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家子弟們引頸期盼的 GFX100RF 就在稍早正式與大家面見了!印象這個 Rumor 傳了也近半年之久,原以為是空穴來風沒想到真的實現了,我想鐵粉都知道富士在可換鏡相機領域就是靠 APS-C 起家,雖然大家一直敲碗期待全片幅的到來,但富士卻直接跳級推出 GFX 中片幅機種,多年下來也累積了許多忠實用戶,而且鏡頭的選擇也不少。
- 銀機
- 黑機
GFX100RF 採用 X100 系列的旁軸相機造型,同時推出黑銀色與銀色兩種版本,緊湊且復古的外觀依舊是富士的強項,體積 133.5 x 90.4 x 76.5(mm)、重量 735 公克(含電池、記憶卡)。

這樣的配置與 Leica Q3 幾乎是平起平坐,富士的美金報價為 US$4,899 元,折合台幣約 NT$162,000 元,這也的確有機會打到徠卡的客群,儘管品牌定位大相徑庭,但以富士這幾年的表現來說可不能小覷啊!

回到主題!這款搭載「中片幅」感光元件的 GFX100RF,有效畫素來到 1.02 億,配備全新開發的 35mm f/4 鏡頭(等效焦距約 28mm、9 枚光圈葉片),擁有 20 公分的最近對焦距離,光學結構為 8 群 10 枚(含 2 片非球面鏡片),另外內建 ND 減光鏡。

可透過機內裁切功能實現 36mm、50mm、63mm 的 135 等效焦距,上圖的撥桿就是數位增距鏡切換桿,充分利用 1.02 億像素的優勢,兼具功能性與設計感。人物、動物偵測(鳥/汽車/摩托車和自行車/飛機/火車)同樣一應俱全,連拍速度最高來到每秒 6 張(機械快門),不過連拍追焦向來不是中片幅的強項,我想就是備而不用吧!?

內建 20 種軟片模擬效果,過去富士在不少重點相機推出時也會跟著加入新的軟片效果,可惜這次並沒有為 GFX100RF 新增軟片效果,但目前 20 種視野夠玩了啦!吉姆自己最愛用 CC、NC、NN 這幾種。儘管 GFX100RF 主打的不是錄影功能,但還是可錄製 4K/30p 4:2:2 10-bit 影片,F-Log2 可提供 13+ 檔的動態範圍,具備數位影像穩定 (DIS) 功能。

GFX100RF 採用標準 4:3 的感光元件,內建照片比例撥盤,共有九種寬高比可自訂,我想這就是超高畫素的優勢吧?!因為不論如何都有近 6000 萬以上的畫素可使用,而這也是為了致敬過去富士的銀鹽機種。

GFX100RF 配備 0.5 吋 576 萬點(放大倍率 0.84x)的電子觀景窗,還有跟 X100VI 同樣的上下翻觸控螢幕,解析度為 3.15 吋 210 萬點。目前恆昶的定價還沒公布,但至少要 16 萬以上才能入手,我想光是價格就能擋掉一堆相機黃牛了吧?!畢竟當初 Leica Q3 也只是因熱銷缺貨,至少我沒看過有人去炒價格 XD,屆時吉姆也會進行 GFX100RF 評測,請拭目以待囉!
▲影片看完後,似乎著了它的道了...中片幅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