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我的TX-7脫漆了~有其他人發生嗎?

我的TX-7正面脫漆了~應該說是浮漆

我的TX-7脫漆了~有其他人發生嗎?

我是去年4月購入,簡單說明一下

首先先說明這非我第一次買SONY產品,但確是我第一次因產品售後保固與SONY相關單位接觸,結果是非常差勁,無法接受如此大公司、大品牌是這樣對應他的消費者,以下是本次發生的大致經過記錄。
2010年4月購入SONY相機型號是TX-7,使用至今無任何摔傷或碰撞,本人於1/15發現相機機身正面出現脫漆狀況,當下便先送去光華商場八德路附近的SONY經銷商,店員初部觀察是漆的問題,但摸起來感覺卻又是平順的,像是漆浮上來,目前沒遇過此狀況,建議我自己直接送到維修站會比較快也可以判定出問題,便於1/17早上先打電話詢問SONY客服,大約述說產品狀況,客服人員也是回覆要先送去維修站鑑定,但有說明SONY產品外觀是不保固的,但若是我說的是非人為因素的話就可以送去維修站看看...等

後續也送至市府站鑑定(當下無法判定跟回應)→拍照→站長說需要把照片MAIL到總公司或許還要給日本鑑定…等

當天就接到sony客服陳先生回電....
SONY客服主管陳先生的來電,說已經看到我產品的照片,要跟我說明這是個人使用因素造成,所以無法處理,我便回說如何判定與鑑定,他便說維修站的人回報說的,我便馬上回應說:當下站長也說無法明確確定原因,就算是客服也是沒辦法回答,需再把照片MAIL到總公司或許還要給日本…等,不一會兒就變成是我個人使用因素,我便請問客服陳先生說那相機中的三處脫漆狀況都是我自己造成的嗎?陳先生便又說他沒說是我造成,但因為使用者是我,有可能用了不適當的相機套(目前使用原廠送的)或撕相機上原本的貼紙造成(都還沒撕,不是有看過照片嗎?)…等,說一堆不就是要表示都是消費者的錯,我就說難到就不可能是貴公司產品的問題嗎? 陳先生用很不屑的口氣回答:這絕對不是產品品質的問題,我問他為何如此肯定說不是產品問題,他回說沒有前例,所以就不可能是產品問題,試問沒前例就不會有問題嗎?

若SONY那麼強硬的斷定是消費者自己使用問題,那是否有做什麼測試?或用什麼專業的儀器,請提供依據。若有,合理的狀況下我會接受,若無,你怎麼判斷是人為引起的,人為掉漆與非人為脫漆如何鑑定,請SONY提出檢定書讓我可以信服 (在我說話時..頻頻想打斷我的談話),而非單單口說無憑,陳先生便說我現在不是就再跟您解釋了嗎?(到底解釋了什麼,只是一直辯解),我們沒有什麼文件可以提供的,我便問那這樣就要叫消費者如何信服嗎?沒有其他管道可以再讓我們消費者往上申訴嗎? 陳先生便回我不知道你還要申訴什麼,我都已經說明了(感覺上你若不接受我也沒辦法),沒有其他管道,我就是代表SONY公司來回覆,如此狂大的口氣,一付就是你能耐我何,如此傲慢得態度還虧是客服主管,當下聽到都快抓狂了,便馬上請教這位代表國際大公司的陳先生全名,他便說我的全名無需告知你,這跟產品無關,你不是代表你們公司嗎?為何不敢說呢?又重覆回答:我的全名跟產品無關,那職稱或分機總可以告知吧,以便日後要投訴才有人找,也是回答:我的職稱或分機跟產品無關,維修站的站長都會給名片,起碼對於自己說過的話以示負責,不敢表示姓名、連絡方式的人還能代表SONY,真是誇張到不行,這真的是SONY授與的權力嗎?這樣無視消費者權益的公司,便馬上告知要投書消保會,陳先生就回我們尊重你的決定,以上是我們公司的回應,謝謝………結束通話。
......以上大致說一下

日前已經請消保會協調一次....但沒達成

因為....大公司的陳先生很強硬但也說不出理由,只強調沒前例、還有保證書上那不清楚的條約


消保官也聽不下去他的說詞,從中打斷他的話...請他說話不要一昧的咬定全都是消費者的錯,任何問題都有可能是雙方的,而非都無責任...也請他站在消費者喜歡該公司的產品下去考量...等規勸的話
但....最後一樣強勢,只有說若要維修因為已經來到消保會,所以只能提供折扣...完全沒回應產品為何會出現浮漆狀況..更沒檢驗程序或文件..總之他說算

消保官最後問他是否要打電話回公司請示一下長官...一樣的強硬態度說..不用他能決定一切,若不接受折扣..下次再協商就不會提供了..

