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群機中的優雅紳士 - Sigma DP1

問一個不相關的

申請sigma保固卡通常多久寄回呀??
maniax wrote:
申請sigma保固卡通常多久寄回呀??


通常把保証書寄回去,約一個多星期後就收到了!!!!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kinomoto41/c
超過很久了,月初7號寄的吧,明天打電話去問看看
想來 DP1 應該蠻適合當測光表的.

可以另外請教一下: DP1 的測光 EV 值範圍是多少嗎?

Limitation frees creation.



大大你好

我去下載了SPP 3.5 中文版下來玩玩

跟你借一張圖來修改

我是用自訂下去調的

請各位看看

各位好
在下最近也在尋找畫質不錯的隨身機

看到了DP1、DP2所拍的作品,雖然在一般網路上,以800畫素下的縮圖來看,覺得和其它DC廠牌的畫質差異不大,但是看到了藉由SPP軟体轉輸出的2640×1760畫素原圖,就覺得這原圖的畫質,比其它DC的畫質真是好太多了,所以有心動想來進一步了解和擁有

現在,在下有個問題想請教各位DP1、DP2的前輩

其它廠牌的3848×2432畫素,或更大4573×3048畫素的的DC原圖,雖然看其原圖大小的品質只是一般般,更比不上DP1、DP2的原圖品質,但是,將其縮小到2640×1760畫素,也就是跟DP1、DP2原圖大小畫素一樣,並做了縮圖後的稍微銳化,其畫質好像也不比DP1、DP2差。

想請教一下,這樣的比較對嗎,還有,如果洗成相片,在可接受的畫質之下,DP1、DP2最大可以洗幾吋,謝謝各位前輩的不吝指教

---------------------------- 幾天之後


因為無人回應,在下就自己多爬些文,並做了些功課,整理結果如下:

(1)、畫質部份:仔細觀看之下,如果以同樣畫素大小的各家圖片做個比較,DP在三層式感光原件下發揮了單點色彩影像的忠實記錄,讓其色彩的連續性,如同底片般的感覺,這是一般單層式感光原件所不足的,DP在畫質上是勝出許多,尤其在細部質感上的表現。

(2)、畫素部份:DP在總体1400萬畫素的表現裏,是在每層400萬畫素的堆疊下產生的 (實際可能為每層465萬畫素),雖然也可用1400萬畫素的大小來觀看DP的相片,但是最佳畫素表現是在400萬畫素的大小,所以,要大畫素的DP也是可以的,但一般會喜歡DP的人,就是因為它的畫質,所以會用最好的400萬畫素大小來表現。

(3)、洗出相片的大小:洗相片會考濾到「解析度」的部份。解析度是指單位面積裡有多少個畫素,畫素愈高,解析度會愈細,畫素的單位是DPI,一般會用每吋200 DPI來洗相片,高質感會用到300 DPI,如果以DP相機來拍,用最大的4573×3048 = 13,938,504 畫素,約等於1400萬畫素,洗成每吋200 DPI相片,則可洗出 (4573 / 200) × (3048 / 200) = 24.4 × 15.2,約等於24吋長、15吋寬的相片。
如果以DP相機畫質最好的400萬畫素大小來表現,則可以洗出 (2640 / 200) × (1760 / 200) = 13.2 × 8.8 ,約等於13吋長、9吋寬的相片。

縱觀以上,DP相機在一定的畫素下,表現是很好的,但是,其機身的操作性能,就有比較多的改進空間了,這也是一個隨身機的重要考量。

幾經考量下,現階段的我,可能會先買個操作方便、畫質還可以的隨身機,等DP在操作性能有比較好的改進之後,我想,我一定會進入到DP相機的國度裏面來。

GHJAVA wrote:
各位好在下最近也在尋...(恕刪)


好詳述的分析..小弟的大腦資料庫資料量再度成長 感謝...
本來對解析度和尺寸沒有什麼概念..
希望你也有加入DP家族的一天啊..
感覺你會是一位願意和人分享的版友

