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修改前的模樣

引用 DPREVIEW 的照片.

改造過程:
相機的拆解方式可以參考此編對岸高手所分享的文章,
恕小弟在此就不多加記錄了, 只直接針對核心改造部分作個分享.
參考連結:
适马DP1s不能取景故障解析【配拆机图】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把相機原本的鏡頭組拆開後共有四個左右伸縮零件, 保留固定感光原件的這一個.
註外徑: 44.68mm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買一個 K 卡口轉 NEX 的轉接座.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將底部原本的插刀車掉, 並將內徑擴孔到 44.68mm 剛好可以套進去上面那個零件.
套進去之後實測與 nex 法蘭距還差 4mm 左右.
註: 法蘭距 NEX 為 18mm , PENTAX 為 45.46mm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車一個高度 4mm, 外徑 59mm, 內徑 44.68mm 的鋁墊片, 裝上去後手工打磨至無限遠可以準焦,
大約手工磨掉了 0.5mm~1mm 的厚度.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再車一個高度約為 20mm, 外徑 42mm, 上方內徑 32.6mm , 下方內徑為 39mm 的鋁件,
側視剖面圖大概是這樣 ┌ ┐ , 這是稍後要用來安裝快門零件及調整距離用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將上面幾個零件全部套起來調整好轉接座正確方位後, 按照原本的螺絲孔位置開始鑽孔.
註, 我是先用 1.2mm 的鑽尾, 先將所有的孔鑽好, 再按照實際螺絲大小再分開鑽一次.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總共鑽出了 7 個孔. 孔徑這裡可以使用 2.0mm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4隻 m1.9 螺絲往外鎖在轉接環, 3隻 m1.5 螺絲往內鎖在機身上.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轉接座攻牙, 先用 1.7mm 鑽尾鑽一次, 再用 m1.9 螺絲來攻牙,
因為實在太難找到 1.9 的絲攻工具, 所以我只能使用重復更換螺絲來將螺牙攻出來.
右邊是我攻到螺絲快斷了, 就再換一隻, 所換下來的廢螺絲.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這是用來安裝快門的零件, 內部是長這樣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使用金屬用染黑噴漆, 將他噴成黑色的, 這不是美觀才噴的, 這應該是用來消除銀色件所照成的光線反射, 我也不知道專有名詞應該怎麼講, 反正沒有人鏡頭內是用銀色的, 所以我也就跟著這樣, 嘿嘿嘿.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這是 DP1 自己本身的鏡間快門, 把不必要的零件跟透鏡都拆了.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將快門零件安裝上去, 量好位置後, 用 1.7 鑽尾在適當的位置鑽三個洞,
再用三顆 m1.9 的止付螺絲, 將快門零件頂住, 鎖緊.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把所有零件都與前面板裝好, 鎖上螺絲.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與機身合一下位置, 把會卡住的地方磨一磨, 修一修.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 然後裝上感光原件, 機板, 整台組回去就完工了.


機身外觀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安裝 SIGMA 24mm f2.8 K 接環鏡頭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SIGMA DPK - DP1 改口記錄


實拍照片分享
註:點擊文字可開啟 100% 圖片.


SIGMA 24mm/f2.8 F4.0 1/800s ISO100



SIGMA 24mm/f2.8 F11 1/125s ISO100



SIGMA 24mm/f2.8 F4.0 1/1000s ISO100



SIGMA 24mm/f2.8 F4.0 1/500s ISO100



Pentacon 50mm/f1.8 F4.0 1/1000s ISO100



Pentacon 50mm/f1.8 F11 1/200s ISO100



Pentacon 50mm/f1.8 F4.0 1/1000s ISO100


SIGMA 24mm/f2.8 F4.0 1/80s ISO100

SIGMA 24mm/f2.8 F8.0 1/60s ISO100


後記:
感謝各位的觀賞, 以上這些過程, 其實整個改造, 不難, 但是從無到有, 尺寸的測量, 零件的構思,
工具的準備, 其實都是要一直嘗試, 一直試組, 測試, 調整, 其中都是已經過無數次的拆裝, 以及堅定的信心, 不然真的很容易到一半就放棄了.

