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實現我夢想的SONY DSC R1

原來重點在感光的尺寸,難怪可以賣這麼貴...
當然還有那67mm的口徑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覺得ISO1600時R1勝出E300一大截,而且幾乎沒有紫邊的問題。由SAMPLE看,R1與E300根本已經是不同等級的相機了。
感謝SSR大大提供的測試照,非常有趣。一定要大大的加分。

酥餅 wrote:
我覺得ISO1600時R1勝出E300一大截,而且幾乎沒有紫邊的問題。由SAMPLE看,R1與E300根本已經是不同等級的相機了。


本來就不是同一級的,E300是DSLR可換鏡頭,SONY DSC R1是不可換鏡頭的Prosumer。
呵呵!的確,但是表現反倒是PROSUMER超出DSLR。
一般人好像有SLR相機比較高級的印象,這點真得很難改變,但是我個人由底片機的時代就一直覺得SLR的設計有很多先天的缺點,比如說反射鏡造成的噪音與震動,曝光時觀景窗變黑,因為反光鏡與菱鏡的關係,鏡頭與機身體積都比較大,比較重等。在數位時代,DSLR還有冒險清感光原件這個重大缺點。

所以我的底片機是沒有反光鏡的EOS RT,我最常用的相機是CONTAX T2,真的仔細研究相機市場,就會發現,SLR跟比較高級並沒有一定的關連性,也不見得是高品質的保證。

相反的,一體性的設計,例如CONTAX T2,或是現在的R1,雖然不能換鏡頭,但是可以用更經濟的方法做出更高的品質,更符合我個人的需要。

真要講R1的缺點,我想太大太重是蠻致命的缺點,根據IMAGE RESOURCE的使用心得報告,操作介面好像也不甚理想,快門延遲比DSLR嚴重,這些可能跟SONY還沒有設計製造DSLR的技術有關,期待他跟MINOLTA合作後在這些方面能有進一步的改善。

當然也期待其他相機廠商趕快使用大尺寸感光原件與高級鏡頭在PROSUMER等級的相機上,跟R1一較高下。
可以期待的是那一片全新開發的CMOS~

DP Review比較了R1跟CANON 20D的噪訊表現,雖然R1還是輸給了20D,但是說實在話,誰贏過?不過,由DP Review挑20D當作R1的評比對象就知道R1的實力。

20D光機身就比R1貴上許多。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