希望有招一日能看你用DP一起分享照片
順帶一提 其實DP的性能也沒有差到像是大家"未入手"前所覺得的那樣差...
入手後就會被他習慣了..
有一種很神秘的漫步調節奏


jumpfish wrote:
好詳述的分析..小弟...(恕刪)


Hi~ 你好喔

很高興文章也得到了共鳴
DP所拍的結果,是會感動人的,我想,我會喜歡拍照,也是在尋找一份感動而已
誠如你所說,DP的操作性能沒有那麼不好,從你真誠的語氣,我是相信的

前天訂的隨身機,剛到手上幾個小時,剛剛充完電,也剛剛隨手把玩了一下,心中欣起了一陣的歡呼
GRD||| ,讓我重新感動的機子。
恭喜啊!
剛剛再R版也看到你開心的試拍照
還好我買DP2的時候GRD3還沒出
不然我想我也會猶豫到哭的...
期待你拍更多好照片啦!
F1.9光圈和3吋螢幕羨慕中...
別忘了回來和大家分享啊!

嘿嘿讓SIGMA版的高手毒死你
變成雙機流(風景DP 隨拍GRD)
自從 Sigma 在 2006年 9月發佈了 DP1 的相關規格之後,不論是國內外的攝影論壇,都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瀾,然而當規格發表之後,大家都在探詢這台相機什麼時候會上市,等啊等,等到了 RICOH 推出 GX100 時,因為外觀太像 GRD 了,大家又開始炒 DP1 的話題,到了 2007 年底,GRD II 正式的發表,並且上市了,此時仍不見 DP1 的任何上市消息。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足足讓大家等了一年半載,2008 年初,終於看到了 Sigma 所發佈的消息,Sigma 參展 PMA 2008 ,正式的將 DP1 曝光在媒體面前,並且宣佈了上市日期為 2008 年的三月份;到底是什麼樣的規格,讓一台看起來平凡無奇的隨身數位相機,能夠讓 DP1 鶴立在各家的頂級隨身相機之中?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二,從 FOVEON X3 談起

在還沒看到 DP1 的規格之前,心想這不過就是一台定焦的消費隨身機嘛,有什麼特別的呢?這就要回到 Sigma 剛剛推出 SD9 這台單眼數位相機的時候了,當年 Sigma 推出了 SD9 這台單眼數位相機,所使用的感光元件是 FOVEON X3 , 這是一片 APS 尺寸的感光元件,焦長轉換倍率是 1.7x ,這個尺寸的感光元件乍看之下不怎麼顯眼,但是深入去看這片感光元件 ,可與一般的 CCD 及 CMOS 大不相同。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FOVEON X3 是三層式的感光元件,我們所看到的色彩,是有 R (紅) G (綠) B (藍) 三元色所組成,一般的 CCD 或 CMOS ,截取的也是這三元色,但是這三元色分別是由一個小單位來截取,同一個平面當中,R 與 B 各佔一個,G 佔兩個,RGGB 四個單位在一起,就是一個相素,R 佔 25% 、G 佔 50% 、B 佔 25% ,一片感光元件被 R G B 分成三個部份。

FOVEON X3 的感光元件,其 R G B 三元色的感光,是分層的,R G B 各佔一層,重疊起來,因此稱為三層式的 CCD ,這項技術是 FOVEON 的專利,但 FOVEON X3 的感光元件,SIGMA 有跟 FOVEON 簽約,所以目前僅在 Sigma 的數位相機中,使用了 FOVEON X3 的感光元件。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Sigma DP1 ,就是一台使用了相同 FOVEON X3 感光元件的隨身相機,這創下了一個前無來者的先例,在小型隨身數位相機上,塞入了一片 APS 尺寸的感光元件,原先最讓大家猜想會這麼做的一台相機,是 RICOH GRD ,但可能是在某些技術上,有一定的困難度,也因此 GRD 是採用了 1/1.8" 的 CCD,現在看到 Sigma DP1 從原型機曝光,到上市時間,足足有一年半的漫長等待,相信也是遇到了一些技術瓶頸,所以到最近才有辦法正式量產上市。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就是因為 DP1 採用了 FOVEON X3 感光元件,比起一般隨身數位相機所使用的 CCD 還要大上將近 10倍,大家都很期待 DP1 的表現,因為 FOVEON X3 感光元件的色彩還原能力,大尺寸的感光元件,也能夠讓高 ISO 時的雜訊有效降低,FOVEON X3 感光元件主要規格如下。

