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鏡頭框卡到鏡頭~~人工智慧先進的Panasonic DMC ZS20/TZ30

2012/11/11

手邊的TZ30拍攝破十萬張。是連拍縮時後製轉成影片貢獻的。

室內微拍

青帶鳳蝶的鬚



立冬常看到昆蟲屍體,這隻青帶鳳蝶產卵後自然死亡沒被其他動物吃掉。撿到時翅膀還軟軟的。



剛枯萎的鐵線蕨葉片上的包子壤


台大校園生物活體

長在樹上的抱樹蕨


蚜蟲,同樣問題,風大生物活體微距拍攝的挑戰


立冬冒出荷葉來~


鵲鴝 原生中國的鳴鳥,成了台灣的外來種,定居台大校園

前面提到DIY這麼多道具,目標是生物活體顯微拍照。本來以為靜拍鏡頭就達陣了。沒想到的是這些DIY在野外拍攝活體,只要該生物主角願意讓你動著拍或者靜著拍,運鏡可以順暢,還是可以錄影追焦跟著動,或者利用連拍跟著活動中的生物顯微放大拍照,甚至可以一個景深一個景深連拍,達到類似核磁共振的造影那樣及時切片連拍。

微拍的夢幻生物:蒼蠅,這隻是寄生蠅,野外活體拍攝把蒼蠅複眼拍得大大的。應該是許多人的夢想。手動連拍可以從最上面的往下沉切片連拍。跟核磁共振攝影類似。



顯微拍攝的世界,熟悉的景物需要另眼相看。





野外活體的扁鍬的觸角



夢幻生物之二,少女祈禱蟲








這隻犀利的爪大家熟悉嗎?侏儸紀公園的恐龍出現過。
沒有想到ZS20到大俠手裡還能拍出這些活體微距,真是開眼界
YGYL wrote:
沒有想到ZS20到大...(恕刪)

稱大俠不敢當阿。
DIY自娛分享而已。不算什麼。
試著錄影運鏡對準小螞蟻與小蜘蛛,
螞蟻表皮的紋路、小蜘蛛光滑的肚皮變成毛茸茸的,
再跟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的螞蟻帝國、蜘蛛紀錄片比對,
似乎超過了他們的尺度。加上這台相機的錄影畫質接近台灣電視台播放紀錄片的畫質,
應該可以拿來玩點東西。

TZ30錄影影片抓下的禎畫。



chin11072002 wrote:
動手做出來了==ZS 20專用的轉接筒。...(恕刪)


冷鋒鋒面過境台灣,全台下雨,沒有防水套或淺水殼,不想外拍,那就宅在家保養相機。

保養相機除了制式的相機業道具,餐飲業的塑膠毛刷牙籤很用。塑膠牙籤軟軟的,不硬,夠尖可以清理相機隙縫,按鈕內凹的小縫可以用毛刷端刷一刷,再用空氣氣球吹一吹,然後用天然的鹿皮擦拭外觀,放進乾燥箱。


圖說:數位相機保養清潔四寶:天然麂皮(人工的無纖拭鏡布紙亦可)、塑膠毛刷牙籤(相機機體隙縫、按鈕、連接孔清理))、毛刷、空氣球與長纖維面紙(吸水漬、防水氣、霧與東北季風毛毛雨(融化的雪花))




除此之外,本帖45樓提到自製套筒。TZ30可以射擊螞蟻帝國與小蜘蜘,加上上星期台灣的家電業破盤中有ZS20且當作大量採買家電50萬元台幣的贈品或等值禮券7000元,根據去年ZS10的破盤經驗來看,ZS20水貨在通路商破盤到7000元新台幣的日子不遠了。準備降價到7000元以下再添購TZ30。因此在製作了兩個套筒。這次特別把[製程化]公式求出來,但各國拿到基本材料的尺寸不同,這次以台灣不算好買到的素顏紙杯當作基材,最簡剪裁後套上轉接環就可以直接當套筒使用,以符合把TZ30當作野戰相機的隨地取材配備拍攝的需求。

