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等了許久,小弟生平第一台的數位相機終於到手了。不過也花了小弟14張左右的小朋友...

小弟所買的Olympus μ Tough-8000[藍],在最近才進到台灣,前陣子大多還是最基本的銀色為主。

本來小弟擔心買了其他的顏色用久了會不會有掉漆的問題,因此也一直很猶豫。

目前市面上平行輸入跟公司貨價格大約插在1500~2500不等,但是畢竟是要陪著我上山下海的相機,基本上保險點我寧可多花點錢買公司貨,避免日後的爭議。

目前網路上P家與Y家的定價是15.9K,基本上在一般市售相機店,大約可以用14.9K的價格入手,如果是一些小店面專門跟O家有往來的,基本上還是可以再繼續殺低一些。

在市面上一般價位都在14.9K,大部份都差在贈品的多寡,當然贈品大多數也都不怎麼實用就是了。

==========後繼補上相機規格,轉載官方=======

µ TOUGH-8000

支援10米防水、2m抗震、受壓100KG及在-10度環境下正常工作

1/2.33英寸CCD,有效畫素1200萬

3.6倍光學變焦鏡頭,等效焦距28-102mm,最大光圈F3.5-5.1

支援CCD位移光學防震及高ISO數位防震

ISO感光度:64, 100, 200, 400, 800, 1600

支援場景識別系統,面部偵測功能及陰影調整技術

支持大氣壓檢測

視訊拍攝最高解析度為640 x 480 @ 30fps

配備2.7英寸HyperCrystal III LCD

採用XD卡,支援microSD(需通轉換器)

尺寸95x61.7x21.5mm,重182g.

P模式

iAUTO模式(自動拍攝):可自動根據週遭環境來做調整,個人覺得...基本上消費型相機沒那麼好用。

BEAUTY模式(美肌模式)

SCN模式:人物肖像、風景、夜景、夜景+人物、運動、室內拍攝、燭光、自拍、夕陽、煙花景色、菜餚、文件檔案、海灘與雪景、水底抓拍、水中廣角1、水中廣角2、水中近拍、短片預拍、雪景。

攝影模式

相片瀏覽模式
===========開箱部分==================

在禮拜日的中午,辛苦的快遞人員總算送來了我期待已久的相機,小弟拍照技術很差,拍攝機種是我的S家手機K800I

整包快遞寄過來的樣子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拆開以後,相機組、贈品:副廠鋰電池(額外加購300)、8G MSD記憶卡一張、桌上型小腳架、清潔組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相機組外盒包裝(藍),左邊保固貼紙寫明兩年保固,平輸的大約一年保,中間的貼紙是藍色的,因此是藍色規格的相機。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開始看內容物囉。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相機裡面該有的一些基本線材,由左上方算過來,AV電纜、AC變壓器、原廠鋰電池、手帶、USB電纜、相機保證書、相機套、軟體光碟、說明書,外加一個MSD附件卡忘了拍進去。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下來是機身囉,整台機身包得緊緊的感覺蠻細心的。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機身上方來一張。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正面來一張,機身的藍色鏡面感覺真是耀眼,連看尺寸大小的尺都一起拍出來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機身左側也來一張。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背面LCD的部分看起來髒髒的,但是那是反光,手機光線不足拍起來都會糊掉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相機右邊的充電孔、下方為揚聲器。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正面的機身真的是太閃了,差點連鼻毛都拍進去了,跟其他大大銀面的機身好像少了貼紙。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既然正面都拍了,斜面當然也不能少拉。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實機測試==========================

3/23 PM:1:00更新:

本日到學校先做了一些簡單的基本測試,昨天在家用手機拍出來的照片真的是不能看,因此今天特地跟學弟借了單眼來拍攝。

首先到學校後,當然是先試看看O家最自豪的防水性能拉,剛入手快點泡壞他也能馬上換新貨,免得保固期過了才掛就真的欲哭無淚了。

先補上正面圖與背面圖,當初的照片時在不能看,所以這次重拍起來給大家看看。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鏡頭的部分看起來真的很有feel,只可惜在水中開開關關用完以後仔細擦乾與陰乾。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到了下水的時候囉,一開始還是溫柔點讓他下水,所以兩手拿著慢慢的泡下去。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既然都泡水了,當然看一下能不能正常開機囉。恩...LCD還可以正常顯示,應該沒問題。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這台的LED補光系統,主要是在水中光線不足的時候可以用來補光,所以當然也要測試一下囉。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相機都泡過了,也該出浴了,出浴當然也要拍個兩張拉。不然怎麼說服01的專業大眾們呢?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本日心得:
相機泡水的時候有氣泡冒出來,一瞬間還以為沒密封好,準備要進水了...