格式: Foveon X3® Direct Image Sensor (CMOS)
感光元件尺寸: 20.7 x 13.8mm (0.8 inch x 0.5 inch)
全部相素: 14.45 MP 2,688 x 1,792 x 3 layers
有效相素: 14.06 MP 2,652 x 1,768 x 3 layers
長寬比例: 3 : 2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Sigma 也因 DP1 使用 FOVEON X3 感光元件,推出了新的 TRUE 影像處理引擎,納入了 DP1 的小巧機身當中。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官方網站)

台灣地區在 2008年 3月份,一如 Sigma 在 PMA 2008 所發佈,Sigma DP1 正式在台販售,一開始的首批訂價是 27500 ,但是本周在撰寫稿件之時,得知 Sigma 原廠要漲價,DP1 從原本訂價 27500 ,上漲到 30000 ,台灣總代理恆伸表示,在漲價前所接收的訂單,還是會依照原先價格出貨,所以預定 DP1 但還沒拿到的,可以不用擔心。
Mobile01 也為大家借來了這台 DP1 ,連同 DP1 的所有選購配備,來跟大家分享這台群機中的優雅紳士。


Sigma DP1 的盒裝,很單純的黑色素面,盒內應有的配件一應俱全,就如同一般的隨身數位相機般,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絕不會出現。
不過在中文說明書方面,應該是還沒印好,這台 DP1 所附的說明書是英文的。




三、Sigma DP1 外觀設計

2006年9月 Sigma 對外發佈了 DP1 的相關規格,DP1 的原型機外型也一起曝光,但是這一台原型機,與現在正式上市的 DP1 ,在外觀設計上有些許的不同。

(此圖截取自 DPREIVEW)

(此圖截取自 DPREIVEW)
http://www.dpreview.com/news/0609/06092604sigmadp1.asp

從上面兩張 DP1 原型機的圖檔,到正式上市的 DP1 ,在外觀最大的不同是正式上市的 DP1 ,加了閃燈熱靴座,機頂的設計因此大幅變更,其次是機身前方的曲線,改為直線,握把處從原本的曲面,改成平面,機背可以看的出來 LCD 較為凸出,按鍵改成黑色,多了一個手動對焦的轉盤,另外就是手腕帶的部份,從一側改為兩側都有。

這些是 DP1 原型機與正式上市機種的外觀不同之處。

來看看正式上市的 DP1 ,簡約的線條,沒有多餘的華麗,偌大的鏡頭,顯示著 DP1 強悍的內在。


鏡頭的右下角,FOVEON X3 的標誌,正是整台 DP1 最重要的核心。


正前方的 DP1 ,僅在鏡頭的左上方有個小孔,這是 DP1 錄影及錄音時,MIC 的位置。


機背的 LCD 是 2.5吋,23萬相素,是目前數位相機中的主流,右方的操作按鍵區,因 DP1 的體積算蠻大台的,所以按鍵排列蠻就手的,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順暢度。


右側是外部連接線的孔蓋,以及綁相機繩的位置。


左側只有一個綁相機繩的位置。


上方是整台 DP1 的操作中心,主要轉盤是切換各種拍攝模式,另外就是開關及快門鍵,右下角小小的 DP1 三個字,讓我覺得這是一台很低調的相機。


底部一如普通的相機,金屬材質的腳架螺絲孔及電池室蓋, DP1 的產地是日本製造。



四、DP1 鏡頭設計

DP1 之所以會變成超熱門的話題性機種,除了 FOVEON X3 以外,最具有話題性的就是 DP1 的鏡頭了。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DP1 鏡頭相關規格
焦距 : 16.6mm
相當於 135 相機的焦距 : 28mm
最大光圈 : F4
最小光圈 : F11
鏡片組成 : 5 群 6 枚
對焦範圍 : 50cm ~ 無限遠 , 30cm ~ 無限遠 (Full Mode)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DP1 鏡頭的 MTF 。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 PDF 型錄)

