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既生瑜,何生亮!? 富士F50FD介紹&實拍(含功能介紹&ISO測試)!

scrumhalf wrote:
雖然家裡已經有一台了
看到您的評介之後

我還想買再賣一台


"賣"一台? 還是再"買"一台? 呵呵....開個玩笑。 在下猜想您應該是想再"買"一台。


題外話...
F50是台好機,只是為了迎合大多數的用戶那錯誤的觀念加入千萬畫數的戰爭中。 雖然在此是缺點,不過在下認為相對於他的兩位大哥F31和F40,F50雖然高ISO表現比兩位大哥差,但是操控性和實用的臉部對焦2.0版這方面卻又贏過兩位大哥。

這種瑜亮情節雖然常常困擾著大多數認真爬文或是F50前代機種的使用者,但是如果再讓在下選擇一次,在下依然會選擇F50,畢竟雜訊高不代表拍不出好照片,更何況F50的雜訊控制相對於他廠的DC,依然是有其優勢的。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nilex1131540 wrote:
你的發文真的太詳細了
根本已經超越說明書地步
給你加100分
我很想買這台
不過卻一直觀望中
覺得有些人PO出來的圖很吸引人去敗家
有些又覺得很慘
真不知是人的問題 還是相機的問題



幾個問題請教一下
希望您不吝賜教

Q1 請問你編修說明的圖片是用那一套軟體??
Q2 因為小弟使用相機是屬於白癡級的
希望相機越傻瓜越好
請問在不用調太多東西的前提下
選用 M模式 AUTO A/S 還是 情境模式 會比較好
之前用過富士F30每次都在想用哪一種比較好


1. 在下的說明圖片是用CorelDRAW 11製作的,這軟體是向量的排版軟體,操作簡單易懂(應該吧,至少相對於別的排版軟體算是簡單的)。

2. 在下認為...想拍出漂亮的照片,忘掉AUTO模式吧! 因為F50在逆光情境下,測光模式表現的蠻笨的。 在下大多數是使用M模式(同P模式),輔助+-EV和測光模式(點測光+半按快門時的EV-L)去控制曝光值。 不過因為F50的EV值只能+2~-2,所以當在下需要的曝光值高、低過+-EV可以帶來的效果時,在下就會改用S模式去控制。

又...S模式對於拍攝行雲流水的畫面上蠻好用的,例如慢快門可以帶給畫面一些流動感。 而高速快門則可以拍攝出凝結時間的畫面,這些是S模式好用的地方。

A模式反而在下比較少用....因為DC的景深上比較不好控制,所以在下大多用望遠端去控制景深。

另外....照片樣本中有幾張失焦照片,是在下故意讓目標物在遠距離時,用近拍功能。 使F50抓不到對焦點,達到失焦效果! 這功能其實也不錯用!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cuscojp wrote:
f50fd有一項重要的改善那就是高反差的紫光變少變淡了!紫光那是f31fd心中永遠的痛啊!


在下沒有注意到F31有紫光嚴重的問題(因為似乎大多數的人對於F系列都著墨在ISO表現上),不過F50除了耀光問題比較嚴重外,紫光問題的確是不明顯,這點F50控制的還不錯。

至於耀光帶來的低反差、低飽和度...等問題,只好靠後製+一些對比和飽和度,能夠補救一些回來。


不過因為在下是寫分享文,照片上盡量不做後製。 有需要說明的才會+字(少數有裁切),剩下的都單純只是縮圖、銳化1級、+框罷了。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小弟和樓主一樣擁有D80,從3月份開始就為了幫D80尋覓DC備機
但是又要兼顧到自己沒用DC時也可讓女王使用,原本使用的A95對女性同胞來說重了些(含電池355g)
要在外觀(女性一般都會重視咩)、性能、畫質、重量上都能兼顧到取得平衡實在很難
期間也曾考慮GRD(女王不會使用相機變焦,都靠雙腳變焦),但是外觀對女性來說很不討喜,組裝品質也不甚理想
後來入手了女性同胞最容易被吸引的$ony T系列 - T100,沒辦法,女王喜歡嘛,因此我放棄了兼備機的念頭
但使用不到3個月就受不了其畫質及AWB,在女王也同意下脫手(和A95比起來,T100的畫質連女王都不滿意)
看來我的備機復活有望,本來先暫定Nikon P5000,想說短時間內應該用不到DC,就先觀望一陣子
沒想到P5100很快就出現了,還真是產品週期最短的進階DC啊
而就在同時看到F50fd的消息,過去個人對Fujifilm DC的畫質表現頗欣賞,無奈不喜歡xD,且對紫邊很在意
但是看到F50fd可使用SD,且紫邊也改善了,雖然高ISO表現不若F31fd,但是ISO400可用/ISO800堪用
就如樓主一樣個人使用D80也僅接受到ISO800,ISO1600以上也是備而不用,同樣秉持著有拍到總比沒拍到好,所以只在非用不可的情況下才會使用ISO1600以上
F50fd的ISO表現比我之前使用的A95, T100,以及曾考慮的GRD都好多了(P5000/P5100未確實比較,不清楚)
另外F50fd的外觀也能擄獲女王的心,體積小重量輕,AWB還蠻準的,雖無法全手動,但是有A/S模式也足夠了
似乎就是我理想中的外觀、性能、畫質、重量取得平衡的機種,於是在上個月購入了F50fd
使用到現在,我每天隨身帶著它,看到有趣的就拍,F50fd的表現就跟預想的一樣,非常的滿意,女王也很喜歡這部DC,歷經7個月,終於找到我理想中DSLR備機兼女王專用機


