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本帖的目的主要有二:
1.對有DP1的朋友~討論分享DP1的機器拍攝及SPP的使用技巧與心得,充分享受DP1帶來的樂趣

2.對沒有DP1的朋友~從討論串中分享勸敗,了解DP1的優劣,X3的影像成就

還未入手DP1的朋友或剛入DP1的同好可先參閱幾個精華帖
深邃的全知之眼 - Sigma DP1
群機中的優雅紳士 - Sigma DP1
SIGMA DP1 初體驗
我想拍攝分享的貼圖請朋友統一回下如下的帖子
DP1 @ SNAP!!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3&t=578016&last=5809316
大陸的攝影無忌已超過6000篇的DP1討論帖了,有許多超毒的圖
其中有一篇DP1 VS Canon 1d mk2的實拍對比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518579&pagenumber=25
我是個攝影新手,會購入DP1也是板上各位大大的勸敗(尤其是Linlwa兄)
不過錢花的值得,DP1讓我回憶到以前用Leica M6的時光

先分享測光的設定
家裡有A700及E3兩台DSLR,DP1用全畫面測光測量起來DP1一般會亮一點,故我都將DP1設定-0.3EV
這樣子拍起來的畫面亮度與A700及E3兩台差不多,且可適當提高快門速度降低ISO值
拍完然後進SPP再微調EV值0~0.3EV
ISO值+EV值的設定
機身上Auto Iso固定設定在ISO 100~200我覺得很正確
個人是對高ISO雜訊要求比較高些,不然ISO400,800都是可用範圍
但是個人認為DP1的ISO 100是最佳的
以前底片時代大家不都是買ISO100的底片居多
所以想像DP1是個底片機,您只有ISO100及200的底片您會如何用?
呵呵,用增感的方式來用阿
快們速度不夠,把DP1降個1~2EV值來拍,拍完RAW再用SPP拉回來1~2EV,就好像以前ISO 100的底片增感至ISO400來拍
雖然雜訊略有增加,但是X3 CMOS(底片)優異的特性,可拉高還是維持一定的細節
DP1機身配件心得
強烈建議遮光罩一定要買,可保護伸出的鏡頭並減少入塵機會,而且加上去更好看
至於46mm的濾鏡建議不需加,因為裝上遮光罩已經有防護效果了
而且加上濾鏡後離最前端鏡片還有一段距離,恐會影響畫質及增加耀光機會
另第二塊電池一定要買,出門外拍一天一塊不夠,買第二塊剛剛好
而增加握感的話可考慮買Leica M的把手,攝影無忌有人裝上DP1剛剛好,改天我也去買一個
嫌DP1肩帶不便的話,買個Wii加強版遙控器掛帶,還有多種顏色可選擇
目前正在找尋合適的相機袋子裝DP1,因為愛死DP1了,所以每天要隨身帶著
SPP的使用技巧及畫面素質分享,有賴各位資深大大接力了

我的個別照片SPP四步驟:
步驟一:用SPP開檔案(廢話)

步驟二:選擇中間的Auto鍵,電腦根據Raw直方圖及相關資訊自動調整(八九不離十了)
大家用其他的DSLR不會針對每張照片來設定對比.彩度.銳度.拉曲線.暗部提升.EV值
但是用DP1拍Raw檔,嘿嘿,SPP針對每張照片有不同的Auto設定,是不是聰明多了?

步驟三:挑幾個數值來微調
電腦Auto的畫面不一定100%滿意,如同用DSLR的預設值拍JPEG檔一樣
新手建議直接用Auto來微調
EV值:就是EV值,可用0.1E微調,但要注意與最底一項的"X3 fill light"功能相互增減調整
對比:每家電視機也都有,應該懂吧
暗部:類似PS拉曲線的暗部
亮部:類似PS拉曲線的亮部
彩度:每家電視機也都有,應該懂吧
銳利度:不用說吧
暗部提升功能:類似Sony的DR,Nikon D-lighting,Olympus的灰階功能,提升畫面的陰暗部位

步驟四:
轉成你要的大小及格式,位置,結束

一張圖一般30秒內可結束
況且SPP速度轉檔超快,您用Nikon的NX及Olympus Studio轉自家Raw檔,我都等的差點吐血而死
其實用SPP整批Auto轉檔其實很快很方便,120%符合女王要求
幾乎與用讀卡機將圖檔傳至PC上一樣簡單,時間也多不了幾分鐘
您看下方Raw整批轉JPEG步驟,太快太容易了
步驟一:將SD卡插上讀卡機,開啟SPP,看到當天所拍圖片

步驟二:選擇要轉的圖(全選 or 點選),按左上角的"Save images as"

步驟三:選擇Auto,自定輸出大小與路徑

約3~10分鐘完成Raw轉JPEG了,女王可能上洗手間都還沒出來呢

DP1就像隨身大DC一樣,出門辦事路邊野花小草拍拍
回家Raw檔用了兩分鐘就SPP完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