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9

DP1 / DP2 / DP1s / Dp1x / DP2s / DP2x @ SNAP!!

嗯!沒錯

不過
我有同感很久了

不過我的想法是
SIGMA原廠應該有考量到X3的寬容度(x3 light)
所以機身曝光感覺低了0.3EV
後續經由SPP自動轉jpeg調整還會回來
(直接拍JPEG檔可能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我個人是覺得DP的暗部拉亮會比 亮部高光拉低寬容度高一點
亮部高光拉低會有紅光問題

不過基本上SPP自動調整的我都覺得有點過亮
應該說自動raw轉jpeg出來的照片是現在比較主流的C家那種口味
幾乎每張他都會加X3和曝光這兩個2~3

我個人比較喜歡對比高一點 和暗部覺深的感覺[我是怪咖嗎?]
所以有點不太習慣SPP的自動RAW轉JPEG

也許大家可以開個版分享一下 SPP的調整心得

[順帶一提....因為我都是用筆電居多
又沒有矯色器 有沒有什麼網頁或是軟體可以矯色之類的呢?]

捕兩張
幫蓋大樓




jumpfish wrote:
嗯!沒錯不過我有同感...(恕刪)


我也覺得X3在低光的部分有拉得回來的機會,但高光爆掉的部分相較之下就比較困難,
跟一般數位單眼剛好相反,一般DSLR都會推薦可以加個半隔一隔曝光補償,但X3我反而覺得用正常的曝光補償或者是減個一點會比較保險@@


順便貼幾張圖









第一次拍葉脈 哈

似乎很立體, Dp1 的立體感讓人心動
yoyowalker wrote:
我也覺得X3在低光的...(恕刪)


我也是這麼覺得 不過畫面中如果有一個太陽或亮部超出動態範圍

暗部拉回就不能為所欲為 拉太多 亮部會有很明顯斷層

不過曝過頭也是一種氣氛的表現

尤其是拍人像 我用的是點測光

通常在臉上多曝0.3~0.7 畫面沒有特別強光或逆光

未調任何參數


順光下也是多曝0.3 下午約3點半陽光

未調任何參數


過曝所產生的氛圍

未調任何參數


下面這張 就有調X3F LIGHT 亮部的太陽輪廓會變清楚

海水暗部拉回有限



拍攝地點:福隆 . 龍門露營區 BY DP2

跑了兩次,今天終於見到毛怪了...


怪獸界的超級巨星




jose700007 wrote:
我也是這麼覺得 不...(恕刪)


最後一張海浪跟太陽真的是好寫實的範例XD

這點我隱約有注意到,但沒有試過這麼明顯的例子,謝謝指教囉!

話說在這些參數當中調整也是攝影的樂趣之一,而且X3我個人覺得天空的色調很討喜,那淡淡的漸層真的讓我愛不釋手,有一種透明感,不太需要調整,當然我個人還是都會微調啦~哈

畢竟調色盤在那,不禁就會想去碰。
逆光我會寧可讓暗部曝光正確、背景過曝,然後用SPP把亮部稍微拉回來
因為暗部硬拉顆粒會好粗的,就算是低ISO...
akihindo wrote:
逆光我會寧可讓暗部曝...(恕刪)


確實如此,就像我這張照片一樣



雖然調成黑白了,但點原圖應該可以看的出來,只要暗部暗到一定程度,他的顆粒就會變的無比粗大....
這種情形確實寧可過曝一點,總比暗部出現大量雜點,而亮部仍然細緻好。
yoyowalker wrote:
確實如此,就像我這張...(恕刪)

而且DP有個很大的問題難以解決....就是暗部的綠偽色,不曉得哪跑出來的
暗部暗到一個程度就會跑出綠綠的,所以我是不太喜歡它預設測光偏暗這樣
因為救回來的暗部也會有綠綠的跟著來啊
改天想增曝個1/3或2/3出去拍一天看看效果怎樣

繼續蓋樓,自己貼吃的看的都餓了








akihindo wrote:
而且DP有個很大的問...(恕刪)


沒錯...暗部有時呈綠偽色,螢幕越好看的越清楚,我想是光線在某個角度

對鏡面的影響吧!

關於測光 如果是中央平均測光

中央約佔70%~80% 其餘20%~30%

測的點很重要 會影響曝光值

以我用點測光的心得 測點需找畫面的灰色地帶反射率18%的地方(書上寫的)

不過我真的很難分辨哪裏是灰色地帶

所以我為了快速 直接對主體測 若是人皮膚 就+0.3~+0.7

若是雲 就+1以上

如果畫面一半是極亮一半極暗 我通常是暗部-2(假設值) 亮部+2(假設值)

兩者平均就拍了

點測光的好處 就是應付各種畫面 得到最精準的曝光



  • 4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