特別感謝 TAPC 車隊裡, 彰化的車床高手, 及豐原的鐵馬頑童, 無私的頂力相助,
這裡最重要的核心零件, 鋁件加工都是他們幫我車的, 不然我無法順利完成此次的改照過程.
2014-01-12 17:04 發佈
問於答 - Q&A

1.Q:請問多了這個快門組, 影像涵蓋率會有問題嗎?是否會有遮擋呢?拍起來會有成像圈黑影?
A:會, 以我的測試, 裝 DA 18-55 會很明顯有成像圈, DA 16-45 成像圈就比較不明顯,
因為上面兩個是變焦鏡的關係,
SIGMA 24MM 與 PENTACON 50MM 是定焦的鏡頭,
我已經盡量把快門組往前推到鏡尾, 這樣的黑圈就會很小,
24MM 還是會有暗角, 50MM 已經沒有暗角了......
但是現在有兩個控制光圈的地方,
快門組光圈, 及鏡身光圈, 鏡身光圈縮到 F8 之後就會有黑圈了........
我也只有這幾隻鏡頭, 日後會再繼續購入一些定焦的老鏡, 再測試看看吧...

2.Q:手動對焦? 依那一片爛爛的LCD來說對的到嗎?
A:在 MF 模式下, 機身上會有一個放大兩倍對焦的按鈕, 放大後還蠻好對的, 不會比用觀景窗差,
就只怕強光下看不清楚.

3.Q:有辦法改成接富士的嗎?
A:FUJI AX 法蘭距 43.5mm , 跟我現在這個 45mm 差異不大, 換成 NEX 轉 FUJI 的接環, 就可以用了.

4.Q:原廠的快門組前後位置可以改變嗎?還是說得在鏡頭完全伸展的位置才能動作?我覺得蠻有潛力可以作為短法藍距機身啊
A:原廠快門組是可以移動的, 我固定快門組的圓筒就是設計成可以前後移,
至於短法蘭距........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
但是受限於原廠快門組必須貼近鏡尾才不會有成像圈, 所以才會搞到那麼前面..
除非找到電子快門廉模組, 在CNC訂做一個
"固定感光元件" => "安裝快門廉模組" => "NEX 卡口" 的零件.
必須控制在 18mm 內...
這樣只要 NEX 有的接環, 通通都能上!!
我沒有那麼多資源, 也沒那麼多鏡頭, 所以我就只挑我現有的 PK M42 來做就夠了..

4.Q:請問有提供代改機的服務嗎?
A:目前沒有, 因為完工兩天, 測試的還不夠多, 待穩定之後, 確定沒有大的錯誤, 及有更好的改裝想法,
例: 移植真正單眼用的快門廉...
這樣通用性就真的夠大了, 那時候代改機應該是沒問題的.
能把隨身機改成微單眼
實在太酷了!!!
可以請大大分享實拍照嗎??
~稻葉浩志~ wrote:
改造過程:相機的拆解...(恕刪)
下次可以改SD系列的。。。DP對焦實在貧弱,E鏡較少,贏在3層以及體積?
手頭上有一台SD10之前寄到對岸改Canon卡口,接原本就有的EF鏡還不錯用。。。。
您可以自己動手真強!
期待實拍照,有夢最美。………………………
沒想到台灣也有DP神人~

太強了!

又想來找台DP玩了~
YOYO的DAD

mac160 wrote:
沒想到台灣也有DP神...(恕刪)

要是能自動對焦,就會想入手
YOUTUBE頻道:阿欽愛旅遊 www.youtube.com/c/chintravel
請問多了這個快門組
影像涵蓋率不會有問題嗎?是否會有遮擋呢?
拍起來不會有成像圈黑影?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請問多了這個快門組
影像涵蓋率不會有問題嗎?是否會有遮擋呢?
拍起來不會有成像圈黑影?


會, 以我的測試, 裝 DA 18-55 會很明顯有成像圈, DA 16-45 成像圈就比較不明顯,
因為上面兩個是變焦鏡的關係,
SIGMA 24MM 與 PENTACON 50MM 是定焦的鏡頭,
我已經盡量把快門組往前推到鏡尾, 這樣的黑圈就會很小,
24MM 還是會有暗角, 50MM 已經沒有暗角了......
但是現在有兩個控制光圈的地方,
快門組光圈, 及鏡身光圈, 鏡身光圈縮到 F8 之後就會有黑圈了........
我也只有這幾隻鏡頭, 日後會再繼續購入一些定焦的老鏡, 再測試看看吧...

~稻葉浩志~ wrote:
↓修改前的模樣引用 ...(恕刪)

送上五分
不過照片太少 多拍一些照片上來...
另能跟原來的系統比較同顆鏡頭照片的差異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