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G3X vs RX10

手感:
帳面上看起來差不多,但使用上 G3X 小很多好拿許多,主要是鏡頭尺寸與機身設計的緣故。即使 G3X 裝上 EVF 也是一樣的結果。RX10 不僅鏡頭大不好拿穩,機身設計也比較少有著力點,單手操作很有挑戰性。

取景:
RX10 的 EVF 有往後延伸,限制了取景的角度;RX10 的 LCD 在調整角度時也要多一個「脫卡」的動作,比較不順手些;G3X 就很直覺方便好用,配合上 EVF 就天衣無縫,甚至可以上翻當隨身機自拍(搭配上較容易單手握持的機身設計)。不過 G3X 最大的問題在於 LCD 的發色,我手上的 G3X 的 LCD 是一場災難,偏綠偏淡很嚴重,已經無法用眼睛或心理去補正... (一開始使用時還以為白平衡跑掉了... ) EVF 顯色則是很好很正確。這缺點在拍攝上會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礙,希望這片不及格的 LCD 只是我本身的個案...

速度:
(對這種長焦旅遊機來說,變焦速度的手感很重要)變焦上,G3X 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暴力很衝,RX10 感覺就吞吞吐吐到想要打人。不過 G3X 的變焦速度太快、停不下來,取景時很不容易微調,RX10 則是慢到想踢它一腳請他快一些些;一個太快、一個太慢;如果 G3X 能把鏡頭轉環設定成慢速變焦,配合上快門鈕旁的快速變焦撥桿,那就太完美了~~~

至於對焦/快門/選單/檢視瀏覽的速度表現上二台都很快,沒有太大的差別。

不過 G3X 鏡頭上偌大的轉環竟然不能用來變焦,這玩笑開得有點大,讓人不敢置信!?

畫質:
這有點像恆定光圈 vs 長焦小光圈鏡,乍看下是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一批一批(幾百張幾百張)拍下來,畫質呈現還是有一定的差異。RX10 的大鏡頭有它的道理與優勢,畢竟 F2.8 跟 F5.6 整整差了二級,差別大概就是恆定大光圈鏡與長焦小光圈鏡的程度。如果想要有一定程度的景深效果,在 200mm 內 RX10 遠勝 G3X,當然 200~600mm 這段 RX10 想比也比不了。

鏡頭素質的差異也發發生在耀光控制上,G3X 的鏡頭很長很爽沒錯,但一些基本的鏡頭素質上就差強人意了。差別大概就是恆定大光圈鏡與長焦小光圈鏡的程度。

發色:
(我認為)這仍舊是選擇的優先重點,尤其是在膚色上的演繹是完全不同的。拍人拍景考慮的因素不同,家庭照的話還是 C 家為上。

其他:
G3X 抗耀光能力不佳,卻不附遮光罩...
G3X 的閃燈彈起來很高、而且可以假裝跳燈

以上意見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2015-07-13 10:24 發佈
RX10 還是 RX10 II?


danieltflu wrote:
手感:
帳面上看起來...(恕刪)
uhan wang
想問G3X 200mm時光圈已經是5.6 ?

danieltflu wrote:
G3X

我的G3X螢幕也是偏綠,總之顏色就是感覺不對怪怪的,這塊162萬畫素的LCD居然有這樣的問題
對焦方面廣角端速度還好,不是很慢但感覺不是算快
但望遠端就明顯會先卡頓一下才開始對焦,明顯感覺比廣角端慢,而且比較容易對不到焦要多對幾次
變焦有個功能"逐級變焦"偶爾還不錯用
之前久等不到 G3X,就先入手 RX10,沒想到二星期後 G3X 就發佈了...

那片「慘綠」的 LCD 確實會讓人拍到臉都綠了... 現在只當取景構圖用,真要看顏色就使用 EVF,只是很不方便...

是的。光圈掉的非常非常快:
24=F2.8
50=F4.0
70=F4.5
85=F5.0
100=F5.0
135=F5.0
200=F5.6

基本上 G3X 要當成 F4-5.6 這種小光圈長焦鏡來用(那個F2.8是拿來安慰人用的...),光圈小自然也會連帶影響對焦性能、背景虛化能力、與閃燈出力。

不過我還是很認同 1" 感光片在體積與畫質上達成的平衡點。真正計較那麼畫質還是直上 RX1,那也沒啥好比了...

幾年前帶 5D (一機二鏡+外閃)出國旅遊後,回來就馬上脫手掉這二塊磚頭+二支砲桶;這回重遊舊地改用 RX1+G3X 或 RX1+RX10,感覺負擔少多了,影像品質更優,能拍的範圍也更大更靈活更自由。
不知可否附上幾張G3X抗耀光的照片
想知道多不佳,感謝了!!!
~Welcome to my BLOG~ http://leonsway.blogspot.com
謝謝分享,難得的比較文,手骨夠粗的人才辦得到,五分奉上!
danieltflu wrote:
之前久等不到 G3X...(恕刪)

打鐵匠 wrote:
謝謝分享,難得的比較...(恕刪)


可以買台 Panasonic FZ1000 一起比較看看~
《DIY CENTER》 自助互助中心

danieltflu wrote:
手感:帳面上看起來...(恕刪)


請問大大G3X有美肌模式嗎? 謝謝
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入手 Canon 最大的原因不就是他的自動美肌模式(發色、膚色、對比),所以才一直是帶人帶景的「家庭相機」的最佳選?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表現如果再上去可能就太 Over 了。

其實這樣的膚色表現在某些人眼裡已經覺得怪怪亂噁的,有時在階調過度上也有一些瑕疵(尤其是Sony這塊 1" 感光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