事後整個丟進去水中放了大概1.2分鐘,確認應該沒甚麼問題。也在水中關機開基測試鏡頭蓋子上的部分是否會吃水。

泡完水後的相機基本上還是要依照他規定的清潔方式來好好擦乾與陰乾,也要用棉花棒仔細擦乾淨,在電池蓋與萬用接頭的部分,外層有個橡膠皮蓋防止進水,但是水會積在外層,所以陰乾是一定要的步驟。

但是在鏡頭蓋內側還是會有積水的疑慮,以及清潔淨頭的部分,用棉花棒好像會留下棉絮,不知道01的大大們清潔鏡頭都用甚麼方式與器材?隨手可買的到的簡單用品。

3/23 PM:9:00更新:

在學校測試防水性能過後,相機必須要弄乾,因此浪費了不少時間,在此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相機在鏡頭伸縮金屬蓋的部份有凹槽,因此這部分非常容易積水,偏偏又無法用其他細小一點的紙下去擦拭,在開關之間常常會有水氣或水滴跑上來。

而且相機內部好像有濕度感測器,今天泡過水後,開機的時候都會要求我將記憶卡插槽的部分清潔乾淨。

接著是今天相機本體的測試照片。首先是水中拍攝。因為在小水桶中,所以拍起來不能看,先測試給各位看相機就算是在水中也能拍的就是了。

採用的是水中拍攝模式,此款相機水中模式有四種,1.水中抓拍、2.水中廣角1、3.水中廣角2、4.水中近拍模式。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是風景模式,就採用本校圖書館與教學大樓來拍。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近晚上了,就順便利用SCN_菜餚模式下去拍了,依照相機本身解說紅的會更紅,綠色的部分會更鮮豔。
一張是打了閃光燈的酸辣湯餃,一張沒有。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本來也想順手拍起張夜拍的照片,無奈傻瓜相機在夜拍上必須要有腳架,不然手晃一定都會造成影像模糊。

要快拍的畫曝光度又不夠,夜拍部分要等到腳架入手後才能與大家分享了。接下來也會在陸續放上照片。

---------------------------------------------------------------------------------------------

3/24 PM 10:00更新:

本日針對夜拍的幾個問題下去做測試,無奈目前借不到大腳架,先用買相機附贈的小腳架在家中自拍看看。

朋友不相信有傳說中10cm左右的巴掌腳架。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關掉房間燈開始測試囉,這次採用SCN夜景+人物模式,ISO值是自動的。
光源:蓋上毛巾的檯燈。
事後ISO檢查為800,雖然縮小640*480看不太出來,不過有很明顯的雜訊。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試看看全部的燈都關掉,利用微弱光源的LED拍攝。模式同上。
很可惜的只剩下豬鼻子勉強看得出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關燈的狀態下試拍自己的銀幕囉,模式為夜景模式,ISO值一樣是自動抓的。
照片檢查後的ISO是100,看起來雜訊還不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使用動態的銀幕保護成是來做夜拍,模式同上。
當時腳架稍微動到了,導致下方有點模糊。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在朋友的建議下,將本機的ISO值拉到最高1600來嘗試拍攝。小豬仍然是模特兒。
可惜一樣是全黑的,連雜訊都快要比LED燈亮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最後將ISO拉到1600,利用相機本身的LED補光燈來拍攝小豬。
曝光時間1/80秒,雖然明顯的降低了曝光時間。但是相對的雜訊也高得嚇人...
這種照片大概也只有640*480能勉強看看而已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本日心得:

