5V的畫質細節會表現好,這種小DC跟DSLR比絕對是很爛的啦!
我們講的是沒有手震的"成功率",
現階段你拿DSLR去用1/8以下的快門拍張曝光正常的照片,看看沒有手震的會有幾張??
當然啦!我同意人的因素影響很大!如果你是天天練啞鈴的強壯man,應該成功率會很高喔!...(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假設單眼可用的ISO到1600
HX5V可用的ISO到400,這邊輸了兩級
但是HX5V可以連拍6張合成一張
我不確定HX5V的連拍是用ISO多少去拍的,如果同樣是ISO400,那相當於降了6級
如果是提高ISO再去看六張的噪點,再去運算抹掉合成的話,...(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1. 曝光量的加總2...(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2. 唉!!你還在扯畫質~~ 畫質並不等於有沒有手震, OK? 真是鬼打牆~~~
那我們換個說法好了,就機身可設定的最大iso下,可以拍出無手震正常曝光量的最低照度(光圈快門)是多少?...(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3. 提當然提得動,我是說穩定度啦!...(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都說是用曝光量的概念去想了,或許不完全對,這要看SONY的演算法怎麼作的
看不懂我也沒辦法了 orz...(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都說是機身可設的最大ISO了.....orz...(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p.s.您也用了f1.8的50mm,這算是CP值很高的了,只可惜大部分DSLR的變焦鏡都至少是F3.5起跳的,單是光圈就差了5級,如果您改用同焦段的變焦鏡,就算是小小白也是F4,同樣的場景,可能成功率就沒那麼高!) ...(恕刪)
flyfish2006 wrote:
現階段你拿DSLR去用1/8以下的快門拍張曝光正常的照片,看看沒有手震的會有幾張??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