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的印象是:
- 具有超高速連拍、高ISO畫質也純淨的專業高階相機;
- 一吋長一吋強的大砲鏡頭;
- 風吹不倒、穩如泰山的荷重腳架;
- 搭上靈巧操控、吸收微震的好雲台,
- 甚至熱衷飛羽攝影的鳥友,為了避免驚動到鳥類,還會帶上迷彩偽帳,專業度十足。

以上零零總總的器材,沒有一台車車似乎也無法全帶出門,除了執迷不悟的鳥友之外,日子久了一般人很容易對於這領域的攝影活動退燒。
但是,相機要願意帶出門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再怎麼高端的器材,如果累贅的讓人懶得帶出門,那再貴的器材,也只是軍武展示用而已,然而RX10M4推翻的這迷思,一手就可掌握所有功能。

RX10M4整體設計上,確實讓人毫無負擔! 想去拍照?拎了袋子出發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開始分享飛羽照片之前,把設定好RX10M4機身上的細項設定值:
●全程使用 M Mode

●快門設定於 1/160以上,通常是1/800 或是更快
●光圈設定為F4
●ISO部分,我讓相機全自動 AUTO-ISO,因為我享受的是攝影的樂趣,不是畫質的要求

●曝光:因為使用AUTO-ISO,所以我會使用右邊+EV3~-EV3轉盤來加減曝光

●Hi 超速連拍:啟用電子快門達成每秒24張
●AF-C 高速對焦:拍照時會連續追蹤對焦設定,但是曝光會鎖定在第一張
●對焦距離:無限遠~3m

我習慣跟單眼一樣使用觀景窗來取景,所以增加設定以下細項:
●設定【C2】自訂按鍵,為【變焦輔助】,方便快速取框景



●設定【對焦輔助範圍】:【L】

●把螢幕當成【觸控板】來快速滑動對焦,【絕對位置】【右1/4】

拍鳥,就是要起的比鳥早,600mm焦段特寫日出的美景,這樣的美景大約1~2分鐘就會消失不見。

清晨的色溫,表現出鳥類的另一面 ,【↓夜鷺】

劃水而過的【↓蒼鷺】

飛在天際的【↓花嘴鴨】

斜射光,投射在剛剛起床,整理服裝儀容的【↓大白鷺】

準備用餐的【↓黃鶺鴒】

※小巨砲的600mm與防手震的機制
這兩週的RX10M4測試,我都是手持拍攝,機動力十足之外,拍攝超遠距離的目標物,也變得輕而易舉。
遠遠聽到【↓黑鳶】的叫聲,立馬抬頭抓拍。

其實,白雲裡的黑點點就是【↓黑鳶】

藉由600mm的長焦設計,讓平時抓拍15公分以下,個性機警的的小飛羽,也變得簡單許多。
【↓褐頭鷦鶯】

【↓鷹斑鷸】

【↓白腰文鳥】

【↓小辮鴴】

【↓白頭翁】

【↓翠鳥】

※卡爾蔡司Vario-Sonnar T* 鏡頭,就算是使用 600mm望遠端拍攝,加上後製大裁切,解像力/細節度也是可以數毛。


【↓磯鷸】


【↓小環頸鴴/冬羽】


※準確的對焦系統,讓藏身於樹枝之間的小可愛,也抓得住,不會亂飄~~~
【↓小彎嘴畫鶥】

【↓紅嘴黑鵯】

【↓綠繡眼】


※Sony RX10 IV對焦速度有多快呢?? 來自Sony A9 一樣的對焦系統演算法,實戰體驗是:超暴力式對焦。我用幾張照片來證明這黑科技的恐怖:
本來是在拍【↓黃鶺鴒/冬羽】

左邊畫面閃過一隻超快速起飛的黑色鳥

原來是【↓鸕鶿】

追焦、黏住,比翼雙飛的【↓鸕鶿】

※連拍部分:
鳥類運動性能極強,除了上述利用超高速對焦,緊緊咬住焦點畫面,再配合 RX10M4每秒24張的超高速連拍模式,增加成功機率。
【↓埃及聖䴉】

突然起飛【↓埃及聖䴉】







這樣先進的設計,讓愛用RAW檔的我,連拍77~80張也不卡彈。


這樣高速的對焦與寫入能力,讓人超愛挑戰飛翔中的的英姿~~~
彈射的【↓白頭翁】


急剎,準備降落

相互掩護,跳躍、飛躍前進的【↓灰鶺鴒】


※電力探討:
RX10M4官方數據載明,電池續航力 (靜態影像)(CIPA) 螢幕:約 400 張 / 約 200 分鐘,觀景窗:約 370 張 / 約 185 分鐘。
但是我覺得SONY寫的太保守了,一旦發現目標,絕對使用暴力連拍式的拍攝飛羽,一顆電池實際經驗可以拍攝約3300張左右。

邊走邊拍,也可以用USB充電隨時保持戰力。

※照片整理:
我每天上班路途中就拍了為數不少的飛羽照片,快速的過濾照片,才能省下更多的時間去拍照。
常見的作法是:
1.全程拍 Large JPG檔案:看圖、裁切都方便。缺點是色溫、曝光無法大幅修正,因為我都是日出時分拍照,色溫都較暖。
2.拍 RAW 檔案,用 Sony Imaging Edge Viwer針對喜歡的照片,給予評分,然後再針對有評分的加以編修,其餘沒有分數的,可以直接砍掉。

※其他飛羽紀錄
【↓棕背伯勞】

【↓翠鳥】

【↓麻雀】

【↓小鷿鷈】


【↓小白鷺】

【↓樹鵲】

【↓白尾八哥】

【↓環頸斑鳩】

【↓紅冠水雞】

【↓田鷸】

【↓小捲尾】

【↓白腹秧雞】

總結:
150-600mm搭 EOS 5D2 或是 70-300搭EOS M100,上腳架,是我拍飛羽的主力器材。
拍攝一天下來,除了手背與肩頸痠痛之外,要能找出畫面清晰度足夠的可以裁切再裁切,還算可以的紀錄照片,寥寥無幾。
但是RX10M4上手後,只能說,很難再回去了。手持拍攝下,機動性高,對焦暴力、寫入超快,幾乎是看就到拍到的喜悅。
善用機身貼心的設定,就算不是Sony的粉絲們,也非常容易上手。
Sony RX10 M4 將飛羽攝影的門檻,變得更為親民,這也代表SONY針對 RX10M4 應用於超長焦段、急速對焦這類的題材,琢磨相當的深。
連我兒子都能輕鬆的打鳥呢!!!!

小貼士:
SONY原廠針對飛羽攝影,貼心的整理一篇[SonyRX10M4 飛羽拍攝設定指南.PDF]
[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