消費型相機在夜拍上果然不是普通的差...不知道是我技術不好還是本身這台就不是月光機的關係。

ISO值開的低,相對的曝光時間就要長,ISO值如果拉高,曝光時間雖然縮短了不少,但是相對的雜訊就會變多。

在沒有腳架的情況下這次的測試只能勉強看看。近幾天再去借隻大腳架來拍看看夜景。

下次改貼上ISO測試圖。

---------------------------------------------------------------------------------------------

3/26PM 11:00更新:

有位網大希望看看這台消費型相機拍夜景的方式,因此今天先不討論ISO的問題,本日特地去借了一隻腳架準備來拍夜景。

一大早就到學校為的就是等到天黑來拍攝這些照片,所幸拍出來還....勉強能看阿...

廢話不多說了,請各位大大多多鞭策一下吧。夜拍的訣竅在於快門時間的長短與ISO高低,但是我的相機好像不能調快門阿!!

不知道是不是我不會調。用這台的大大們是否知道這台相機快門怎麼調呢?加上他沒有手動模式[M]?

因此我先試用[P]模式,並且依照下面大大的指導,關掉防手震跟自動ISO,手調ISO64(最低)。

結果呢?果然是不能看阿...快門只有0.5秒就拍下去了,整個黑的跟什麼一樣。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這張是原尺寸剪成640*480,雖然沒有明顯的雜訊,不過一團黑的情況下,有沒有都無所為了拉。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P]模式已經很明顯的沒用處了,接著改用夜景模式來試試吧。

夜景模式下不能自己調整ISO,因此只好直接拍下去了,事後檢查ISO100,曝光四秒。

雖然看起來很漂亮,不過感覺好像太亮了點,比照上面的狀況就可以知道當時天已經全黑了。

注:右下角的人影不是阿飄,雖然我們學校不少。但是那是我的人影...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再來切一張640*480的大圖分析雜訊,其實看這張圖有明顯的雜訊了。不過消費型相機也不能勉強啦...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O牌相機中雖然不能調整快門,但是有個叫做[曝光補償]的功能,簡單說是可以調整明亮度 0~+-2.0。

當然調的越高,拍照起來的亮度會比較亮,這部份就先不詳細解說了。有興趣的大大們留言後我會再一一解釋。

先看看此次的夜景圖吧。

本校圖書館,曝光補償-0.7。看起來還是蠻亮的。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把曝光補償改成+2.0,白的跟黃昏一樣...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側面也拍一張,ISO100,曝光補償-1.7,上方天空的部分對比也是怪怪的。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校園也取一張,ISO200,曝光補償0,放大其實就可以看到不少雜訊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是夜景+人物模式,模特兒是圖書館前的石獅子,結果拍的瞬間閃光燈就閃了。
事後關掉閃光燈再拍了一次,不過黑漆漆的,曝光時間不會拉長就拍不起來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改成夜景模式再拍一次。顏色上感覺都偏黃色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圖書館前的水池,有飛機跑道引導光線的感覺。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最後是本校的教學大樓。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本日心得:

消費相機在夜拍的方面如果有腳架還是能夠拍出不錯的畫質,但是ISO要盡量拉低,最好別超過100。

至於曝光的部分[快門時間],基本上也都要1.5秒以上才能拍得清楚,雖然照片上640*480還蠻漂亮的。

但是洗出來就不知道是什麼情形了。ISO測試的部分大概也會慢一點補上。

---------------------------------------------------------------------------------------------

5/19AM 00:10更新:

最近這陣子忙著寫論文,結果一直沒時間上來貼上ISO測試圖,今天在此向各位鄉民說聲抱歉。

接著小弟將補上ISO測試的部分。以下幾張照片的順序是ISO 64/100/200/400/800/1600

每組照片下面一張是由原尺寸切成480*640給大家比較一下。

環境是研究室一般日光燈管下拍攝的。

ISO 64 ,基本上下面藍色部分有些糊糊的。不過原尺寸不切的話也看不出來啦。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ISO 100,基本上跟ISO 64沒甚麼大差異。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ISO 200,下面藍色的部分已經出現了些許雜訊。才開了200就有雜訊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ISO 400,雜訊已經很明顯了,在小貓頭像的部分上也都開始模糊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ISO 800,根本都糊掉了,看樣子1600也沒甚麼好期待了...接著客官們隨意看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ISO 1600,身體藍色的部分根本都糊成一團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本日心得:

雖然照片在很早之前就拍好了,卻因為課業忙碌遲遲沒補上。

經過測試以後,如果想要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來拍攝,近量還是利用角架或者找個地方放著相機拍比較好。

ISO 基本上都開手動的,盡量將ISO值壓在200以下,避免拍出來以後都糊成一團或者雜訊一堆。

在此也感謝大大不吝嗇的給我5分,預計暑假7月份去墾丁下海做前水測試。在此先向大家預告一下。

---------------------------------------------------------------------------------------------
6/03AM 02:40更新:(本日無圖)

今天瀏覽網站的時後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最初購買相機所附贈的記憶卡中,跟Tough-8000有衝突的問題。

在上面開箱文中,可以看出當時記憶卡是pqi的記憶卡。使用該牌記憶卡時,相機開機常常會出現清潔記憶卡接縫的訊息。

關機後重開就可以解除此問題,一開始以為是買到了不良品,事後跟商家確認原來是因為記憶卡衝突的關係,目前改用SD的記憶卡就沒出現過問題了。

---------------------------------------------------------------------------------------------
6/17PM 10:20更新:

這兩天網大請教了關於攝影模式的問題,在此順便補充一下。

此相機有兩種攝影模式,一種是將下圖功能鈕轉到攝影。此功能又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陸上短片],不能使用變焦的功能。
第二種是[水底短片],此種攝影方式就可以使用變焦了,只是畫面上看起來比較偏紅色。


第二種是將按鈕選到[SCN],功能中的短片預拍。一樣可以變焦,不過拍攝時間只有五秒...


實際上我還沒用過這台拍攝動畫過,暑假要到了...準備拿去下水泡看看了

---------------------------------------------------------------------------------------------
8/17PM 03:20更新:

這次風災真的是重創了南台灣,在南部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不過此次試拍的澎湖旅行是早就預訂好的。

因此並沒有取消,雖然學校也是淹了大水了。不過再不去的話將來也沒甚麼機會實際去海邊測試了。

本來還想說本島災情那麼嚴重,去了澎湖會不會更嚴重?(謎:旅行變救災?)

接著就先不多說了,直接貼上這次澎湖行的照片吧。

出發的時候因為太陽很大,因此一路上都是利用雪地沙灘模式來做拍攝。高雄港出海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澎湖風力發電車,最上方的藍天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蠻黯淡的(有高手能解釋嗎?)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貼近海面的一拍(沒碰到沙或水喔)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澎湖的百年老榕樹(照片中全部的樹其實是同一顆)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澎湖特有的石頭牆(當地人都用珊瑚石塊來築牆,不過正式名稱到底叫什麼??)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鯨魚洞(夕陽下拍的,但是整體感覺好像是比較偏冷色系)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海浪照1(懸崖邊拍)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一對母子在沙灘上享受海水浴,在一片廣大無人的沙灘上,真的是一種很奢侈的享受。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下午的浮潛活動正式開始,也是我正式測試的一大挑戰,當天豔陽高照,但是在海灘模式下拍起來顏色還是比較黯淡。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浮潛地點必須要搭船出海約2.300公尺,海上放個漂浮小島,用繩子圍起來給大家下去欣賞珊瑚礁。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接著是下水的後,大概是相機短路後自行拍下的最後一張遺物...
μ Tough-8000[開箱文],8/17完結篇[相機死前的最後一張照]。

下水時,其實並不是用跳的方式入水,而是穿著救生衣用梯子慢慢下去的。下水後拿相機起來拍攝的時候就發現相機銀幕一片漆黑,並且在電源指示燈的部分閃著紅光。

一看就知道事情大條了,於是就趕快拿上岸放著了,回旅館之後打開來看,裡面進了些水,主要是有進到電池的部分。

但是裡頭有短路到,不然LED燈是還可以正常運作。

不過都泡水了,當然是先連絡買相機的商家連絡保固問題,8/16晚上回高雄的時候也就趕快拿過去相機店。

一打開後裡面都開始生鏽了,流出一些鐵鏽水。(海水腐蝕性有那麼強嗎??)

