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旅遊旗艦機ZS7新誕生!

KKao wrote:
1080i 60fps 也是用插點的方式把前一個 frame 的 540p 跟這個 frame 540p 補成 1080i
其實也是補出來的 60fps
...(恕刪)


1080i/60是指 60i/秒 的幀率 不是補差點 ! 更不能用1920*540來解釋 , ZS7的可提高到60fps 才是補差點 ,
看規格的標示法就知道 !
以下網址有不錯的討論可以參考看看 :
http://www.dvworld.com.tw/forum/dv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46835

另HX5V除full hd 1920X1080是i(交錯式)外 , 其餘選項都是P(漸進式)模式在跑 !
HX5V錄影規格應該跟TX7一樣 , 看TX7官網發佈規格應該最正確 !
錄影模式 (AVCHD)
1920 x 1080(60i,交錯) 約 17Mbps(平均位元率)
1440 x 1080(60i,交錯) 約 9Mbps(平均位元率)
錄影模式(MP4/AVI)
1440 x 1080(約 30fps,漸進)約 12Mbps(平均位元率)
1280 x 720(約 30fps,漸進)約 6Mbps(平均位元率)
VGA(640 x 480,約 30fps,漸進)約 3Mbps(平均位元率)

關鍵還是在比特率 , HX5V跟ZS7最高都是17Mbps , 我想畫質應該在伯仲之間 , 差別只在 HX5V有
較多的選擇 !
至於1080P 太高擋啦 ! 技術門檻很高(資料流量很大) , 不光只是DC本身問題 , 周邊也必須能支援 , 除乖乖掏錢
買DV外, 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廠商實裝在DC上面 , 畢竟DC製造成本不可能讓DV功能佔去一大半 , 這還叫賣DC嗎 ?
乾脆賣DV附加功能是DC價格還可以提高點 !
abule wrote:
1080i/60是指...(恕刪)

TX7沒有寫1080i耶
只有寫AVCHD

光圈不夠大,也很難像攝影機一樣好用吧...
sinjo wrote:
TX7沒有寫1080...(恕刪)


ZS7(TZ10):(來源日本官網)
Quick Time Motion JPEG設定時:
HD(1280×720)
WVGA(848×480)
VGA(640×480)
QVGA(320×240)、30fps
AVCHD Lite 設定時:
1280×720(SH:17Mbps、H:13Mbps、L:9Mbps)60p記録(CCD出力 30コマ/秒)

HX5v/TX7:(來源美國官網 描述較日本清楚)
AVCHD:
1920 x 1080 (59.94i, Interlace) (Approx.17Mbps)
1440 x 1080 (59.94i, Interlace) (Approx.9Mbps)
MP4:
1440 x 1080 (29.97fps, Progressive) (Approx.12Mbps)
1280 x 720 (29.97fps, Progressive) (Approx.6Mbps)
VGA (640 x 480) (29.97fps, Progressive) (Approx.3Mbps)

另外已經有板友分享HX5v的測試了 原文為西班牙文
裡頭有AVCHD1440*1080 60i的錄影測試 不曉得為何沒選1920*1080
透過google轉譯連結 點我(速度較慢)

原文網址點我
對於現在的液晶螢幕和液晶電視而言,屬於固定像素顯示設備,顯示影像時不需要掃描,
而且各個像素點可以認為是同時發光,如果非要和隔行(交錯),逐行(非交錯)的概念聯在一起,
可以認為液晶和大多數等離子電視都是逐行(非交錯)掃描的

因為液晶螢幕和液晶電視在顯示時,必須對i 訊號先做DE-INTERLACE(去隔行)處理,
用不同的視頻播放軟體,跟不同的去隔行演算法,還原的圖像效果會跟原來訊號有不同的差異,
除非可以完全無損的轉換為逐行P圖像,才會跟原來訊號一樣
如果輸入的是逐行P圖像的信號,那麼就只有RESIZE的問題,而沒有了DE-INTERLACE,圖像還原的效果會好得多

http://www.dvworld.com.tw/forum/dv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46835

如果以電腦來說,視頻播放軟體或專用的影像處理處理裝置,決定i 訊號去隔行轉換出來的逐行P圖像好壞
如果以1080P液晶電視看,具有倍頻技術影像處理電路的機種,對i 訊號轉換成逐行的P圖像效果就比較好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UmUJbAZu

事實上就算同規格的HDV,表現出來的畫質跟色彩還是有差異的,直接播放出來看效果比較快

美國CMOS大廠 OmniVision 4月分將量產1/2.33" 支援1080P/60FPS的背照式CMOS,另外還有手機專用的版本
這感光元件還能在進行 16:9 的 Full HD 錄影同時,透過上下兩邊沒有運用到的畫素來處理電子防手震效果
http://www.eprice.com.tw/dc/talk/?prod_id=315&tid=5197
今年之內也許就會有1080P/60FPS錄影的DC了,高階拍照手機也勢必會有新的境界

附註:
現在的倍頻電視是運用超高速影像核心運算技術,在原本60Hz的影像畫面之間加入了一倍的影像格數,將影像由原本的每秒60格經由運算邏輯增加至每秒120格,有效改善殘影現象,使動態影像更加清晰流暢,如果是240Hz四倍頻,動態影像的表現當然更清晰流暢

i代表Interlace指的是傳統的交錯式掃描
交錯式描掃的畫面顯示方式是先掃奇數再掃偶數
所以畫面出現的順序會是1,3,5,7,9然後2,4,6,8,10

交錯式掃描的優點是每次只需要傳送畫面一半的訊號
可以節省傳送時所需的頻寬
交錯式掃描的缺點是畫面會因為交叉顯示而閃爍
或者當畫面中有高速移動時,物體邊綠看起來會有晃動的情況

P是為了改善交錯式掃描的缺點而發展出來的Progressive
也就是循序式(逐行)掃描(也稱為非交錯式掃描)
顧名思義,循序式掃描的畫面顯示方式是1,2,3,4,5,6,7,8,9,10

循序式掃描的優點是畫面穩定不會閃爍
長時間觀看也不容易疲累
缺點是傳送畫面所需的頻寬比以前多出一倍
因此,1080P需要新的連接端子來支援
HDMI或者新式的色差端子(舊式的色差端子僅支援1080i)
http://forum.coolaler.com/showthread.php?t=150351

如果選購電視,1080P且支援HDMI的倍頻電視是最佳選擇
液晶部份可以考慮色彩漂亮,視角寬廣的IPSα Full HD面板機種
電漿部份可以考慮先鋒跟國際的Full HD純黑電漿面板機種
錄影是很Nice的,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

等真正上市,真的出了,你真的買了,再來爭論錄影誰比較好吧.

到頭來又不會買,爭都是多的.
KKAO 是很 Nice 的,這中間一定是有什麼誤會

先前討論 1080i/1080p 的幾位網友似乎都不從事相關行業的,我就不囉唆了。

http://www.axis.com/products/video/camera/progressive_scan.htm

這個網頁有介紹 interlace 跟 Progressive,看了之後就知道兩者的分別了

請問sony H5VX 有錄影學時光學變焦嗎?
redsimon wrote:
請問sony H5V...(恕刪)

有的!
日本DC-Watch ZS7(TZ10)詳盡的測試
包含夜間各ISO照 廣角望遠端 變形測試 動畫測試 超解析測試等
測試連結點我

附上ZS3(TZ7)的測試 有些場景類似 可以比較
測試連結點我
台灣到底何時要上市啊!等粉久了耶!
有沒有什麼訊息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