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an wrote:
其實大片CMOS也何嘗不是飽和度與對比度不夠
去看Canon原始RAW檔也差不多.但是經由晶片調整過後就OK了
暗部細節不足跟亮部過曝有分享過了.採用降低EV值.開啟DRO PRO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這跟新款CMOS設計或許有關係.可能也是這片CMOS的特性.
CMOS與CCD的特性可以說大致上都是互補的
只是早期在DSLR上Canon把CMOS神化了
CCD在顏色的表現上還是贏CMOS很多
記得以前念書學元件時標準的CMOS特性就是成本低、省電跟抗雜訊的能力比較強,但是其它都弱,有一好沒兩好
所以也可以看到手機因為成本的關係都改成CMOS
但是在專業的影像器材(非相機產品),高階的還是使用CCD居多
不過蠻好奇的是降低EV,讓曝光不足,明暗色階都往暗部跑,再開DRO用軟體把暗部調亮,呈現出暗部的細節
除非像Yuxian大熟念相機,不然一般人都會覺得拍出來的畫面不討喜,SONY下一台應該會有所改善
不過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樓主吉姆大大有沒有機會試,順便比較一下使用前跟使用後的差異
eason wrote:
我老實說,這篇文章是...(恕刪)
謝謝鼓勵

Davidr wrote:
老實說 PARTY...(恕刪)
如果要將RPU-C352塞到TX1的機身裡,我想還需要時間慢慢研發.....價格應該也不會太友善唷!
但360拍攝功能真的沒話說!讚!
yuxian wrote:
其實大片CMOS也何...(恕刪)
你說的沒錯!除了感光元件之外,影像的處理晶片對雜訊的抑制級色彩表現也很重要。
yamayday wrote:
好詳細呀,真是很詳盡...(恕刪)
我覺得很有可能整臺被搬走....
ayao2846 wrote:
CMOS與CCD的特...(恕刪)
SORRY!相機已經送還給廠商了,可能要麻煩yuxian囉,呵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