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sheep wrote:
其實根本問題是大部分的日廠還在幻想把客群區分成,有畫質需求的請用交換鏡頭的數位相機,沒畫質需求的請用digital compact camera!結果x1 2009/9/9發表後,全球一直賣到缺貨,導致fuji跟進開發較低價的x100來分食市場。事實上這一塊才是從以前到現在最大的相機消費市場。當年的olympus mju ii可是全球賣最多的相機,定價要一萬多台幣。沒有多少人想要搞懂我鏡頭要有什麼鏡,什麼鏡,大家要的就是我拍家人朋友會好看,拍風景會好看,不要太複雜,最好快門按下去就搞定。也不要鏡頭在那邊換來換去的,不是有一堆人在那邊問如果一鏡到底的話,可不可以之類的嗎?至於錄影和其他功能,就跟手機如果花招搞再多,你打電話的時候就是天線接收不良一樣,還是一樣沒搞頭啊。
中肯至極
輕巧的定焦機賣到缺貨的例子還有最近的 NEX-3/5 + 16mm/2.8 和 GF2 + 14mm/2.5
什麼 MTF 曲線圖、邊角畫質、散景二線性都沒在管的啦,AUTO 一路開到底
只要手持夜拍時不用在手震和油畫之間二選一就可以賣到缺貨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chl2528 wrote:
更狠的是,X100 ...(恕刪)
對於真正摸過m6 x1 x100 操作介面的我來講。
x100 是排最後面的耶!他的對焦環設計只有大概一公分,光圈環大概0.5公分,轉起來很難轉,然後你還要用左手握牢他。
x100 比x1優的只有那個觀景窗,我老實講。
x1的機頂雙轉盤的調整速度遠快於x100 的復古造型,右手就可以一下子操作完畢了,然後左手可以握牢在鏡頭上,這個就差很多了。
至於m6則比x100更威的是他觀景窗內什麼都沒有,真的可以專心構圖,講實在話x100的觀景窗內還是太多東西了。
然後m機和m鏡的配重又是特別設計過的,這點leica真的很厲害。
朋友有一台r8,沒裝底片的時候重心是往前一點的,裝了底片後,重心是在機身正中間。一卷底片才30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