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fzcb wrote:
至於有網友提出一些照...(恕刪)
頂!!!!
原來是故意改變曝光值啊?
這是什么意思呢?
事後拉回來,想証明什么呢?
什么叫做所有『參數設置固定』啊?
還引入個曝光補償?
服了,我轍底服了!
可以錯的那么可愛!
asdfzcb wrote:
我再說明一下下圖是鏡...(恕刪)
asdfzcb wrote:
以這個例子來說
我是在拍攝後用軟體把第二張+1EV,第三張+2EV
這樣,這三張相片的亮度就一樣了(恕刪)
伊斯拉菲爾 wrote:
大家都忽略這台用Exmor R的二代BSI感光元件了
所以像素密度即使高也不會產生太強的雜訊
而且通常像素密度過高產生高ISO雜訊都出現在手機上面居多
手機的感光元件過小造成像素密度過高造成干擾現象
所以HTC才出了那台ONE的低畫素低密度相機來增強銳利度
(其實跟感光亮沒啥關係 說真的@_@ 主要是光圈夠大 像素密度低 高ISO雜訊相對少而已)
鏡頭只是等比例縮小 感光元件也等比例縮小了 雖然說跟全幅差了幾倍幾倍來著
但是也要考慮感光元件相對來講也縮小了 根本不成問題@_@
頂多說高ISO的細節呈現度在全幅機上面的細節會強悍很多
但是進光量啥的...都等比例縮小了 根本沒差
不然APS-C的機身裝全幅的鏡頭怎麼沒有進光量更大
因為感光元件的大小決定了可以吃掉鏡頭多少的光
就算今天一吋感光元件可以裝全幅鏡頭 他吃的光也不會比較多
所以把鏡頭縮到能吃的光的最大值的最小體積我覺得很好阿.....(恕刪)
yuxian wrote:
啥?!HTC New...(恕刪)
伊斯拉菲爾 wrote:
又不是所有場合都要用大光圈的...
之前拿DT1650 F2.8 我也是縮到F5.6拍的機率很大
景深太淺了 不是所有場合都可以開大光圈拍照 尤其是越大的感光元件配上大光圈景深會越淺
可以看很多大師的照片 幾乎不太愛用大光圈 反而是縮光圈然後拉到ISO800~1600在拍照
大光圈固然進光量多是好事 但是景深太淺運用上技巧也很多 大光圈只是讓你多了一些選擇 但不是絕對
高感光度可以讓快門速度提高 但是高感光度就是帶來雜訊
Sony的BSI的Exmor 背照式感光元件就是改善高ISO雜訊的感光元件
RX10搭載的Exmor R 版的二代感光元件在高ISO的雜訊處理上更上一層樓
不要以為只有大光圈低ISO才是王道...高ISO可用度才是真正強的地方
不然相機測試每次為甚麼都要去測高ISO的雜訊
Sony強就強在這邊 恆定大光圈+Exmor R 的感光元件 整個就是神器一台無誤
不知道Exmor R的話就去Google一下吧..
Sony這樣做讓你一抬不需要換鏡頭把所有東西都包了 而且讓使用者不用怕夜拍高ISO雜訊 很強阿
等你用過一代Exmor 你就會知道二代Exmor R 有多強了
這是一代的外星科技.. ISO3200F3.5景深都淺成這樣了 開F2.8豈不是淺過頭 那哪能看阿
這張在微光下
當光圈越大 焦平面會越淺 越難對焦 勢必要縮光圈 提高ISO
那ISO拉高雜訊當然會越高 但是Sony這種外星科技就是有辦法讓你拉到ISO3200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