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之後,三不五時按按快門變成了我這幾年來最持久也最健康的嗜好...

之後總共先後還使用過了不少相機:
富士6800Z、SONY F717、CONTAX U4R、Canon 350D、Ricoh GRD 一代二代、Canon 30D
老爸留下來的 Nikon FE 以及前年購入的 黑鳥飛 雙眼腰平底片機
每一台相機都分別帶給我很多不同的視野與感動
F717 讓我體會了類似單眼的握感、操控以及紅外線攝影
Canon 350D 讓我體會到了不同於小片幅的純淨畫面以及快速的反應
Ricoh GRD 的快速操控以及迷人的冷色調實在讓我愛不釋手
兩台底片機的感覺差不多,就是每按一次快門都是錢...所以慢慢想慢慢拍
而目前的工作機 30D 則體會到了年輕有體力真好...
因為我現在實在很懶得出去玩還要背上三五公斤的器材:玩也不是、拍照也不是

甚至在我入手 iPhone 4 以後,手邊的 GRD 也就這樣沒再開過機了

其實我對於 SIGMA DP 系列其實一直都有注意,身邊愛拍照的朋友也都先後擁有過
不過可能因為覺得身邊擁有 30D + GRD 已經夠我打天下了,所以遲遲沒有下手
一直到最近實在都沒有帶單眼出去拍照的動力
加上 GRD 雖然色調很美,但畫質實在是不夠力/利,而 iPhone 雖然差一點但起碼每天帶出門
這次入手的最大推力是.....
前幾天逛 Amazon 的時候發現......德國這邊的 DP2s 竟然只要......320 歐元

於是乎....
禮拜五晚上才訂,雖然有加入 Amazon Prime 會員可以隔天出貨,但無奈德國人禮拜天不上班
硬是等了今天禮拜一一早才收到


真的沒送錯,這價錢是 DP2s 不是 DP2

德國版當然也是德文囉...

開開開箱!

非常平滑的正面,握慣 GRD 實在是覺得這種全金屬面的機身很滑又不舒服

右側

背面,這機身背面的 layout 跟 GRD 還真像


什麼都沒有的左側

機頂,簡潔的轉盤我喜歡!不過快門鈕的回饋不是很滿意

底部,日本製造,金屬腳架孔、而且還在鏡頭的中心線上


等效焦長 41mm、F2.8

買這台相機就是為了這片感光原件啊啊啊啊啊啊啊

哥倆好(GRD 終於出來透氣了,不過還是沒開機


機頂也是類似的配置,不過 GRD 的轉盤有鎖我比較喜歡、質感也比較好


背後排排站, GRD II 的 2.7" 螢幕略大 (DP2s 旁邊黑框偷吃步


為了頂級的畫質,當然這個配件也不能少
原廠套桶+遮光罩

開!

喔喔喔~真是太帥氣了,這是我第一個非花型遮光罩


哇咧...變好大支...還沒想到出門該用啥裝


早上收到包裹以後馬上開箱充電,中午一充飽就隨即帶它出門試機
來說說一些今天一整天使用的感想吧...
由於在訂購以前後就有大量爬文了,所以大致上的缺點我大概都知道(除了畫質以外都是缺點

先說說機身的部分:
不知道是表面處理的差異還是?
平平都是金屬機身、類似的外觀,我媽手上那台 D-LUX 3 金屬質感滿分
怎麼 DP2s 有一點點塑膠的感覺,敲起來聲音也感覺殼很薄?

不過只是小題一下,我是可以接受,比較可惜的是按鍵的質感以及按鈕的回饋感
其實以當初的建議售價來說,真的可以用好一點的料,起碼....GRD 它做到了
再來是爬文沒看到的,我以為手動對焦轉盤是有刻度的,可惜只是無段阻尼
不然應該是不用看、直接感覺就知道對焦對到哪了

然後是 LCD,大家都說爛,我看規格想說跟 GRD 差不多....結果..........
還真的有夠爛~ 竟然比 GRD 還爛......好在 30D 跟 GRD 的 LCD 也不怎樣
所以已經習慣 LCD 拿來看構圖,而曝光就看直方圖

開機進入選單以後,天啊,這是 windows 95 的視窗嘛

不過好哩加在,一台相機最重要的設定介面、快捷紐通通可以很貼心的自訂
看來操控性不輸兩個轉盤的 GRD 嚕~

開機聲音、對焦聲音、對焦速度通通跟爬文說的一樣
不過我個人認為跟我習慣的 GRD 其實差不多,所以也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其他連拍速度我也不是很在意,因為我通常會先想好心理要的畫面再去構圖
按下快門構圖前也是要喬個老半天,以我自己 Nikon FE 的使用經驗
DP1 真的用起來輕鬆多了

再來說說 SPP 的使用經驗吧,今天是第一次使用
一開始不太上手,因為它比起我慣用的 Mac Aperture 簡陋很多
所以我先抓了官網上的說明書......結果.....可以問一下有人看得懂它是用哪種中文寫的嘛?

不知道是香港用語還是?來回看了好幾遍實在不懂,最後還是抓了英文版才看懂
SPP 用起來真的不難上手,可惜速度在我的老電腦上稍慢,也比 Aperture 慢
而且有個功能我想可能是 Aperture 太方便,所以我會不習慣
我用 Aperture 的流程是:
1. 所有 RAW 檔匯入 Aperture 資料庫 (已經有 250G/三萬張照片)
2. 挑選要的照片
3. 編輯挑選好的照片
4. 輸出
5. 備份
由於 Aperture 的功能強大、資料管理以及備份都包辦了,但最好用的部份在於
當你編輯 RAW 檔的時候,它僅會而且會自動儲存你調整過的設定
所以你的 RAW 檔不會被修改到、而所有調整過的設定都會自動另外儲存
SPP 的話則要一張一張的手動存入 RAW 檔內 (還是這部份我有弄錯?)
不這樣存的話我勢必每弄完一張照片就要直接輸出,而下次同一張照片要再處理則要重來
對於這一點我覺得有點不夠方便,其他像是裁切或是水平校正更別說修髒點等功能也都未提供
不過以上的抱怨、不便以及困擾,都在出圖以後....煙消雲散
雖然小弟我技術不好,不過還是稍微看得出 X3 這感光原件獨特的立體感、發色以及銳利度

以下是今天的亂拍

路邊隨拍

對焦點原圖裁切

公園的鴨子

對焦點原圖裁切

亂邊隨拍 2

對焦點原圖裁切

玩具店

對焦點原圖裁切

室內

對焦點原圖裁切

路邊隨拍 3

對焦點原圖裁切

唉啊...剛丟了幾張預覽一下,放上 M01 畫質變好爛

以下照片外連原圖


點我看原始圖

點我看原始圖
稍微喬個角度,紅色佛光就大量出現了...好在 GRD 也有這問題,所以我一點也不困擾

btw, DP2s 的星芒讓我想起了我第一顆 SIGMA 鏡頭 - 24/1.8



點我看原始圖

點我看原始圖
最後附上 F4 的七角形散景

以及 F2.8 的散景

最後,雖然拍得不怎樣,不過看到自己能夠擁有一台如此畫質的相機,也是相當的開心
以後出遊終於可以取代掉笨重的單眼、而又能夠拍攝到高畫質的照片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