當下...我與消保官...無言

只能再次申請協調會...但一樣的狀況可能重演...不過我要爭的是一個企業對消費者的態度,更何況是喜愛使用該家產品的人...

TX5都曾發生過漆的問題,難保TX7不會發生啊....或是是大家都知道SONY的強硬,所以都想算了

所以,想在此詢問一下是否有人跟我一樣有此狀況發生(TX-7漆的問題)

收集一些提供給下次與會的消保官參考

若能讓SONY更高層的看到、注意到更好...而非被一個那麼不顧消費者感受的客服,抹煞我對SONY的忠誠

PS.以上為個人看法無針對SONY...這是個案...我還是會買該公司產品,只是真心希望SONY...的服務能更好更能站在消費者角度去想,畢竟消費者會買也是買SONY的品質與服務啊~

若有其他大大看了不認同,我會虛心接受...但也請尊重我個人的看法...非常感謝喔
2011-03-23 14:07 發佈

阿不多 wrote:
我的TX-7正面脫漆...(恕刪)


我的 TX7 也是和你一樣的顏色,只不過我弟拿去馬爾地夫拍密月照被"下海"壞掉了,沒辦法修,如果有需要的話 2-300元便宜賣你吧~~~

題外話一下~~~我的 NOKIA 的 N76 也是掉漆掉得很嚴重,換過一次殼之後還是會掉,到最後也不了了之,大廠也不怎樣,反正以後 NOKIA 就是我的黑名單囉。

selrq wrote:
我的 TX7 也是和...(恕刪)


賣我?? 外殼嗎? 暫不需要~先謝謝喔!!

你的NOKIA是自然掉漆嗎? 是在保固內嗎?

有送回原廠維修嗎...是NOKIA負責還是你自己?

阿不多 wrote:
賣我?? 外殼嗎? ...(恕刪)


手機保固內自然掉漆,換過一次,要換第二次就說 Nokia 沒這個服務了~

本來是紅色的,想說要給他掉光光變黑色的,又掉不完全~~~整隻至少有3分之1掉漆

我的想法很簡單,這是 Nokia 製造過程的問題,換殼後還是一樣發生,到就沒提供這個服務了~~

我記得好像還給我報價換殼要8000多,後來他們的處理方式就隨他們去吧~~~

科技始終來至於人性,但售後服務不怎樣,最近也很少聽到這個牌子的聲音了~

反正還有別家在賣手機~~~HTC、Iphone 一大堆~~~

離題遠了~~~希望你跟 Sony 原廠爭取到換新殼的權益~~~

希望我還期待買 TX100V 沒這個問題,感覺 TX7、TX9 的外型比這款好看
  大致上我看了一遍,但其實這種事…不只有 SONY 上會發生,各個國家、各家的商品都有可能發生品質瑕疵的問題。

  我先提供一下本人對本事件看法:

關於產品品質的問題─────
1、只要不是材質的本色,只要上或是電鍍的漆,都是會掉的,只是漆的特性與的上漆技術不同,有可能在正常磨損下掉漆的速度也不同,但是能耐磨損的標準是什麼…至少不像是CIPA這種公開的說明。
2、就樓主的照片看來(雖然沒有針對疑似脫膝處的細拍),漆上面的保護層(類透明漆)沒有磨損與外力撞擊痕跡,所以看來不像是明顯的人為損壞。而大陸的低劣的產品噴漆,連保護層都不會上……甚至手持一週就有可能會掉色!
3、由於看起來像是保謢層與內部的顏色層分開,這個部份就看起來像是上漆的問題或是背部基底材質變化產生(例如金屬材質生銹),也有可能是在相機的邊角因受力擠壓產生保護層脫離,但我看來比較像是後者,但是保護層與顏色層沒有緊密黏合就會產生,只是黏合力要到多少才算標準…這也不會在產品說明中註解。
關於客服回應的問題─────
1、樓主說明的 SONY 客服陳先生… SONY 的外包維修目前是由新宇負責,至於客服的陳先生,是新宇的人,還是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的人?
2、至於 SONY 在台灣的服務水準,SONY 自2008年以來不是不知道,只是現在就樓主的說明,看起來是不好!
3、就樓主所說的,要 SONY 提出鑑定報告,新宇有能力提出報告嗎?SONY 願意提出報告嗎?前兩者有利益關係下,報告會公正嗎?找第三方單位可以提出的報告,SONY(新宇)會承認嗎?會不會又像其他版上的電池事件一樣…

