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選擇Foveon X3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不例外
我從底片開始拍照的生活,數位化後仍然對於正片在燈箱下的立體感心存緬懷
(關於對於底片的部分出自於小弟內心的情感,也許不正確,但請不要砲我)
因此,我對於類似感光乳劑層垂直排列的Foveon X3一直以來有種不由自主的期待
前陣子帶著D800E走了一趟嘉明湖,看到了很多美景
因為我是肉腳跟團上山,所以路上沒有太多時間掏出相機拍照
過程中因此Miss掉了很多美景沒能拍下來,我覺得很可惜
另一方面每天上下班剛好都是光線最美的時刻,公司性質不能帶相機在身上
我又不敢大膽把DSLR丟在公司除了圍籬沒有其他管制措施的停車場
所以想要找一台可以塞在外套口袋or手套箱的P&S帶著走
看來看去,就決定試試看DP1-M
基本上我認為D800E再怎麼修改Low Pass Filter的部分,其本質依然還是Bayer filter CMOS
而片幅上的差異也沒有太大的影響(36MP切換到DX Mode=15MP,與DP1M差不多)
就畫質方面上來說,對我而言除了Sensor以外就只剩下鏡頭以及後續軟體處理的差別了
廢話不多說,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自行參考小弟的貼圖,點圖都可以放大至原始尺寸
Nikon D800E的部分使用ACR轉檔,再以PS轉存成90% JPG
Sigma DP1 Merrill的部分使用SPP轉成TIF後,再以PS轉存成90% JPG
兩機拍攝的時候都是使用RAW+Adobe RGB,並且都對於暗部加光的部份略有稍微調整
1.台北橋,對焦點在"台北橋"
Sigma DP1M

Nikon D800E + N24-70/2.8G @28mm

2.永樂市場附近,對焦點在右側織帶
Sigma DP1M

Nikon D800E + N24-70/2.8G @28mm

3.南寮漁港,對焦點在"右下輪胎"
Sigma DP1M

Nikon D800E + N24-70/2.8G @28mm

4.南寮漁港,對焦點在"右船階梯"
Sigma DP1M

Nikon D800E + N24-70/2.8G @28mm

5.南寮漁港,對焦點在"釣客"
Sigma DP1M

Nikon D800E + N24-70/2.8G @28mm

6.香山豎琴橋,對焦在"中央橋面欄杆"
這組兩機輪流上腳架,拍攝時間只差4分鐘,但天空(暗部)顏色&亮度差很多
但有車燈照亮的柏油路面則讓人印象深刻,讓我看到兩機的差異
Sigma DP1M

Nikon D800E + Zeiss 21/2.8 ZF.2
(若只看中央APS Size的區域,等效焦距會比較接近DP1M)

7.信賢步道某瀑布,對焦點在右側白色石頭上
這組兩機輪流上腳架,拍攝時間是傍晚五點左右,山上天色已經昏暗
Sigma DP1M

Nikon D800E + N24-70/2.8G @28mm

DP1M無庸置疑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下,可以有相當甚至超越D800E的解析力表現
但在弱光源下,即便是上了腳架,DP1M的落差真的也比較大一點
對我來說兩台不同的機器有不同的功能,所以並沒有誰能取代誰的可能
若要有最放心的拍攝,我還是會想辦法扛出DSLR配合適合的鏡頭使用
但若在我的使用需求上(登山過程中的拍攝),我認為DP1M目前仍然是我的最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