如果您找不到台灣的東海大學優酪乳的完美套筒,可以紙杯替代製作套筒。


快速製作ZS20/TZ30紙杯套筒。

7盎司的紙杯,下底口徑5CM。杯口口徑72mm。一落在台灣北部超市賣39元,一個紙杯約1.5元新台幣。








1.一層紙杯不夠堅挺,如果要乘載較重濾鏡,如濾鏡+遮光罩或銜接方形濾鏡架等,要用兩層紙杯相疊後剪裁。





2.剪裁的尺寸如下:



a.內層底部去底:去底的長度6mm。可以用圓規尺刀切割整齊。圓規刀中國製作在台灣只賣39元台幣,日本製造賣200元。




b.內層紙杯去底後緊緊地套進外層紙杯到上杯緣貼齊。如果怕內外層黏不住,內層紙杯可以上強力膠後再套進外層紙杯。套好後可以用手掌在平面上輕壓增加密實感。











c.套好內外層紙杯後,上杯緣從最上面往下量28mm標示起來。多量幾點。點數越多,切割出來的口徑比較精準平整。若有圓規尺刀,調整刻度到28mm。鋼針貼上杯緣,刀片直接切割杯面。





d.切好上杯口後,杯底往上量9mm,一樣多量幾點後切割。有圓規尺刀者把刻度調整到9mm(杯底內緣銜接處)。鋼針貼緊杯底,刀片直接切割杯面。



e.去上下的雙層紙杯剩下的直筒就是要給TZ30/ZS20用的轉接套筒的基座。上下切口用快乾膠封裝。紙質的杯緣黏住硬化,已經具有H鋼的加成支撐力了。




f.大口徑的杯口套鏡62mm-72mm轉接環。轉接環與紙杯接觸在塗上快乾膠封裝。乾燥後大功告成。(62-72mm金屬轉接環在台灣的相機業售價100-150元,中國境內8元人民幣約折新台幣40元)






g.製作好的套筒剛剛好是TZ30/z20鏡頭底部。第一次使用因兩者的尺度剛好套不上去,但紙質機材有彈性。可以先將底部杯緣貼齊鏡頭底部鋼環,再用力緩緩推擠套上鏡頭底部。套上後停留至少2秒鐘後,讓套筒底部與鏡頭底部鋼環調整密合尺度後再拿掉。這個動作很重要。完成的套筒利用這個動作調整銜接處的密實度,也關係到這個套筒能夠乘載多少加掛的濾鏡等。(測試過最重可以加掛72mm CPL+10X近攝鏡+遮光罩+72mm鏡頭蓋或者方形濾鏡托架+3片濾鏡等)





h.多練習幾次套筒套上鏡頭底部鋼環動作後開始銜接濾鏡、遮光罩等。順手後你手邊的TZ30/ZS20如虎添翼了。

我自己測試過把所有的濾鏡:CPL、10X鏡射鏡、遮光罩+鏡頭蓋等比相機機身還重的[鏡頭]套上後都不會掉下來。實際作戰時建議把自己的道具通通上到這個新作的套筒上測試順暢後利用。以防野戰時失利。

ps.如果你想長時間使用這樣的套筒,建議在套筒上噴漆、上防水膠、防水塗料等
,如果有消光需要(拍照與錄影的需求不同),可以買消光漆、消光防水膠等上漆。
也可以只在套筒內部塗上黑色消光漆,外部保留素妍白色或創作華麗的圖案獨一無二的個性套筒。

ps.也可以用67mm-72mm或77mm或82mm轉接環套上去,只是要自己求得切割距離。上面提到62mm-72mm轉接環切割出來的套筒長度是TZ30/ZS20 20X鏡頭長度+平底鏡片的長度。

PS如果你要用雙凸的放大鏡或者凹底濾鏡,建議使用67mm-72mm轉接環,可以取得較長的套筒長度。或者使用完美的東海優酪乳罐子銜接62mm-67轉接環。


終於看完了15頁的回覆文~呼

ZS20能被大大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真是令小弟佩服

小弟這入手將近一個月~還未完全熟悉這台相機的特性

大大分享的"擴充"設備真是大開眼界

輕便相機能玩減光鏡偏光鏡濾鏡放大鏡類真是太酷了

原本還想說只有單眼和某些類單才能玩溪瀑和黑卡

這台旅遊小砲可以活更久了

還請大大持續分享使用心得喲~~~
水喔,消費型DC也可以這樣玩,真是給他開眼界啦.讚喔
水皮卡 wrote:
輕便相機能玩減光鏡偏光鏡濾鏡放大鏡類真是太酷了

原本還想說只有單眼和某些類單才能玩溪瀑和黑卡...(恕刪)


loui_C wrote:
水喔,消費型DC也可...(恕刪)


