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改前的模樣
引用 DPREVIEW 的照片.
改造過程:
相機的拆解方式可以參考此編對岸高手所分享的文章,
恕小弟在此就不多加記錄了, 只直接針對核心改造部分作個分享.
參考連結:
适马DP1s不能取景故障解析【配拆机图】

↑ 把相機原本的鏡頭組拆開後共有四個左右伸縮零件, 保留固定感光原件的這一個.
註外徑: 44.68mm

↑ 買一個 K 卡口轉 NEX 的轉接座.

↑ 將底部原本的插刀車掉, 並將內徑擴孔到 44.68mm 剛好可以套進去上面那個零件.
套進去之後實測與 nex 法蘭距還差 4mm 左右.
註: 法蘭距 NEX 為 18mm , PENTAX 為 45.46mm

↑ 車一個高度 4mm, 外徑 59mm, 內徑 44.68mm 的鋁墊片, 裝上去後手工打磨至無限遠可以準焦,
大約手工磨掉了 0.5mm~1mm 的厚度.

↑ 再車一個高度約為 20mm, 外徑 42mm, 上方內徑 32.6mm , 下方內徑為 39mm 的鋁件,
側視剖面圖大概是這樣 ┌ ┐ , 這是稍後要用來安裝快門零件及調整距離用的.

↑ 將上面幾個零件全部套起來調整好轉接座正確方位後, 按照原本的螺絲孔位置開始鑽孔.
註, 我是先用 1.2mm 的鑽尾, 先將所有的孔鑽好, 再按照實際螺絲大小再分開鑽一次.

↑ 總共鑽出了 7 個孔. 孔徑這裡可以使用 2.0mm

↑ 4隻 m1.9 螺絲往外鎖在轉接環, 3隻 m1.5 螺絲往內鎖在機身上.

↑ 轉接座攻牙, 先用 1.7mm 鑽尾鑽一次, 再用 m1.9 螺絲來攻牙,
因為實在太難找到 1.9 的絲攻工具, 所以我只能使用重復更換螺絲來將螺牙攻出來.
右邊是我攻到螺絲快斷了, 就再換一隻, 所換下來的廢螺絲.

↑ 這是用來安裝快門的零件, 內部是長這樣的.

↑ 使用金屬用染黑噴漆, 將他噴成黑色的, 這不是美觀才噴的, 這應該是用來消除銀色件所照成的光線反射, 我也不知道專有名詞應該怎麼講, 反正沒有人鏡頭內是用銀色的, 所以我也就跟著這樣, 嘿嘿嘿.

↑ 這是 DP1 自己本身的鏡間快門, 把不必要的零件跟透鏡都拆了.

↑ 將快門零件安裝上去, 量好位置後, 用 1.7 鑽尾在適當的位置鑽三個洞,
再用三顆 m1.9 的止付螺絲, 將快門零件頂住, 鎖緊.



↑ 把所有零件都與前面板裝好, 鎖上螺絲.

↑ 與機身合一下位置, 把會卡住的地方磨一磨, 修一修.

↑ 然後裝上感光原件, 機板, 整台組回去就完工了.
機身外觀




安裝 SIGMA 24mm f2.8 K 接環鏡頭



實拍照片分享
註:點擊文字可開啟 100% 圖片.

SIGMA 24mm/f2.8 F4.0 1/800s ISO100

SIGMA 24mm/f2.8 F11 1/125s ISO100

SIGMA 24mm/f2.8 F4.0 1/1000s ISO100

SIGMA 24mm/f2.8 F4.0 1/500s ISO100

Pentacon 50mm/f1.8 F4.0 1/1000s ISO100

Pentacon 50mm/f1.8 F11 1/200s ISO100

Pentacon 50mm/f1.8 F4.0 1/1000s ISO100


後記:
感謝各位的觀賞, 以上這些過程, 其實整個改造, 不難, 但是從無到有, 尺寸的測量, 零件的構思,
工具的準備, 其實都是要一直嘗試, 一直試組, 測試, 調整, 其中都是已經過無數次的拆裝, 以及堅定的信心, 不然真的很容易到一半就放棄了.
特別感謝 TAPC 車隊裡, 彰化的車床高手, 及豐原的鐵馬頑童, 無私的頂力相助,
這裡最重要的核心零件, 鋁件加工都是他們幫我車的, 不然我無法順利完成此次的改照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