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

S100FS也來蓋樓了! 大家一起來喔!

cancerbear wrote:
會不會有S100與sony的HX1的比較文章

這台拿下今年的 TIPA Superzoom (S100FS 是去年的得主)
可是我看不出來 HX1 除了 1440x1080 與 1280x720 的 MPEG4 影片之外還有啥特別的
不能用外閃, 不能直接接標準濾鏡, 沒有手動變焦
不過就多了個沒什麼用的 7152x1080 全景模式, 還有 9MP 每秒十張高速連拍
1/2.4" 的 CMOS 比很多舊機種都小, 況且同樣大小的 CMOS 在畫質上的表現仍不及 CCD
更別說是跟 Super CCD 比了
看了Mr. dormcat的話,我補充幾個...
HX1是一貫Sony的模式,外接鏡頭與鏡片是大家沒聽過的57mm尺寸
不過大可放心,會有人做57轉58的Ring

像其他類單眼還有Canon的 SX1 IS or SX10 IS,都可接外閃
不過最近富士出了個乏人問津的S1500......實在跟S2000太接近了
寧可砍掉從來

我期望富士對下一台S100fs能夠大方的改款,起碼有支援TTL控光
之前有一位大大,是希望焦段18~400mm f2.8...
我認真的想,但沒有很認真回答
我想對光電與光學有一些常識就大概知道,要做出來不是不可能
光想到鏡頭直徑,我想大概有15~18公分,做內閃也沒什麼屁用了

離題了
NEXT
從3月中就開始在找相機. 一開始當然是不敢對單眼有興趣 , 因為爬沒兩篇就提到錢井深這個詞實在是不敢摸.
從一開始在追的G9 --> SX1 --> SX10 & FZ28 一直到 4月初才開始爬S100FS這100層.
當然偶而也被那些單眼給毒到. 不過真要S100FS的價錢去比 , 單眼的錢可就多了.
我的S100在上星期五 . 親自去億X買, 因為我還沒用過那麼多功能的相機. 只是想去先看看 . 1.會不會重到不能接受 2.會不會太大台
果不其然 , 真的有給他有質感. 足足1KG的重量 , 脖子還真的給他有點痠痛.
也夠大台 , 至少能把我朋友給嚇到 .
對於一個只用過卡片機的我來說 , 一開始拿到還只會玩變焦環而已 ( - -" ) , 可是對於像這種這麼多功能的我哪知道那麼多 . 卡片機我只有用到"自動"跟"夜景"而已.
星期五晚上亂玩一通 , 隔天星期六的小朋友說實在拍的很差. 晚上馬上K完使用手冊才對ISO, 光圈 , 快門有所體會 ( 之前爬文只有到認識這個名詞而已 @@")
星期日再次實戰 , 星期一就背著去出公差. ( 店家送的背包 , 硬是被我縮緊成腰包 , 事實我覺得腰包是可行的, 有掏槍的快感 )
沒時間的話都是用光圈先決.有時間的話就用M慢慢試. 常常忘了改ISO.. 嘖.
3天按下900下的快門... 或許將來真的會掉到單眼去吧. 除非我突然有更多的錢, 否則那是不可能的.
大致上所有的照片都可以拍的好 ,但要拍到極品那種對我是困難的. 只是要能留下"清楚"的回憶.這我已經滿足了(之前都用F480… 它已經盡力了)
總共是花大概18K
其中單機是 15500.
4G SDHC+副廠電池 +店家送的包包 1100 (真的不值… 現在在找腰包了, 而且應該聽老婆的直接上16G, 反正遲早都要上的)
UV 1200 (抗什麼的… 我覺的好像買貴超多, 我只是想要保護鏡而已, 現在則是在找CPL , 減光 , 增距)
至於其他… 我覺得夠了. 要做夢的話. 2.8的光圈希望有一天醒來可以變更大… 這樣可以拍的更好拍一點吧..
送圖上來, 請指導 (第一次用ISO很不熟, 拍完回來才發現有很多室外大白天 , ISO都忘了改回來在1600的位置 >. < "


















小弟購入 S100FS 也快十個月了...感覺越來越不夠啊~~
沒意外的話準備上 Canon 500D 了...XD
donlinch wrote:
4G SDHC+副廠電池 +店家送的包包 1100 (真的不值… 現在在找腰包了, 而且應該聽老婆的直接上16G, 反正遲早都要上的)
除非你會拍很多影片檔, 不然完全沒有必要用到 16G
兩張 4G (一定要兩張以上, 以防臨時故障或讀不出來) 可拍 1432 張, 原廠電池x1 + 副廠電池x2 都拍不完

donlinch wrote:
UV 1200 (抗什麼的… 我覺的好像買貴超多orz, 我只是想要保護鏡而已, 現在則是在找CPL , 減光 , 增距)
B+W 010 67mm 就要這個價, 因為我就是用這一款在保護我的 S100FS


clarkclard wrote:
沒意外的話準備上 Canon 500D 了...XD
S100FS 用戶轉 DSLR 建議還是用N家最保險, 用C家保證跟F家說拜拜
連用O家都比用C家保險 (F家是 4/3 與 M4/3 聯盟成員)

