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幾天跟家人晚餐,閒聊時,我跟老爸說我打算要買一台數位相機,老爸還來不及開口就已經被老媽槍先插話「買什麼相機!你爸的相機還不夠多嗎?拍那麼多相片沒幾張我的照片.....機哩瓜拉..........」
我跟老爸這時低著頭默默的在一陣砲聲之下吃飯......
就在元旦,2010年一月一號的時候,老爸一早就把我挖起床(其實已經中午了)
「走,陪我去逛逛。」
老爸~前一晚我才跟朋友跨年,很想睡覺。
「走就對了!」
心不甘情不願的被老爸帶出門,睡眼惺忪的被帶到南京東路一家賣相機的店
「下車,去挑一台吧!」
不是吧!是要送我新年禮物嗎?
「怎麼可能!當然是你出錢,到時借我用」
可惡!老媽不給你預算就把腦筋動到我頭上,我這樣應該算是自投羅網吧。

走進這家NIKON的旗艦店,陳列了大大小小的數位相機
老爸常常告誡:「相機就是要買NIKON的」
你都帶我來這裡了.....我還有其他選擇嗎

我打算找薄型的,可以放在口袋內。
我第一眼就看到S70的款式,雙色滑蓋機身,外型很特殊,店員也很推薦這款,最近陳綺貞的廣告也是這台喔。
再來看到背面全觸控式3.5吋螢幕,操作界面也很簡單
這時老爸側頭瞄了一眼,小聲的對我說:「買這台吧!很適合我!」
怪了,是我要買還是你要買,算了,我自己也喜歡這台
S70有三種顏色:黑色,金色,紅色
原本我比較中意金色的款式
無奈店員說金色目前缺貨,老爸又給我插一句:「買紅的,跟我的法拉利很配」
你什麼時候買的起法拉利了(斜眼瞄....)
等你老了買台遙控的給你玩...
也好,紅色的也不錯看。
決定購買後,結完帳,店員就把我帶到後面去處理⋯
痾~不是啦,是帶我到後面坐,花了三十分鐘教我大概如何使用
中間的過程省略囉
回家開箱了
公司貨,國祥國祥,國家祥和(是這樣的意思嗎)

使用說明書以及保證書,店員說這台不太需要看說明書,而且大概會用到的功能也簡單的教我用了。

所有配件:包含相機主機、手腕帶、原廠電池、USB充電器、AV傳輸線、USB傳輸線

喂!
阿電池充電器咧??
原來這台相機可以利用電腦的USB直接對機身充電,並且同時可以傳輸照片到電腦,跟我的iPod touch一樣,只是一個是輸入,一個是同步出去
USB傳輸線特寫,跟APPLE一樣喜歡用特殊規格,希望不會弄丟

接在我的電腦上充電

USB充電器,我的iPod touch應該可以用,不過我都是用電腦充電

AV傳輸線(絕對不是叫端子的AV女優),可以接到電視用電視撥播出,但是這條線現在誰還在用阿?

原廠皮套,跟機身一樣是雙色,聽店員說送完就沒了

紅色機身,雙色材質,機身上醜醜的貼紙我已經撕掉了

滑蓋式鏡頭開機

機身型號 Coolpix S70,全機只找的到一個按鍵,那就是快門鍵

機底電池及記憶卡槽

把相機放進皮套

看完美麗的身體後,來看看內在吧
簡單乾淨的拍照界面,NIKON大膽的將變焦桿取消,直接用觸碰的方式變焦,而且還有28mm的廣角喔
我的招財貓存錢桶來當一下模特兒

左上方的拍攝模式,點下去有四種模式可選,由左至右”簡易自動模式、自動模式、場境、短片”
簡易自動模式就是自動場景模式

全自動模式

場境:就是場景模式(翻譯怪怪的)圖形應該沒有人看不懂吧

看不懂一樣有"問號"可以讓相機幫你解釋

短片模式有”HD 720p、電視短片640×480、小尺寸320×240”
有★的是每秒30幅,沒★的每秒15幅。

按左下方的”INFO”鍵,所有的拍攝界面都在螢幕上,圖示清楚易懂

“INFO”上方有個手指頭的按鍵,可選擇”觸控拍攝、主體追焦、觸控AF/AE”三種模式

選擇觸控拍攝,只要點選螢幕,就會對焦及拍攝,唯一的按鍵(快門)有時候還用不到

大概簡單的介紹一下拍攝界面
曝光補償功能

曝光補償操作可以以滑桿的方式操作,在”食物模式”下白平衡也是這樣設定喔。

NIKON很貼心的在每項功能內都有一個”問號”的按鍵,按下去都會解釋該功能的功用,
就拿剛剛的曝光補償來當範例

選”HOME”選單

選單界面,最上面一排就是剛剛有介紹過的"拍攝模式"
中間是瀏覽界面,有一般的”play播放、我的最愛、自動分類、依照日期分類”。

最下面的板手點下去,相機的鏡頭可以變成板手拿來修車.....
好吧!不好笑⋯
板手其實是一般的設定功能,字體大,界面也很直覺性

"HOME"選單還可以自定桌面,就拿我去拍車展的照片當桌面了

這個畫面其實是彩色的,我拍不出效果

NIKON S70最大的特色就是相片瀏覽,如同iPod touch一樣的滑控瀏覽,雙指放大、縮小,還多了一個雙指快速瀏覽,
跟我的iPod touch比較的話,雙指放大縮小的功能慢了一點,相片瀏覽的流暢度還算不錯
這些功能我都沒辦法用照片表現出來,想體驗的話可以去逛逛賣場看看囉。
這是一般的相片瀏覽畫面

同樣"INFO"鍵按下去會增加訊息

再按一次就有相片繪圖或是修圖的功能,也可以編輯我的最愛相片、錄音⋯

相機的功能太多了,還有很多功能沒玩到,不過開箱介紹就到這裡了
使用後的感想
整體的操作很順手,也很直覺,不過界面問題可能每個人的習慣都不同,感受可能也都不同,對我來說已經非常好用了。
機身的厚度跟朋友的sony比較是厚很多,但是好拿很多,比較不怕滑手。
滑控的功能做的很順暢,除了放大縮小跟iPod touch比會稍微頓一些。
手持鋼琴烤漆的部份以及背後的螢幕很容易沾指紋,我常常要拿眼鏡布擦指紋
ISO別開到800以上,其他的我都很滿意了
車展實拍照稍候補上
不過預告一下,只有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