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igma M43


bearsheep wrote:
你講到重點了,很多人不買SD1M帳的原因,就在於他是用sigma鏡頭接環,然後很難轉接其他鏡頭啊。...(恕刪)




沒錯~如果for Canon
我現在一定也有一台...
我記得幾年前對岸就有人把DP系列改M卡口,
我就不懂SIGMA為何不跟他合作?

要比鏡頭量M卡口光是萊卡那堆就夠用了,
還有ZEISS、Voigtlander...
反正會用DP系列的人應該也不在乎有沒有自動對焦、防手震了吧?
與其在M4/3跟那兩家怪物拼鬥,
不如轉M卡口去跟LEICA、SONY A7R拼還比較有勝算
反正SONY這今年第二季虧很大,它倒了你機會就來。

不過假如真的出了有閒錢我應該會入手就是...
作為我第一台EVIL
SIGMA對我來說有特殊意義...

窮苦人 wrote:
我記得幾年前對岸就有...(恕刪)


說什麼怪物...O家才是快被SONY吃掉了...要SONY倒還真是想太多

不如找對岸的大師改成M/Z 換頭
sigma M43其實這條路似乎是不錯的主意,因為有些好處:
1.X3的一個弱點是高iso,
倘若往FF走,與同級競品高iso的表現差距太大,價位又高,要說服別人花大把銀子買高iso不堪用的機器+特規鏡頭,難度非常高.
相反的,往M43走,X3與M43同級競品在高iso上的差距小很多,鏡頭又可以通用,大幅降低進入的門檻,對於想嘗鮮的人,可以單買機身試試看,有相當的吸引力.

2.sigma另一個弱點是影像處理速度/續航力,
這一點假如往FF走,把像素再提高,這個缺點會更惡化.試想一下,DP1m每拍一張照片,要處理3層總共4600萬的資料,假如用上FF,像素提高到2000萬*ˇ3層以上,存一張相片要幾秒鐘?檔案多大?一顆電池能拍幾張相片?假如往下走到M43,把像素縮減,資料壓力減輕,機身的電子性能會更接近一般攝友可接受的水準,續航力也預期可以改善.
田村 玲子 wrote:
sigma M43其...(恕刪)

同意~X3的高ISO在同為APSC的情況下已經輸別人2~3EV,若是FF可能會差更多~
在4/3片幅下可能只差1~2EV,至少還可以靠低ISO(可能)足以媲美FF的畫質當賣點
更別提M4/3的鏡頭資源已經非常豐富,而APSC只有三顆鏡頭、FF一片空白(連接環都沒有)了
看來sigma 出FE鏡頭
的可能性又更小了
原本把期待完全放在A7(R)+sigma完美搭配上
以目前sony的鏡頭群和售價
導致銷量衝不上來
其他的副廠也不敢跳下來
田村 玲子 wrote:
sigma M43其實這條路似乎是不錯的主意,因為有些好處:


各人也是這樣感覺,foveon x3 瓶頸還是在大資料量運算與儲存,如果無法有效改善此點,就推出full frame 系列,短期間內應該會使使用者購買情況從倒覆轍類似SD1M的市場情況,甚至跳級至研究式設備等級(刪),而無法供應充足光線的環境,在X3上是無法還原色彩的,這樣的既定情況如無法盡快改善,即使用較大片幅,其改善效果一定十分有限,在低光下拍攝,其顏色會非常自討沒趣,反而凸顯出其他 byer full frame 高iso優勢來砸自己的腳。

以DPXM系列鏡頭體積與鏡後距來看,未來各M43無反廠家與sigma,如果以DPXM鏡頭品質當作標準,來製作符合X3品質的鏡組,即可擴產出許許多多的DPXM 微型可換鏡頭系列,在適當的淺景深需求下,在加上未來晶片顏色演算修正,就足以與目前各byer full frame 在低ISO下進行解析與品質競爭,而且體積也可能來到GM1之類的輕便。
而較原APSC小的M43片幅,其縮減的資料量,可以加速處理時間,但仍保有Foveon X3超高解析的優勢(原畫素即為觀賞畫素。ps: 後制十分夠用),sigma如以既有的M43避開自身搞出的新系列規格如果沒有改善既有問題,其市場的不安定性與風險,實在是不如一整個利用現有M43的資源相輔相成,更何況既有或從各家跳入M43鏡組的玩家,對X3的能力一定躍躍欲試,這可是一步好棋。


Foveon X3 跑 M43 :

感光元件變更,鏡後距與接環、電子接點改M43,處理晶片提升,加上觸控板,操作人性化提昇wifi NFC 上下去,加個峰值對焦,什麼的強化一下 ..行銷.就可以預購了


我的基礎功 隨手拍出喜歡的照片^^

ayler wrote:
http://dc....(恕刪)


「目前已基本可以确认适马正在努力开发全画幅Foveon X3传感器,而新传感器将率先应用于下一代SD1 Merrill单反,不过时间最早也要等到2015年。」

矮油
真的有在開發ff的x3啊
真是好消息
可惜會先用在sd
等到真的可以用在dp
又不知道要多久以後了
慢慢等嘍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