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4 的連線拍攝線材選擇 長度5m10m usb3.0 usb2.0 大家是怎麼選的

最近一直在找連機拍照用的線,5D4是usb3.0 micro頭的,可是因為需要5m或10m長度的,卻卡在訊號3m限制,怎麼都找不到適合的
AOC光纖usb3.0:因為micro頭的都下架了,不知道為啥現在沒賣了
usb3.0 訊號延長線:可以超過5米都不是問題,可是供電頭都在相機這端,這對連機拍攝實在是很尷尬的設計
想問難道大家都是用USB2.0的線嗎,因為我用USB3.0附的那條線傳輸在LR連線拍攝就覺得傳輸有點慢了,大約10秒或更多才跳出一張,請問各位大大我該怎麼辦才好?

同場加問想請教背景布為什麼居然讓我拍出了摩爾紋,是背景布的材質問題嗎?
2017-10-19 21:58 發佈
牙兒0982 wrote:
最近一直在找連機拍...(恕刪)



WIFI


USB3.0延長線,串到機身附近後在接上母頭




牙兒0982 wrote:
最近一直在找連機拍...(恕刪)

其實還是有延長距離的方案,只是稍微有點麻煩,
那就是透過USB HUB去達成,目前USB 3.0的HUB已經很普遍,
如果能夠外接電源更好,如此一來HUB就變成了訊號的中繼站,
你就能用3m+3m的長度,以及USB 3.0的傳輸頻寬。

至於傳輸速度不夠快,其實要探討很多部分才能釐清效能瓶頸在哪裡,
傳輸線材、相機傳輸介面晶片的效能、記憶卡的效能、電腦端內部USB3.0的效能(原生晶片與第三方晶片).....等等
甚至你硬碟的I/O效能都會造成影響,整體評估起來,
決不是單純看相機上USB 3.0的介面就可以搞定,
就像你有一台可以極速達到300km/H的超跑,
跑在馬路上能不能達到設計上的極限速度,
從環境影響到道路品質、空氣溫濕度....都要考慮在內,
使得分析極限效率變得很不單純。

============================
關於摩爾紋,的確跟選用布料材質有關聯,
布料上紋路的密度,若剛好達到機身影像感應晶片解析度上的"弱點",
再高檔的相機都會有摩爾紋出現,所以只要挑選其他不同編織紋路密度的布料,
就可以解決此問題。
感謝提供wifi的方法,臨時借了無線wifi來測試了一下效果還不錯,無遮蔽5公尺內5秒內能傳完
原本都是用手機搖控拍照,沒發現wifi功能還沒正式使用過
usb延長線方案有研究過了,因為標榜3.0的都需要在母頭中端接電源,對我實在不好用就略過了,理想的接法在最尾端公端做電供設計的線,目前找到只有做在usb2.0線材上
usb hub 這個類似的方法,有問到廠商說在最尾端公頭,有一種輔助供電的(一母二公)的usb線,這個也能作為訊號延長功能,但是說需要我自已測試不保證速率能維持,我是想廠商是
牙兒0982 wrote:
感謝提供wifi的...(恕刪)


我所看過棚內大多用 6D、5D4 這類在拍,都是用WIFI
拍完就傳到MAC、PC上的 LR或者CANON 軟體上

CANON機身的WIFI 強度還蠻高的,只要AP 不差,通常棚拍送檔不慢,所以是可用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