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想問一下唷為什麼拍攝起來顆粒那麼粗 看起來很模糊啊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f601,他陪伴我好多年,直到最近電池容量越來越不夠
才考慮換新的
幾經考慮後,基於對於f601的超級好印象
那台相機真的是拍起來很鮮豔 清晰 而且不需要太多技術就可以拍得很好
所以我就還是選擇了富士
我先買了一台s8000 後來太座也買了一台z100FD
可是經過了大概半年的拍攝 我發現這兩台相機不知道是我不會使用或是設定
照起來雖然畫素比較高 可是顆粒變得粗很多
常常都會看起來糊糊的 比我原來用f601拍的差很多
既不清晰 也不再那麼鮮艷了
我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問題?
不知道各位大大也沒有甚麼建議啊
是因為iso值在auto的模式下 太高的關係嗎? 我又該如何知道?

拜託大家幫幫忙 要不然我真的對富士相機開始有點動搖了
2008-11-10 0:24 發佈
不是你新的那兩台差, 是 F601 太強了, 強過後面很多新機種
1.7" 的 Super CCD III 上面只塞了 3MP
畫素密度 (7MP/cm²) 低到接近DSLR的水準啊
S8000fd 和 Z100fd 沒有用 Super CCD, 尺寸分別只有 1/2.35" 和 1/2.5", 又都塞了 8MP 下去
畫素密度飆高到 33MP/cm², 雜訊當然多多了

這種情況下除了降低ISO幾乎別無選擇
ISO能不用AUTO就不要用, 至少也要訂上限至400
超過400就只能當應急的照片, 畫質是絕對好不了的

如果要確認是否為高ISO的問題
就在室內上腳架, 拿幾個靜物來拍不同ISO下的測試照
這里有兩臺相機的照片 不妨自己比比看 我覺得是"記憶產生美"


http://www.steves-digicams.com/2002_reviews/fuji_f601z_samples.html

http://www.steves-digicams.com/2007_reviews/fuji_s8000fd_samples.html
sectionboy99 wrote:
這里有兩臺相機的照片 不妨自己比比看 我覺得是"記憶產生美"

要比 3MP 和 8MP 是很難做到同一個立足點的...
不過如果拿 ISO400 的照片來比, S8000fd 感覺在文字的部份成像還比 F601 來得軟一點
暗處的雜色也多那麼一點, 但是一縮圖就都看不出來了

個人猜想是在自動ISO下, F601 最高只會用到400, 但 S8000fd 可能會一個不小心就跳到1600
建議樓主還是要手動設ISO或是至少設個上限
s8000在auto模式之下
在室內iso比較常會跳到800
這時候油畫就出現了

我是還沒遇過會跑到1600
昨天玩了朋友的8100差不多也是這樣

auto模式就忘了他的存在吧~
超好用的p模式,就多用用吧

不過啟用底片模式之後
回來在稍微修一下圖
照片會很有味道喔~
不過可能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底片風格啦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我個人有z10fd,
這種個人名片隨身機用了一陣子,發現怎麼有時拍起來照片實在粉"粗"....
後來仔細觀察,很多照片都幾乎iso800起跳,甚至是1600,
無怪乎相機上沒仔細看還不覺得,一到電腦上看就慘不忍睹......

後來我就幾乎強制iso100拍攝,不再auto,
在白天的拍攝結果其實還算不錯的




反正一台3990,就別要求太多了,
拿來隨手拍拍當生活機記錄,還不錯用;
出門旅遊就交給另一台S100來完成使命
s8000不能用auto....
我也是用了一陣子才發現..
慘不忍睹
而小弟使用8100的心得卻是用P/M/S/A模式等拍出來的模式尚可接受,但是只要是AUTO模式(幾乎ISO值都是800)拍出來的模式,卻是幾乎慘不忍睹.原來各位先進也有也有相同的情況,小弟使用過canon/casio/pentax等DC,卻沒有一台的AUTO模式是如此的差勁,怎麼會這樣呢?
我今天測試了一下
的確是ISO值太高的問題
AUTO下面相當糟糕
不過這樣也真的很奇怪 那不就只能用手動或P mode
要不然真的不能看

看來我也得要好好練習
感謝各位大大提供意見
houdai wrote:
不過這樣也真的很奇怪 那不就只能用手動或P mode
要不然真的不能看

我個人的感覺是, 手動調控功能愈完善的機種, 愈是懶得在全自動模式上下工夫
(感光元件與價位同等級的機型之間相比較)
就當作是強迫磨練自己調校相機的技術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