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an wrote:數位鏡頭很吃拍攝當下的環境跟光線,一沒修正就原型畢露。RAW檔不見得能套用修正。 廠商可能不會透漏,這邊看RAW有兩個地方,目前鏡頭使用大量數位修正,這些修正有沒套用到RAW上? 還是只有JPG? 理論上RAW是不應該有任何套用動作,因為RAW是代表原始資料,但是現在的鏡頭偷工減料不使用光學修正,如果是這樣原始的RAW會死得很慘,以目前來看應該是經過鏡頭數位修正的RAW檔還有要比較必須JPG+RAW一起拍,但是這樣無法比較顏色,因為解RAW的軟體會影響顏色的解譯,而且能不能套用正確的PROFILE也不知道,JPG+RAW只能看出雜訊處理能力與鏡頭的解像力依據我測試A74,SONY的JPG其實對銳利度加料很多,要比較時解RAW要把銳利度降到0還有亮度與彩度雜訊也降到0不然沒意義目前還沒一台單眼可以拍RAW然後事後套用相機本身的風格(如果我沒記錯),是使用相機本身處理,CANON的卡片機有幾台可以,這樣靈活度高很多,不用當下就決定使用哪種風格更客觀的比較是把這些檔案全部放雲端讓看的人自己下載原始檔案,不是放圖床看
法水 wrote:所以還蠻期待 01吉...(恕刪) 吉姆林對相機的熟悉度高而且構圖不錯但拍人像都是補光過的我還是希望測試的人像補光是以內閃為主。這樣實測上才有意義從小紅書的實測看來,X100VI的內閃補光會偏暗。X100系列是直閃,我認為有必要去直閃測試至於黑麵大的人像有沒有補光,有空我再來仔細看看
要客觀比顏色怎比?先準備暗房準備D50的標準色溫燈準備亮度計準備COLOR CHART定義現場亮度使用5K的手動白平衡快門光圈使用固定值與COLOR CHART的距離固定使用同一顆鏡頭拍攝的照片進入PS用滴管取COLOR CHART的各色塊LAB值比較兩台相機拍出來的LAB差異值更嚴謹的用IMATEST去量測所有的值目前看到的網路評測只能說是使用者體驗,所謂的MONKEY TE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l07CIIN8c沒想到對岸還是有理性的測評,就是對焦、抓拍、腳架卡電池倉一堆問題,不像現在很多英語系的youtuber還在大肆吹捧,看一半我就跳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