  就我的看法,如果客服陳先生一開始在無法馬上確認是否為生產質量上的問題(是新宇能力有限,所以才要寄相片回總公司或日本?還是根本就不願意更換來吸收成本?)就換新的相機外殼給客戶,損失是小,但是卻做好不錯的服務(退貨)行銷;但是陳先生堅定立場(…絕對不是產品品質的問題…)卻無法解決消費者的疑問(出具鑑定書)而走向需要消保官來協調,甚至有可能會走向上法院的地步,實在是重創日本 SONY 建立出來的品牌形象,無形損失與網路上的影響力事大,不可不慎。還是說將來可以將本事件分割出來?像是之前的相機事件
阿不多 wrote:
TX5都曾發生過漆的問題,難保TX7不會發生啊....或是是大家都知道SONY的強硬,所以都想算了

  TX5 事件其實是因為這脫漆的比例過高,才會公告免費更換,但 TX5 的問題在於在全都在於前滑蓋的金屬材質上漆問題,而不是在機身的塑化材質上的漆!雖然 TX5 與 TX7 是同上市的產品,上漆也有可能是同批製程,加上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對針對 TX7 的類脫漆問題,所以無法確認是全部的 TX7 都有此問題,或是單一個案!(我個人偏向是單一個案)
  對了,不知樓主打的客服電話是 44991111,現在是由新宇來處理,還是台灣索尼呢?
有機會到線上問卷時,好好填上您的不滿,或是…請癮科技的 Annti 幫你找下面兩位來幫你
  台灣索尼消費性電子產品行銷總部總部總經理-松山鳥忠信
  台灣索尼消費性電子產品行銷總部產品行銷部協理-岡田真幸
chrisic wrote:
  大致上我看了一遍...(恕刪)


先感謝chrisic大大的分析與意見

我的狀況得確像你所說是上面的保護層還在,摸起來是平順沒凹凸不平,

所以我送去給經銷商也是覺得很特殊的狀況,

不像是人為才會建議我直接送去維修站.....但前提有說sony的外觀都是不保固

但我是覺得就算本次申訴不會成功,也要為自己為喜歡sony的朋友發聲看看,

讓sony能更注重產品品質與服務品質,不要真正出了問題才來推拖,

難道這樣的產品品質SONY就沒有責任了嗎?

難道一句沒前例發生過,就可以不重視且那麼肯定不會發生嗎?

任何的產品生產都有會有不良品機率,更重要的是發生不良品應該要勇於接受並仔細瞭解,

然後解決改進,消費者會選擇SONY買的不就是這品牌的品質與服務,

如今產品品質上可能出現問題也沒用心去瞭解,服務更是傲慢,

這種把消費者個個當奧客的企業心態是需要有相關單位來協助消費者制止與規勸,

不然有多少消費者要吃悶虧......

補充說明

1.SONY 客服陳先生是SONY夲身的跟維修站新宇不同

2.要SONY 提出鑑定報告,是因為我覺得任何檢測應有標準程序流程(如儀器測試或記錄),而非SONY公司

單方說詞,不然對消費者有何保障,所有認定都是業者說了算,那保證書不就是形同廢紙一張。

至於維修新宇有能力提出報告嗎?當然是沒有,但又無法明確回答為何如此

SONY 願意提出報告嗎?sony代表陳先生說...沒有任何問件,他說的就算

前兩者有利益關係下,報告會公正嗎?當然不會,但起碼不是只有口頭,口說無憑

找第三方單位可以提出的報告,SONY會承認嗎? sony代表陳先生說可以去找我覺得公正的單位檢測

但消保官就問他然後呢...sony代表陳先生就沒回應(一附就是你喜歡就去驗,驗出來一樣是不認同)

我也相當認同大大你所提的..TX5 與 TX7 是同上市的產品,上漆也有可能是同批製程...

所以也是有可能發生不良...

所以..就多收集一些資訊給下次開會的消保官參考


chrisic wrote:
  大致上我看了一遍...(恕刪)


chrisic大大

我一開始是打台灣索尼客服專線找主管,也是找了好幾次才連絡到(這位傲氣的陳先生)

剛開始線上問卷填過但一樣是制式回答...

真的很想可以找到另外的sony長官來協助,因為我一直不相信那麼大的國際公司

會授權給那麼不注重顧客關係的陳大先生處理...