我現在是在等用 DX 規格的 S6, 用 D300 (準專業機身, 51點對焦), D90 (中階機身, 五稜鏡, 錄影), D5000 (雖是入門級機身, 但可錄影, 又有翻轉 LCD) 等機身均可接受
搭配 Tamron 18-270mm F3.5-6.3 (等效 27-405mm, 正好對應 S100FS) 與那顆研發中但尚未正式發表的 Tamron 60mm F2 Macro 1:1 人像/微距兩用鏡, 只需兩顆鏡頭就可玩遍所有題材
(我願意犧牲一點畫質換取便利性和副廠的價格, 不然我根本不會入手 S100FS, 不是嗎?)
省下來的鏡頭錢, 去不同地方走走才值得
S100FS 用戶轉 DSLR 建議還是用N家最保險, 用C家保證跟F家說拜拜
連用O家都比用C家保險 (F家是 4/3 與 M4/3 聯盟成員)

我的隨身機還是F家的啦~~F31fd~~老而彌堅啊!!!!!!
省下來的鏡頭錢, 去不同地方走走才值得

這句話我喜歡!!!!!!!!!!!!
clarkclark wrote:
小弟購入 S100F...(恕刪)

沒意外的話~~小弟的S100FS也快升級成500D kit了~
類單眼~真的是害人不淺~會讓人掉入錢井深的世界~
★三菱家族~中部團隊★  EVO-015  Evofamily.com
怎麼大家都想跳槽C家啊...都不想等 S6 了嗎?
500D 等入門 DSLR 直出 JPEG 的動態範圍恐怕連 S100FS 都拼不過
S5 Pro 除外, JPEG 直出能破 9.0EV 的 DSLR 沒幾台, 有些甚至連 8.0 都不到
但 S100FS 在 DR400% 模式下可以到 9.6EV
當然 S5 Pro 的 11.8EV 仍然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dormcat wrote:
怎麼大家都想跳槽C家...(恕刪)

對不起
我想請教dormcat兄
S100FS 在 DR400% 模式下可以到 9.6EV的意思是什麼?
我入手s100兩個月 也常用動態範圍 但我還是不清楚9.6EV是什麼意思
另外 F200的800%不就更高EV?
S5 PRO動態範圍也是400%吧

如果我有買單眼的話 可能也跟你一樣吧 S6+騰龍鏡頭
只是有S6問世的消息嗎?
jason360 wrote:
我入手s100兩個月 也常用動態範圍 但我還是不清楚9.6EV是什麼意思
用說的比較麻煩, 看圖最快

「X EV」代表「最亮 : 最暗 = (2^X) : 1」
9.6 EV = 776 : 1
11.8 EV = 3566 : 1

EV 是一個以2為底的指數函數, 動態範圍圖基本上也是一個半對數圖
高一個 EV 又稱為 "增一格", 亦及進光量為兩倍
一台動態範圍 8.0 EV 的相機, 能夠表現的 最亮處 : 最暗處 的亮度比只有 2^8 = 256 : 1
也就是說在同一個畫面裡, 亮度為最暗處的 300 倍, 1000 倍, 還是 3000 倍的點, 對相機來說都是過曝死白
反過來亦成立: 亮度僅及最亮處的 1/300, 1/1000, 還是 1/3000 的點, 對相機來說都是一樣黑
在晴天逆光的場景中, 很容易出現反差過大的情形, 這時大部分的相機很難適當地呈現亮部與暗部的細節
但是以 S100FS 來說, 它就能呈現七百餘倍的亮度差異, 減少產生死白或死黑的機會
S5 Pro 當然更不得了, 能呈現三千五百餘倍的亮度差異

jason360 wrote:
另外 F200的800%不就更高EV?
我目前還沒看到哪裡有 F200EXR 的動態範圍曲線圖
如果它比 S100FS 再增一個 EV (10.6 EV), 則它能表現的亮度差異約在一千五百倍左右
遠勝過市面上任何一台 DSLR 直出 JPEG 所能呈現的動態範圍

jason360 wrote:
S5 PRO動態範圍也是400%吧
這是跟自己的預設模式比, 不是跟別的相機比
開高動態範圍也是有代價的: 在 S100FS 上得拉高 ISO, 雜訊亦增加;
在 F200EXR 上要讓畫素兩兩為一組, 分別負責高低感光, 這當然得用解析度來換;
就算是受影響最小的 S5 Pro, 開高動態範圍拍出來的照片拿到平價的液晶螢幕上觀看 (主流都未超過 600:1; 3000:1 的 LCD 可不便宜), 對比會顯得很弱, 不見得討喜

jason360 wrote:
只是有S6問世的消息嗎?
有的話, 板上早就樂翻天了吧
  • 2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