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貧窮男也能玩底片 ] Olympus Mju II 分享

35mm 定焦 , 定光圈2.8 拍車展還蠻好用的





Vanity,my favorite sin!
我也是這台小相機的愛用者, 但是最近我的Mju II不知為何壽終正寢啦(裝了新電池也沒反應了). Anyway, 分享一些裝上RVP100F拍的片子:

#1


#2 (半逆光的表現)


#3


#4


#5


PS., 用Pacific Image PF3650U底掃掃描.
若是開機沒反應,我遇到一次。
淋過雨之後雖然有放防潮箱,但可能是滑蓋接點沾到髒東西。多滑幾次就正常了。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x0927355611 wrote:
以前小弟的老師有拍過一張相片
算是黑白的
但是
相片卻帶有一些黃黃的


你看到的是相片吧?
那有幾種可能:

1. 老師使用的是 warm tone 的相紙
2. 相片有經過 sepia toning 或 brown toning

如果是底片本身是褐色的,
那大概是 chromogenic 的(C-41沖程的)黑白底片,
如 Kodak T400CN. Portra 400BW, BW400CN. Ilford XP2 等等。





x0927355611 wrote:
柯達金軟片 200
我家那邊的沖洗店只掃成72dpi*72dpi
還要150
被A了.........


EXIF 寫多少 dpi 其實是寫爽的,並不一定代表真正的 dpi
寫 72dpi 的話通常是因為螢幕是 72dpi 的緣故,
這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古老的遺緒。
auxo wrote:
桃園也找的到黑白底片啊,中壢有一間弘揚...啥的店,就有賣agfa apx底片。


其實現在 eBay 買的到 APX
之前有看到 300 捲差不多 500 USD 的拍賣。

BlueArthur wrote:
對了,想順便想問有沒有推薦的400度專業正負片啊
畢竟100度的軟片可以拍照的時機還是有點少...


400 度專業負片:

Kodak
Portra 400VC, vivid color
Portra 400NC, neutral color

Fujifilm
NPH
NPZ(800度)
Fujicolor Press 400, 800, 1600

400 度專業正片:

Kodak
EPL
E200, 200 度可推至 800 度

Fujifilm
RXP

400 度專業黑白片:

Kodak
Tri-X 400, 傳統粒子乳劑,粒子較粗,容易沖洗。分裝片的片基帶點紫色
TMY, 扁平粒子乳劑,粒子較細,灰色片基
BW400CN, C-41 沖程的「偽」黑白底片,咖啡橘色片基(和一般彩色負片相同)

Ilford
HP5, 傳統粒子乳劑,粒子粗但容易沖洗。灰色片基
Delta400, 扁平粒子乳劑,粒子較細,灰色片基
r51320 wrote:
把D80的錢拿去洗底片不就有了




在APS-C數位單眼相機持續崩盤的狀況下,
D80 跟一台同樣等級傳統單眼的差價大概是 13000,
以一卷負片沖片加底片錢大概 130 來說,這樣只能拍 100 捲,
一卷 36 張,也不過才 3600 張。

那些拿數位單眼的人多快可以拍超過 3600 張?
保守一點估計三四個月就會超過了吧。

在數位相機上花的錢(不考慮買鏡頭--因為就算是底片機也會買)是固定的,
但是拍底片卻會因為拍攝的量持續增加而花費越來越多。

如果拍的少當然底片不會比較貴,
但是如果是以攝影為職業、每天都要拍一堆照片的人來說,
數位的確比較便宜。更不用說即拍即看的壓倒性優勢。



beerstar wrote:
沒錢洗?
什麼爛理由啊
沖片加掃高畫素光碟一卷100元以內就有啦
我一年還拍不到50捲(一個禮拜一卷都嫌多...有時候一個月才一兩捲)
滿意的照片很多,從不亂槍打鳥
一年下來底片錢 + 沖掃費也才幾千塊錢
DSLR一年的跌幅就超過這些錢了吧...
說拍底片花錢,是在騙自己吧?
想買DSLR就買,何必牽拖什麼沖片費的...




我想考慮 DSLR 跌幅並不是一件跟現在討論的事情有關的東西...
拍底片的確要錢,而且這個錢是會一直累積不斷上升的(如前述)
我個人到現在拍了差不多 180 捲整片、160 捲負片、60 捲黑白。
總共拍了大概 15000 張花的錢大概是 74000 左右,這包括底片本身的價錢、
沖片的價錢(我黑白是自己洗的)、還有彩色負片掃瞄的價錢。
這還不包括為了 digitize 而買的 Minolta Scan Elite 5400。
七萬多差不多可以買一台 Canon EOS 5D 了,底片真的比較便宜嗎?
我想一年 5D 的拍攝量就會超過我六年來的底片拍攝量了吧。

這還不算洗照片的錢咧,如果通通算進去的話大概花了 13 萬左右在 photographic materials
這樣已經可以買一台 EOS 1D 啦...orz

就算是像 mju-2 這樣便宜的傻瓜相機,和 Fujifilm F40fd 的價差也不過五千元許,
五千塊能讓你拍幾卷底片呢?我想遠低於 F40fd 能輕鬆達到的數目。




所以拍底片並不會比較便宜,數位革命已經快成功了。
至少在價格上已經狠狠的把底片壓死,而在品質上也已經追趕到相當的程度了。

我們身為底片的愛好者,已經不太能說底片比較便宜了。
畢竟拍底片比較便宜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我們不能在吃飯的時候狂拍那些美味的食物回家寫食記啊!!

現在還繼續拍底片的人,其實不是因為拍底片沒有比較貴或比較便宜,
而是單純的一種情感上的喜好。

「我就是愛拍底片」!
「底片的顏色就是比較漂亮!」(←這點大概是底片唯一剩下的優勢,雖然說已經逐步被趕上了)
「我是老派的人」
「我爽!」

像這樣的理由,我想沒有人能夠抗拒的。

「拍底片是一種品味的表現」,或許可以這樣去思考(或說安慰自己XD)




當然拍攝數量很少的時候底片的確比較省,
但是說實在話,現在還完底片的人拍的可能會少嗎?
更何況,如果用數位相機的話有可能「只拍一點點」嗎?
不可能啊,一定是快門狂按啊。
所以在同樣拍攝張數的比較圖上,其實數位相機跟底片相機的黃金交叉很早就到了。
拍數位很輕易的就可以比較便宜。
kshieh wrote:
PS., 用Pacific Image PF3650U底掃掃描.




呃,看起來這台掃描器掃正片顏色應該跟用燈箱看原片差很多。
您有沒有考慮上一下 Nikon coolscan 9000ED,這是我看過用 default 掃 E-6 正片顏色最準的一台,
少有色偏,就算有也小到可以忽略的狀況。

唯一的問題是偶爾會出現 focus error 失焦跟 auto exposure 擺爛整個太暗的狀況。
除此之外,那個顏色之準真是無話可說啊!!
上班途中....



我已經盡量靠很近了,畢竟不是單眼,和在觀景窗看到的有落差



這張表現出優異的防水性能.....



一樣上班途中,讓我遲到了5分鐘....
昨天剛入手一台全新的喵兔
金色流線的機身很漂亮....

改天再來Po個照片....
興奮中!!
最近騎單車開始改用[mju]II,因為方便啊~
但不小心拿錯底片,就變成黑白的風景啦。

第一張在日月潭,更多照片在我的相簿,遊記在blog裡。
鳥店掃描,黑白底片是fuji presto 400,HC-110沖。



埔里地理中心碑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