若如你所說,可以找癮科技的 Annti 幫我找到其他主管處理,那如何連絡


  台灣索尼消費性電子產品行銷總部總部總經理-松山鳥忠信
  台灣索尼消費性電子產品行銷總部產品行銷部協理-岡田真幸
阿不多 wrote:
1.SONY 客服陳先生是SONY夲身的跟維修站新宇不同
   :
   :
我一開始是打台灣索尼客服專線找主管,也是找了好幾次才連絡到

如果陳先生是台灣索尼客服的代表…就目前文章看來,我個人覺得那真的服務品質就目前看來真的很不好了!(由其是在本次有折價利誘手段,下次全部拒絕的態度)
阿不多 wrote:
2.要SONY 提出鑑定報告,是因為我覺得任何檢測應有標準程序流程(如儀器測試或記錄),而非SONY公司

  這種檢驗程序,我相信日本總公司一定有,但是!台灣索尼提能不能出來、願不願意?那又是一回事~~!

先說一下目前大公司的分工狀態,以下是本人的見解,但是不是這樣,與事實是否相符,這就不得而了:
  假設公司 A 於某國家設分以司 B,而 B 公司為了減少成本支出或其他商業或政治事由…所以維修或是相關客服外包給 C 公司。
  對於 B 公司而言,外包給 C 公司有可能降低成本,但是在有糾紛到 C 以公司無法解決時甚至影響到國際商譽時被逼的不得不出面時,可以作為分割的手段:由 B 公司正式出面,只是說明 C 公司的之故產生糾紛,一方面可以責任分割,另一方面可以用契約關係,使得 C 公司又可以因違約而支付違約或賠償金給 B 公司!對外又可以說都不是 B 公司的錯。
  像是之前的相機使件…一切都是廣告公司的錯(文宣未註解),就算是 SONY 被裁罰(未盡監督之責),但私下有可能因契約關係成本轉稼給廣告公司!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猜測,SONY 也應該不會將內部運作的相關處理,拿出來正式來說明這件事!

  有些小公司的主管,可能上面有人罩,真的就不可一世…造成這樣的狀況,有些真的是人情壓力與鄉愿的陋習……另外也有下面工員太有力,上面老闆管不動…

  話說回來到本事件,從頭到尾…我只知道是陳先生,他真的是台灣索尼的人嗎?(因為沒有正式的職級、姓名、電話…等)至於樓主打的客服電話是 44991111,雖然是官網上的客服電話,但現在是台灣索尼自己在處理,還是外包呢…假設本事件上了電視或新聞報紙,會不會像蟋蜴一樣被斷尾呢?

  另外關於消費性電子的商品,上漆的標準在那?商品的契約上的外觀是否保固,這很難處理的爭議點~

  至於各大媒體的連絡方式…很抱歉!我沒有,請洽各單位連絡!

chrisic wrote:
如果陳先生是台灣索尼...(恕刪)


chrisic大大

還是感謝你的耐心回應

我還沒想到要跟媒體投書,因為那不是我要的結果

我只是想要讓sony公司知道他們應該多多注重喜愛他們的消費者

所以,當你提到可以找癮科技的 Annti 幫我找到其他主管處理時

我才會再次詢問你...(我已經去癮科技留言了)

至於sony陳先生..是sony的人,因為消保會是發文至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業者代表是日本人,他是代理人,我有全名但因為案件還在進行中

所以,我先不公開他的全名....不過以他對顧客與消保官的應對...

得確不適合當客戶服務人員,若如他自己所說..可以決定一切..那sony的用人真的令人大不解

總之...不論成功與否..都希望能讓sony的另外長官看到、知道..

傳真到sony會有人理嗎?不會又是陳先生吧?
阿不多 wrote:
我還沒想到要跟媒體投書,因為那不是我要的結果
我只是想要讓sony公司知道他們應該多多注重喜愛他們的消費者

  我也是偏好 SONY 產品之的人(由其是他的設計與外型),當然現在的服務我個人也覺的不好,我相信這不是當初創立 SONY 元老們的本意!建立口碑與品牌形象真的難度很高,只是 SONY 事業體之大,即使是上頭的人有心,也信任部下,假設下面的人惡意支手遮天,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是無能為力!
阿不多 wrote:
不論成功與否..都希望能讓sony的另外長官看到、知道..
傳真到sony會有人理嗎?不會又是陳先生吧?

  很有可能!所以走自法律程序與請媒體公開事件始末,這就有可能會讓上頭高層得知訊息或是讓上頭公開表態得知該公司的意向,不然有些事背地裡發生,這是那些在螢幕面前接受訪問的人會知道嗎?

  當然服務品質一是回事,商品的問題又是一回事!

  不過樓主的重點還是產品質量上的問題,但問題是該產品的質量(外觀上的)上面就算是有問題,但是不是原廠保固的範圍…也是個問題?必竟電子商品保障的是其電氣特性的正常!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