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
像這個組合會比較好用嗎
還是只要有 18-55 ll 就好了
不太懂這兩個鏡頭的區別
請各位大大教導一下謝謝!!!
想拿早餐來試拍一下 快門怎樣也按不下去
但是在接下來的外拍還是順利的執行
回來檢視照片也很ok
先不論價錢 600D本身的機身能力 已經足以拍出高解析度的照片
接下來是鏡頭的問題
EFS鏡頭群的資料可以在彩虹官網上找到
http://www.rainbowphoto.com.tw/menu_lensEFS.htm
幾顆常見的鏡頭
1. 18 - 55 mm F 3.5 - 5.6 IS 200公克 外變焦
2. 55 - 250 mm F 4 - 5.6 IS II 390公克 外變焦
3. 18 - 135 mm F 3.5 - 5.6 IS 455公克 外變焦
4. 18 - 200 mm F 3.5 - 5.6 IS 595公克 外變焦
5. 15 - 85 mm F 3.5 - 5.6 IS USM 575公克 內變焦
首先 第一個要知道的事情是 最近對焦距離
1. 25cm
2. 110cm
3. 45cm
4. 45cm
5. 35cm
當我在早餐店的時候 想要來幫三明治拍個大特寫 結果完全不合焦
稍微退後 轉動變焦環之後 成功拍下第一張照片
所以當你使用55-250的55端時, 跟18-55的55端時, 可以拍攝的題材絕對不同
而18-135或18-200則可以大略涵蓋兩種類型的拍攝題材, 畫質則不在此討論
第二件需要知道的事情是, 濾鏡口徑
1. 58mm
2. 58mm
3. 67mm
4. 72mm
5. 72mm
你會需要UV保護鏡來保護你的鏡頭, 並且過濾多餘的雜光
還可以購入CPL環形濾光鏡, 來拍攝湛藍天空, 穿透湖面題材, 或是穿透大樓玻璃
三種尺寸的保護鏡的價格則是有相當差距大約是, 500元, 800元, 1100元, 這種級距
當你選擇3,4,5任何一鏡來取代雙鏡組時, 相關成本也應列入計算
其他兩三事 光圈, 景深, 安全快門, 對焦方式,
以上五顆鏡頭都非大光圈, 反之可以討論的是他的最小光圈為何,
我手邊沒有相關資料, 一般都是22或32, 光圈越小時, 可以取得的畫質相對銳利,
曾經試著跟太陽對尬, 或是夜拍時, 發現怎麼縮不下去了,
這是每顆鏡頭與生俱來的特性, 與機身能力無關
沒有大光圈, 想要輕易拍出主體景深明顯的題材, 可以使用長鏡頭, 此時的背景很容易模糊化
使用55端拍攝, 安全快門為1/55 配合防手振約可以來到1/15
使用250端, 安全快門為1/250 配合防手振約可以來到1/60
除了重量的負擔之外, 對焦方式也可能是一種負擔,
當你在拍攝時, 使用外對焦的鏡頭是比較吃虧的,
比如說敲打到被拍攝物, 或是街拍時不自然的伸縮影響被拍者的情緒
另外, 一般對焦, AFD直進式對焦, 超音波對焦馬達, 以後者為更安靜與快速
我蠻推薦15-85這顆鏡頭的, 不過要價約是雙鏡的三倍價錢
但是他的拍攝成品相對銳利, 極安靜的USM超音波對焦, 廣角到中距離題材皆可拍攝
以上是我對於鏡頭天生特性上的一些看法 希望你能借此釣到自己喜歡的鏡頭 :D
Canon 450D + 17-85 IS 拍照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