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各位覺得LX7 的規格定位是否恰當?


zakkwang wrote:
LX7為何維持差不多...(恕刪)


手機已經嚴重吃光了廉價DC的市場
要搞高階DC(類單),卻又有廉價EVIL包夾著(GF5)

DC的未來實為不樂觀,搞啥變化也沒太大意義了
最後,DC大概只會剩下小眾市場吧

好比GRD4、X10、X100,都是很有特色的DC

為來的路,我想以「擁有DSLR的人,仍會想要納入的一台輕便機」
會比較有搞頭....,也就是賣玩家的

一般用戶,只要DC的價格一高,大多數人都馬直接買智慧手機
誰要花一兩萬買台DC啊?也只有玩家才有這可能了

過去的風行一時傻妹機等等,都可以收一收了,根本沒戲唱
aztec1234 wrote:
而光學鏡頭的技術,還是有很明顯的物理極限在,
RX100或許會造成一陣旋風,但是,下一代要怎麼辦?
更大的光圈? 更廣的廣角端? 更遠的望遠端? 更小的體積?
以上這四點其實都有互相衝突的情形,RX100的鏡頭其實已經有一些畫質上的妥協,
下一代要怎麼走,我覺得才是更值得關注的事
...(恕刪)

RX100規格真的猛到爆炸
這種體積達成大片幅(1")、大光圈(F1.8)、變焦鏡(28-100mm)、近拍(5公分)
現階段就是沒有敵手!!

人家Canon從S90->S95->S100
規格從一開始的超群,到現在已經是輸人一截

不過RX100不是神機,還是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絕對不是說價位,光預購扣掉贈品就有人算出約1萬8,遲早會跌價)
但很可惜的是,以SONY消費DC目前趨勢來看
下一代大概就是2000萬畫素->2400萬畫素這種鬼升級

回正題,LX7定位如何絕對取決於價位
若是依照目前市場分布大概定在1萬2~1萬4都非常有競爭力
簡單說就是巴死韓國機,同樣F1.4絕對是P家畫質好很多
(小DC搞翻轉C家、P家、S家都沒做,還不明瞭嗎?)

但若是1萬5~2萬就SOSO了,自家M4/3會是更好選擇
zakkwang wrote:
LX7為何維持差不多...(恕刪)

我覺得應該是pana並不希望拉近DC與M43的畫質差距
因為前幾個月媒體採訪pana時就已經很明確的表示LX7不會使用43感光原件跟大尺吋感光原件
pana是把LX系列定位在高階隨身機.就像Canon也是把G系列定位在高階隨身機
若LX系列使用大尺吋感光原件那價格就會跟M43差不多.
我覺得價錢應該還是維持在16980.而且最近pana新發售的DC價錢都比上一代的還要便宜
LX7跟LX5比起來~片幅的確是縮小了點...但是這麼點差異換來全焦段大1EV的光圈,我覺得很划算
而且1/1.63"跟1/1.77"真的有差很多嗎?看看LX5的年分,CMOS的製程技術也是會進步的...
LX7的定位是否恰當,還得看它的定價,我想就是了不起17K有找的高階DC價位
LX7的直接對手應該是另一台一樣有F1.4起跳的EX2,勉強再加上X10
如果這三台都是同一價位,那很明顯大家各有特色,是很好的良性競爭

RX100算是異類,比G1X更加異類...G1X設定的客層很明顯,鎖定的就是不想換鏡又想有大片幅的買家
RX100則是攻擊範圍非常廣,有機會打亂市場...就因為它小體積大片幅大光圈,很多客層都打得到
如果真有RX200,硬體上的變動可能會相當有限,軟體上的變化比較有可能

體積已向GF3~5一樣了,體積沒搞頭!

感光元件改CMOS,對於現行CCD愛用者而言,沒吸引力。

感光元件降為1/1.7,與1/1.63差別不大,算是持平。

LCD改為92萬畫素,頂多和現行市場一樣,持平。

焦段不變,為24-90。這方面和上代一樣,不過是好用焦段,這方面算是樂觀。

多了光圈環,對於非固定光圈鏡頭而言,實用性不大,用後轉盤即可。

這次光圈變大了,F1.4,鏡頭用料也變好了,如果抗耀光增強,也算有搞頭。

內建減光鏡,這算是比較特殊的,不過會用的有多少人? 都以有攝影概念的人用為主,態度給予保留。

唯一會打的是自家的GF3,不過GF5都出了,GF3當然是停產! 現在是銷庫存中。

規格定位是否恰當,價格出來就知道了,基本上15~16000的話,算ok的。

對於我這LX5使用者而言,沒升級必要。
基本上我覺得GRD才是最奇特的價位! 是不是真的有那個價值,一台近20000....目前價位還是1/1.6感光元件名列前茅。

我個人是覺得15000就了不起了。全部最貴成本也是那GR Lens,如果不用那一組的話,GR愛好者還會買單嗎? 能夠和各家專業型隨身機比,也只有那鏡頭與手感而已。

GRD吸引我的也只有GR Lens、手感、可用4號電池。

曾經也想把GRD當隨身機的人留。
ACON99 wrote:
Panasonic就...(恕刪)


自我樂天派想法,28mm F1.0.....

這讓我想起來,Canon有一台2/3掛L鏡的專業"類單眼",銷路好像沒有很好,體積也滿大的。當時一般人還寧可買Ixus輕便機與Powershot的S系列。

光學不是Panasonic長處,它是用Leica的! 攝影配件長處是"閃光燈"! 評價很好! 不過現在只作4/3的ttl閃燈,所以沒優勢了,好評的閃燈都停產了。

aztec1234 wrote:
首先,Panasonic沒有2/3"片幅的生產線,要重新開一條才能生產,
請評估一下要花多少錢

LC1就是2/3"

再來,
等效28-85mm f/1.0-2.0的鏡頭,2/3"的片幅,
代表實體焦段大約是7.1-23.6mm f/1.0-2.0
這鏡頭的光圈全開口徑要達到11.8mm,才能在望遠端達到這種光圈值,
再加上所有鏡頭所需的機械與外殼,這鏡頭的大小如何?
(參考數字: Fujiflm X10的鏡頭是7.1-28.4mm f/2.0-2.8,光圈全開口徑大約是10.14mm)

很簡單 就是跟X10差不多大

另外,DC的鏡後距都相當短,這樣的光圈,是否會產生暗角?
邊緣畫質的損失,機身內修正補得回來嗎?

同樣問題X10都有 萊卡M就是比單眼鏡後距短 照樣作夜之后

至於"去借一塊X3 CCD"?
請舉例一下,那兩間廠商會有這種交易模式而且不用花錢的?(恕刪)

在DC大戰(2005?)之時 每一家CCD都是跟SONY買 結果SONY製程出包
導致5M CCD幾乎每台都要送修 去翻翻老的mobile01抱怨文...

jameschang0228 wrote:
光學不是Panasonic長處,它是用Leica的!(恕刪)

去作一下功課
P牌是萊卡授權製造鏡頭
Panasonic號稱製作非球面鏡 (可能不是玻璃 用鑄造法) 的技術產量世界一...
1/2.3"片幅成像圈只有35mm的約1/36...
鏡頭口徑大幅縮小 搞不好神奇怪鏡得以製造
因為小小一塊就夠用...
市面上有HD 120FPS的相機也不多說
這也是特色之一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