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
成像不用說L鏡大勝!!!
不管是放在APS-C或FF,都是L鏡大勝EF-S...
遑論APS上該放24-70或17-55,
EFS鏡要怎麼跟L鏡比?!
CANON都已經做出區隔了,L鏡就是頂端,要攻頂變焦,就24-70!
要攻頂成像就選定焦,隨便找一支都贏L變焦!!!
根本就不需要去討論17-55放在APS上比較適合還是L鏡比較適合,
不然CANON何必侷限EFS不能上FF,L卻能上APS呢?
看到許多人說17-55比較適合放在APS上,我實在無言想找答案...
不管是17-40.16-35.24-70.24-105,都可以放在APS上,
沒有所謂的適合不適合,
L鏡的成像不是EFS鏡頭可以比的上的!!!
定焦L的成像也不是變焦L可以比的上的!!!
因為在APS-C上會有x1.6的問題,相信大家都知道,而EF-S讓APS-C的使用者也有方便的焦段可用
不能裝在FF上也是因為鏡頭機構的問題根本無法安裝
所以,撇開你所謂L的問題
APS-C機身上確實比較適合裝EF-S!(這是CANON的區隔,也是你想找的答案...)
L可能會有以下特的特徵(取自維基)
1堅固,適合在野外使用(比如防塵、防水)。
2至少一片螢石或低色散鏡片,以及非球面鏡片。
3鏡頭前端對焦時不旋轉,適合使用濾鏡(比如偏振光鏡片)。
4相比於同一焦段的其他佳能鏡頭,光圈更大。
5以環形超聲波對焦馬達(USM)驅動對焦,並有全時手動對焦(Full-Time Manual Focus)的功能。
重點,大部份有第2點的高品質鏡片,都會掛上L
17-55跟10-22的APS-C鏡頭剛好都有這些鏡片
事實上述二顆鏡頭,畫質卻跟某些L鏡也不相上下,所以才會有人說它是沒掛紅圈的L鏡
sunsforever53 wrote:
如標題!
成像不用...(恕刪)
16-35和17-55的客觀比較
akilaorochi已經很明確地做出實測,我真的看不出來16-35L大勝在哪?看來你也是那種只會看有沒有紅圈才會評鏡頭好壞的評論家,如果拿兩個Zeiss的老鏡,一個MMJ、一個MMG生產要你評,恐怕甚麼都講不出來了。要比好壞,請客觀實測,上腳架固定光圈快門ISO白平衡,然後實拍再100%放大來評比,否則一切言論都只是你口說無憑的幻想而已。
sunsforever53 wrote:
CANON何必侷限EFS不能上FF,L卻能上APS呢?
很簡單,鏡後距和成像圈不同。我實測過,用朋友的Tamron 90mm f2.8 1:1的鏡頭尾蓋(這顆鏡頭可用於FF),拿來裝我家L鏡的屁股,裝了好幾個都沒問題,就算拿來裝S50和Zeiss 35mm f1.4(ZE)也都可以;但是只要裝的是EFS鏡頭,就會太小裝不下,不管是17-55、同事的18-55或是15-85都不行。可是拿17-55鏡頭尾蓋裝T90卻沒問題,其他的L鏡也都裝得下,由此可知EF鏡的鏡後屁股是比EFS短的。所以如果把EFS鏡頭裝在FF上,拍攝時鏡頭屁股很可能會被FF機身上升抬起的反光鏡打到;另外,EFS鏡頭投影在CMOS上的影像比較小,如果裝在FF上會有黑色的成像圈或是嚴重的暗角。版上有人把18-55改裝後裝在FF機身上,改裝過程就有把鏡頭屁股弄短,而且裝上實拍之後有明顯的成像圈,自己去爬文就知道了。
sunsforever53 wrote:
看到許多人說17-55比較適合放在APS上,我實在無言想找答案...
連鏡後距與成像圈的不同都不知道,我實在不懂你哪來的自信心對別人的問題無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