攝影、PC、Laptop、單車,興趣多敗的多$$也要賺的多(T_T)
慧劍禪心 wrote:
再"賣"一台? 還是...(恕刪)


呵呵
讓您笑話了
是再買一台

那時女王的媽媽說一句: 明天去買相機

聽到這句話哪敢不從啊
大螢幕, 高iso堪用, 防手振, 吃SD, 外型漂亮並且不會太大或太小
零零總總列了十台

在Y購上面看了這台
女王說: 好醜, 淘汰
此時心中震撼了一下: 這台可是除了沒廣角之外, 目前市面上最正的機子耶

還好
到了建國路上去看實機
她反而嫌其他台醜醜
這台才漂亮

用到現在感覺很爽

1.臉部偵測好用,人臉張張清楚,
2.高iso可用, 相對於N4300, S T7, Casio
3.螢幕大, 老人家看起來輕鬆,
4.好握, 並且大小適中, 放進自置米勒貓相機袋中剛剛好
5.可以放心帶出門的小DC

1.缺點是用一段時間會覺得機子熱熱的.
2.個人覺得按鍵太多, 我用得很順手, 但老人家不見得會使用.
3.防手振開啟是高iso與ccd shift一起(或許這是我自己設定錯誤), 若打閃燈, 一樣高ISO(800 or 1600), 造成畫面畫質下降. 若是不開防手振, 閃燈出力增加, iso可回到100, 畫質看起來比較好點.

如果要我再推薦像機
小DC我還是會選擇富士的
她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棒
慧劍禪心 wrote:
1. 在下的說明圖片...(恕刪)


逆光的情形下
照片真的很難拍
大大所說的方法: 點測光+半按快門時的EV-L
EV-L指的是什麼?是指EV-1嗎?
ftenthirty wrote:
逆光的情形下照片真的...(恕刪)

應該是指AEL 自動曝光鎖定
ftenthirty wrote:
逆光的情形下
照片真的很難拍
大大所說的方法: 點測光+半按快門時的EV-L
EV-L指的是什麼?是指EV-1嗎?


不是,EV-L是指EV-Lock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EV鎖。 說明書上應該有提到,選定某個目標物半按住快門,會鎖住對焦和EV(說明書上是寫AF/EV-L),意思就是會鎖定你第一個目標物的對焦距離和測光值,這時候你可以移動到第二對焦物上做重新構圖(這時的對焦距離、光圈和快門值是不會因為重新構圖而改變的),再按下快門鈕!

所以,你可以先將測光改成點測光,然後先將對焦點對到逆光下的目標物上半按快門不放(這時通常目標物會在LCD上,從黑影漸漸變的曝光值比較正常點),然後持續半按快門做重新構圖,構圖好後按下快門即可。 如果嫌目標物曝光量依然不是您要的,就視情況+-EV後重新再做一次上述的動作。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很棒很詳細的測試文
若PO在01一定會上首頁(自己覺得啦!!)

除了照相有錄影方面的測試嗎??
防手震錄影有效嗎??
SUPER CCD對低照度的錄影效果有幫助嗎??

謝謝!!
kensbase wrote:
很棒很詳細的測試文
若PO在01一定會上首頁(自己覺得啦!!)

除了照相有錄影方面的測試嗎??
防手震錄影有效嗎??
SUPER CCD對低照度的錄影效果有幫助嗎??

謝謝!!


0.0 感謝您的讚美,其實在下對這類DC的錄影功能不保持很大期望,所以一開始也沒想到要測試這個....只有簡單的測試大家比較常問的錄影時是否能變焦這問題。

剛剛特別拿起F50試了一下,在下室內拍攝時....發現F50會開啟對焦輔助燈當輔助光源。 不過畫質就跟拍照時的ISO1600差不多糟糕(應該是像機自動調整ISO的,根本無細節可言),不過手震倒是不至於!

不過在下發現....F50錄影時不會自動對焦(應該都是用泛焦模式),所以太靠近拍攝時,近距離的物體會糊糊的,感覺上夜間應該是不太實用。

題外話....之前有看日本DCWATCH做三洋的HD-1000測試文,錄影的表現感覺還不差。 加上F1.8-2.5的鏡頭...恩.....蠻威的!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