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鏡的疑問~

所謂微距鏡~
意思就是可以很靠近目標物體進行拍攝~
我看到兩支鏡頭 Tamron 60mm F/2 Di II LD[IF] MACRO
跟 SIGMA 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前者最短對焦0.23m , 後者 0.22m
而且後者 最遠焦段是70mm

意思是不是後者的放大倍率會比較大呢?
(前者已經是1:1了)
謝謝 ^^
2011-02-04 23: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微距鏡 疑問
根據恆伸的官網,這顆鏡頭是全焦段最近對焦距離20cm,放大倍率1:2.3
http://www.sigma.net.tw/17_70_28_45.htm


syschou wrote:
根據恆伸的官網,這顆...(恕刪)


您好~
謝謝您~
應該是這支才對@@
我知道放大倍率是2.7~

但是不解為什麼是2.7
而不是比1更大 @@
根據網路上看到的文章 "放大率就是像長被物長除的商"。
因為我也不是很厲害,所以怕多說多錯。
但是如果你有空的話,可以去看一下冼老師的文章,他有解釋的很清楚。
http://blog.dcview.com/article.php?a=VmBTNAViADM%3D

希望對你有幫助。
✿the truth is out there✿ http://anakinphoto.pixnet.net/blog



如果放大率不變,所有人都希望對焦距離越遠越好

你懂我的意思嗎...
這樣意思是不是變成說:
不同放大倍率的鏡頭~
即使是站在同一個位置~同一個焦段~
對焦物體的大小也會不一樣呢?

我以前一直以為微距鏡 就是同樣焦段之下~
最短對焦距離比別的鏡頭還近~
因此被攝的物體會比較大 @@
沒錯,我們用來定義視角的東西叫做焦長

但是那只有鏡片對焦至無限遠時才成立,對焦距離越來越近時

鏡片要移動去補償,而最近距離的時候補償最多

而這時的真正焦長已經不是鏡頭標示的焦長了

所以視角不一樣!

之前有人說小黑六和黑五相比望遠焦段縮水,其實是因為他對焦在最近對焦距離

左右視角(成像大小)的因素變成放大率而不是焦長了! (那其實它放大率也縮水)



那麼我們要怎麼知道某鏡頭可以把物品拍到多大? 這時候要用放大率了

Ex : 1:1放大率的鏡頭,像高可以等於物高,以135片幅來說,拍直尺的話,最近就可以拍到長36mm的影像
(APS-C片幅的話因為感光處比較小,可以擷取像之中的較小部份,所以有人說小片幅微距能力比較強是因為這樣)

(簡單思考一下,兩支不同焦段的微距鏡,只要放大率相等,那它們能拍到的最大成像也會相等對吧?)

因此微距能力跟焦段沒有關係,不過這會影響該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

所以定義一個鏡頭的微距能力都是靠放大率,而非最近攝影距離!

那麼,假如有A鏡頭和B鏡頭,都擁有1:1的放大率, A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1m, B鏡頭1cm (只是假設)

如果要拍昆蟲,當然選A! 不用靠他們太近,就不怕把昆蟲嚇跑了 (或者拍商品光也好打)
如果是在工作台上,就選B囉, 總不可能拍張桌面上的東西還要整個人站起來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