老闆娘也很親切的為了填了維修單送回原廠,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爭議之戰了。

======================================================

文章到此先告一段落,接下來將進入公司貨泡水相機的維修保固爭議條款,一有消息將馬上貼上來分享。

2009-03-22 14:17 發佈
最近我也在關注這臺。。。

看到大大的開箱文真好。。。

這臺防水防塵防摔防壓真的是很厲害。。。

期待大大進一步的使用感受。。。
http://www.flickr.com/photos/jianheshome/
我自己擁有1030SW,坦白說DC夜間拍攝要多好,真的有點兒為難DC了,
當初會買1030SW是因為可以上山下海,耐操啦~~~
我的社團-新北捷兔: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ewTaipeiHash/
小弟用 1030SW, 心得是千萬不要用 AUTO ISO, 也不要用防手振模式, 因為不知道相機何時會把 ISO 拉到
慘不忍睹的情形, 要有好畫質, 多多利用地型地物或是上小腳架都比拉 ISO 好太多....

而小弟當初會買這台, 也因為這台有 28 mm的超廣角....










跟太陽對幹似乎也不差....


這張記得是用夕陽模式..
我是丁丁...E3+E-300....
很棒的測試呀!! 怎麼沒有人給分? 我先拋磚引玉一下給五分

因為小弟六月初要去綠島, 想必需要一台可以浮潛的相機, 看了好多廠牌, 現在終於淘汰到剩 OLYMPUS 的 8000/6000.
8000 的 LCD 那面好像比較醜, 雖然正面反射很漂亮, 但跟 6000 的規格也沒有差很多, 又貴了兩千多, 我可能會選擇 6000.

現在就慢慢一家一家詢價, 目前找到到是 $11600 公司貨 (副電+相機包+小腳架+清潔組保貼), 等到入手再等我的開箱文吧 ;)

個人覺得不該自己灌水,不過這個訊息對於一些想買此台相機的人必須要知道的消息。

6/03AM 02:40新:(本日無圖)

今天瀏覽網站的時後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最初購買相機所附贈的記憶卡中,跟Tough-8000有衝突的問題。

在上面開箱文中,可以看出當時記憶卡是pqi的記憶卡。使用該牌記憶卡時,相機開機常常會出現清潔記憶卡接縫的訊息。

關機後重開就可以解除此問題,一開始以為是買到了不良品,事後跟商家確認原來是因為記憶卡衝突的關係,目前改用SD的記憶卡就沒出現過問題了。
我也買了台tough-8000,附的卡是pqi,3不5時也是有清潔記憶卡的訊息.目前還沒下過水,
我也一直備記憶卡的問題給困擾....
幸好這篇文章解決了我的問題...
已經換成SD卡...
目前測試....開機一切正常....
沒有出現清潔記憶卡的訊息....

另外有一個小小的問題....
我目前是使用Kingstom MicroSD
但是我有看到Kingstom MicroSDHC
這兩種的SD卡有什麼不同???

Kingstom和SanDisk....
這兩家的SDHC卡....
品質是否有差異...
就是愛騎MTB
願無違 wrote:
我也買了台tough...(恕刪)


這部分可以向原購的廠商要求換成SanDisk的記憶卡,換卡後到目前為止都沒再遇過類似的問題了。


jacklsy wrote:
我也一直備記憶卡的問...(恕刪)


關於SD與SDHC的不同,小弟現學現賣點,網路維基百科有
http://zh.wikipedia.org/wiki/SDHC

撇開其他廢話不談,兩者差異就是...

SD最大的容量只能到2GB,而SDHC可以到達32GB吧。

有誤的話要請高手指正了。

Heracles_Lo wrote:
這部分可以向原購的廠...(恕刪)


我是在網路上購買公司貨.....
那我是要跟台灣代理的總公司要求更換記憶卡呢???
還是跟網購的公司要求更換呢???

還有....
記憶卡的外包裝已經被我丟掉了....
這樣還能要求更換嗎????
就是愛騎MTB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