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各大中小報告來看,X100是一部很有個性的相機,如果只有一部相機絕對不會推這一部,因為不能換鏡相當不方便,尤其是不大清楚自己愛拍什麼的人來說,不是每個人都想當布列松的。
其實EP1是不錯的相機,與其買X100不如多買一兩支鏡,集齊超廣角到長炮,這樣創作的空間大得多,這比玩底片機又或者X100更實在。
X100其實是給那些已經有了一部中階單反如60D甚至是5D2的攝影人,但又不想每天都帶著幾公斤上下班(我現在只帶一部S95,但小相機的照片質素始終差很遠,家練習創作還可以,但真的拿去賣又或者用在出版上就不成了)的人,又或者以防萬一多帶一部後備機的攝影人用的,只有一部相機的話絕對不會推這一部,保證兩下就賣掉了。
小之煥 wrote:
推Klasse W建...(恕刪)
X100有多少蜜月期呢,我不確定所謂蜜月期的精準定義是什麼
但是廠商要考慮的因素還不少
1.日本大地震,原本要推出的機種都已經延後了,更別提還沒見到影子的計畫了.
2.廠商自己的包袱或是市場策略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推出APSC片幅隨身機的是Leica/Sony/Samsung/Fujifilm
而不是Canon/Nikon/Panasonic/Olympus ?
Sony推出 NEX 也有好一陣子了,Canon/Nikon 有沒有快速跟進?
即使有X100的案例在前
推出類似機種會不會打到自己的DSLR? (不過我是覺得打到自己也比被別人賺走好)
是不是公司願意開發的市場? (例如只做4/3 & M4/3的公司)
願意花高價買一台不是DSLR的隨身機,市場到底有多大?
3.X100是不完美,但是要推出全面足以打敗X100的產品,也不是現有機種小改一下就可以推出的.
研發要花多少時間,要花多少成本?
如果無法全面取代X100,可以獲得多少市佔率? 成本能不能回收?
產品定位為何? 像 X1 ? 像 NX100? 像NEX? 還是 X100?
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
或許X100對你來說是一次幻滅,但是太過樂觀後續短期內會有一大堆 X-??? 任君選擇
可能只是另一個幻滅的開始
APSC片幅的隨身機會有,但是要外型跟X100一樣,功能還要全面領先,應該是不容易
我個人倒是很期望會有眾多廠商願意加入這個市場
有競爭,進步會更快
有更好的產品,了不起存錢再買一台
希望會有全片幅的機種出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