謝謝捧場啦。

只能說這台日本與德國合作的相機漢草好,原廠的變焦鏡頭品質不錯,才能這樣的擴充性能。(PS.只要相機可以套上套筒方便拍攝的相機都應該有這樣的擴充功能,無法套上的用手持濾鏡也可以拍攝,只是拍照過程比較麻煩)

這台相機的20X跟市面上的不少放大鏡都很速配,加上這些放大鏡拍照錄影通通可以。

歡迎大家自製套筒擴充功能望遠微拍一機到底。

配上翻拍架+微調雲台、套上套筒就是顯微鏡阿。活體拍攝、蓋坡片或者標本等都可以玩。

野外生態觀察活體顯微鏡拍照錄影一機到底,也可以直接活體顯微追焦錄影拍照連拍等(具有這樣功能的相機應該所費不貲,但TZ30/ZS20配上套桶後可以輕易達到且運鏡輕鬆自如,比制式的微拍/活體顯微鏡靈活很多)。


連拍功能搭配WIN7的MOVIE MAKER可以製作縮時影片。

1122路口的好妹

套上套筒接上近攝鏡或放大鏡,TZ30/ZS20本身的變焦鏡頭20X,很容易從微拍進入顯微拍世界。比如說+2鏡射鏡,光學2X*20X=40X,P模式可以到80X,就是160X。iA模式最大40X就是80X。接上8X近攝鏡或放大鏡,就是光學160X到等效640X的顯微世界。

學術與博物館用的顯微鏡。除了外觀具有刻板印象的[學術]具有唬人的外表外,顯微放大拍攝與觀察的功能並沒有TZ30/ZS20套上套筒+濾鏡的功能強大,操作性更侷限在人工環境,野外追焦等功能全無。



這麼大的放大倍數,一點點光源就是一顆太陽。光線控制成了表現顯微體的雕刻刀,也關係到如何表現顯微體,打光變操刀,光刀光刀,真寫實。

秋末冬初不少新鮮的昆蟲屍體自然死亡後因天氣關係變成天然標本(昆蟲殭屍),是人工物、植物以外的不錯的動物靜物的顯微拍攝的標的。

這隻彈客車工蟻任重道遠後因即將變天,其他螞蟻無暇處裡老死的工蟻而舖師野外,變成我的撿拾對象。螞蟻表面光滑(人類眼睛看到的),打光會有強烈反光,野外拍攝除非太陽很正,當下環境很適合拍攝外,想好好拍攝他只有撿起來到人工環境下拍攝囉。人工打光反光強,低光源畫質減低等問題。如何在這麼小的身體上表現光線呢?變成[課題)。


室內日光燈下的工蟻標本


減光再減光剩下微光打在螞蟻眼睛上10X*40X=400X。(當兵時在海軍陸戰隊的豫劇隊服務,跑龍套學習化妝,用十隻手指沾粉塗在臉上的技巧這時用在處裡光線上鰻好用的。那個光就是胭脂粉,十指減光法的目標就是螞蟻的臉蛋。哈~)



如何表現工蟻的頭部呢?這晚很正,只想把工蟻的頭部當作桶後STYLE屁股舞的圖騰之一。十指減光法就像手指捻絲在工蟻頭部上逐漸[上光]。哪個比較圓翹呢?哪個是桶後STYLE屁股舞的正牌圖騰呢?





顯微攝影下的光源在人類眼中的小光源都成了太陽。顯微攝影要更細微的光源如蝴蝶眼睛中的光點斑。






細微光線與背景反光、置物檯的反光都會被顯微拍攝放大影響到主體的表現與詮釋面向。






我剛買zs20不久 私訊請教過電池的事

你的玩法是我學習的目標,也我也喜歡像你這樣的物盡其用.

我有一個想法,由你的精湛手藝,看可不可行.
如果在相機鏡頭跟外掛鏡片中間裝個類似光圈的東西(或是做一組從大到小不等的size可以抽換)
在小光圈的狀況下,有沒有可能可以增加景深,讓微距攝影變的更sharp?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