從規格表看起來,DP1 的鏡頭是定焦鏡,焦長轉換成 135 相機剛好是 28mm ,就這麼恰巧的與 GRD 、GRD II 相同,坊間會拿這兩台相機來做比較,主要也是因為這一點,兩台的鏡頭焦距轉換成 135 相機的話,都是同樣的 28mm 。


但是這兩台相機真的要拿來 PK ,我想這也不盡公平,在鏡頭的最大光圈,GRD II 是 F2.4 ,比起 DP1 的 F4 要大上 1.5 級,況且 DP1 的 FOVEON X3 比起 GRD II 的 1/1.8" CCD 要大上好幾倍,硬要拿來相比,不是說不可以,而是這兩台相機各有所長,都有自己的個性。


一般來說,定焦鏡頭的成像,會比相同等級的變焦鏡頭要來的好,這不全然是絕對,但這是大家的既定印象,使用定焦鏡頭的消費型數位相機,除了 DP1 就是 GRD II ,市場上有幾台,而且是主流品牌的,一隻手的手指頭都數的完。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官方網站)

Sigma 能夠將 FOVEON X3 塞入到這麼小一台 DP1 上面,配上一顆定焦鏡頭,相信這是最能夠吸引大家目光的地方。

(此圖截取自 Sigma DP1 的官方網站)



五、Sigma DP1 各部操作功能

5.1 內建閃燈
首先來看 DP1 的內閃,從 DP1 的正面看不到 DP1的內閃,在機背 LCD 上方有個撥桿,往右撥一下,閃燈就會彈出。


DP1 的內閃像是一個方塊,DP1 外觀方正,內閃也方正。


底下是 DP1 內閃的規格。
內建閃燈樣式 : 彈出式 (手動)
GN 值 : 6 (ISO100/m)
閃燈覆蓋範圍 : 30cm to 2.1m (ISO200)
閃燈測光錶 : TTL type
閃燈模式 : 強制閃燈、防紅眼、慢速同步
外接閃燈座 : 熱靴座 (X Sync. Contact)

DP1 內閃彈出的樣子。



5.2 機頂功能模式轉盤

是用來切換各種拍攝模式,做為一台專業的隨身相機,單眼相機的各種拍攝模式都有,P 、S 、M 、A 四種主要拍攝模式,再加上一個較簡易的拍攝模式,就是 DP1 拍攝模式的全部了,所以在 DP1 上是看不到所謂的情境模式。
當然 DP1 是一台隨身數位相機,小巧的體積內是沒有反光鏡,也因此 DP1 是可以錄影的,我想 DP1 是第一台使用 APS 尺寸感光元件,可錄影的相機,而錄音功能我想這是 DP1 特別附贈。



5.3 手動對焦

做為一台專業的隨身相機,手動對焦是一定要的,DP1 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 0.3m ,手動對焦的範圍是 0.3 ~ 5m ~ 無限遠,透過機頂上方的這一個轉盤,可以快速的切換不同的對焦距離。
實際上用起來,這一個轉盤的阻尼不是很強,有時蠻容易轉過頭的,建議是加強一下阻尼,可以增加一點手動對焦時的手感。


相信大部份的看倌都知道,為什麼 DP1 的最近對焦距離只到 0.3m ,這個跟感光元件的尺寸有很大的關係,一般的隨身相機,感光元件的尺寸都很小,也因此要做到 0.0Xm 的對焦距離,是輕而易舉,DP1 的感光元件是 APS 尺寸,與一般的 APS 感光元件單眼數位相機差不多相同大小,所以 DP1 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就如同一般的單眼相機鏡頭一樣,最近只到 0.3m 。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