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你的問題
「是F4.5還是5.6???
老師我在24MM最高只能調到F8...」
首先你得知道光圈值是分數 所以光圈值越大代表光圈實際開孔越小 進光亮越少
我標題有註明了 HS10廣角最大光圈2.8→2.2 望遠最小光圈11→29
所以我不知道你是要看HS10在廣角可擁有的最大光圈? 還是在望遠端可使用的最小光圈?
HS10尚未破解時的光圈規格在廣角和望遠端分別為:
廣角端:2.8-8 (A模式) 2.8-11(M模式)
望遠端:5.6-8(A模式) 5.6-11(M模式)
破解後:
廣角端:2.2-8 (A模式) 2.2-11(M模式)
望遠端:5.6-20(A模式) 5.6-29(M模式)
想使用2.2的光圈 第一步就先在14x時光圈4.5(或是30X 5.6)的狀態下半按快門
想使用29的光圈 第一步則改成在最廣角端時 光圈11的狀態下半按快門
「老師可是我偶爾不會有失焦的照片能拍欸... 我拉到14X 結果對的到焦...」
我不懂你的意思@@
當你第一步半按快門時 對焦距離就已經鎖定好了 可是如果你如果半壓著快門調整鏡頭倍率 原先鎖定的對焦距離也會跟著改變 所以應該是對不到焦
「老師相機上要如何去看?? 點測光是什麼意思?」
看韌體嗎? 在關機的狀態下 按住DISP/BACK鍵不要放 然後開機
點測光的話
你還記得在M模式時 右下角的曝光值嗎?
當你調整光圈 快門 iso時 那個值都會有所變動
你可以先記著 當那個值該好落在-+的正中間時 稱之為標準曝光值
測光的意思是 感光元件透過鏡頭所吸收到的光線分布 先假設一個場景 畫面中左邊很亮 右邊很暗的景色
如果你選擇平均測光 那就是整個畫面中的兩個極端亮度取平均值 畫面會看起來比較均衡
如果你對準左邊點測光 相機就只會對中間一小塊很亮的區域做測光 如果他發現太亮時 他會降低亮度 加快快門 減少進入的光量 所以最後原先很亮的左邊景色會變暗 右邊本來就很暗的景色可能會變成黑漆一片
如果你對準右邊點測光 相機就只會對中間一小塊很暗的區域做測光 如果他發現太暗時 他會提高亮度 放慢快門 增加進入的光亮 所以最後原先很暗的右邊景色會變亮 左邊本來就很亮的景色可能會亮爆死白一片
基本是這樣 但我建議你去看看攝影基礎的書
RyanWoods wrote:
不用叫我老師啦 我不...(恕刪)
老師我怎麼試都沒辦法
我有自己拍過程請過目!!
操作過程
還有啊我從半按快門+14倍拉回到最廣角端確實光影變圓的,但是圓的光影在相機螢幕上變很小點跟馬已差不多..
然後我拍照完後,照你說的不能更動任何設定,在拍光影一樣是2.8的...而不是圓的
書上的原理介紹會比較詳細 既然你有心 我覺得你應該讀得下去
A模式是自動模式的一種
相機如果是手動M模式
感光元件or底片的感光度 快門 光圈是要自己調整的
可是有了自動模式的話
感光元件會幫你觀察從鏡頭來的光線強度
如果光線太強 拍攝的畫面就會過曝 變成接近或是整片死白
為了避免光線太強 相機可能會 降低感光度(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加快快門(減少光線打在感光元件上的時間) 或是縮小光圈(讓鏡頭透過光線的開孔變小)
如果光線太弱 拍攝的畫面就會曝光不足 變成接近或是整片黑暗
所以相機就會採取跟上面相反的動作
所以測光的意思就是上面提到的 感光元件觀察光線強度的"標準"
如果標準不變 (曝光補償沒有變化)
相機為了達到理想的曝光畫面 會更動一些參數
舉例來說
同一場景下
iso 400 光圈2.8 快門1/100 (假設這個是標準)
iso 200 光圈2 快門1/100 (感光元件敏感度變低 所以把光圈加大一級)
iso 400 光圈2 快門1/200 (光圈大了一級 所以快門也要變快一倍)
理論上用這三種參數設定得到的畫面都會相同
NNNDDD wrote:
老師所以A模式亮度不...(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