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需要隨身機:S90 使用心得分享(對S95有興趣可參考)




就跟過去拿來測試把玩的相機一樣,S90也是我內心盼望許久的相機產物,也曾經陸續帶過兩三位同學前往購買,但一直沒有機會可以和相機來點更親密的接觸。時光蹉跎,S90都已經變成S95了,我才終於能夠跟S90來幾天甜蜜的時光。

會對S90有興趣,主要的著眼點在於,一台擁有全手動模式,F2.0大光圈,28mm起跳,高ISO表現在DC界中還算不錯,卻還能夠有不錯外型和攜帶性的相機,在市場上,真的不多見了。



好不容易有機會摸到S90,並心癢寫起這篇文章,把一些使用的心得分享給大家,此外,目前最夯的S95大致上也和S90相同,只有一些新功能的改變,讓整台相機變得更為精進,我想,應該也可以供給想要購買S95的朋友作為參考。

講在最前頭的是,因為時間的緣故,這次S90的文章,不會像過去有那麼多篇的連載:不是我對S90沒有愛,而是真的抽不出時間,畢竟現在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快樂大學生了。

也因為S90/95在網路上已經有太多的開箱和規格介面的介紹,所以這部份我也不多做著墨(從我連機身圖都是從網路上找就知道這次是多麼的節能省碳拼環保)




那麼,就開始吧!

"還是需要隨身機",是我在使用過S90後,最深刻的體會。儘管市場上近來最火紅的是所謂的可交換鏡頭式的相機(ILDC),舉凡如我自己擁有的E-P1,從去年引領一番風潮的GF-1,到目前的Nex:但隨身DC依舊保有市場上的相對多數,只因為DC的體積真是他媽的小,EVIL放的進隨身包,卻進不了口袋的大門。



S90不僅做到了前進口袋之路,更難能可貴的是,可以和口袋中一堆雜物取得平衡,在夾縫中求生存。



接下來,就從外型開始講起。先幫大家複習一下S90的外型







簡潔的外型,從一推出就吸引我的目光,配色是我個人最愛的黑色,雖然有些女生不喜歡這種看起來死氣沈沈的顏色,但我老婆倒是挺愛這台的外型。

不過,有些事情,親身體驗絕對比用看的,更有感覺。(我絕對沒有在亂影射些什麼XD) 簡潔的外型是把雙面刃。

因為機身前面呈現平滑,沒有任何的東西可以作為手持時的阻力,手感上就變得不太理想,如果稍微有點手汗,就會擔心如果隨手一滑,S90就要和地表接吻了。

此外,機身上頭的模式轉盤非常緊,緊到有時就怕一個不小心,轉盤就故障了。而偏偏常用的P/A/M模式和錄影是牛郎和織女,互相眺望著對方。(這點據說在S95已經有做改善)

再者,在機身背後的滾輪,卻又異常的滑,實在有點不太理解為何S90沒有辦法在鬆跟緊之間達到平衡,不是緊到讓人怕破壞機身,就是鬆到讓人在不知覺得情況下就動到了參數。(這點據說在S95也已經有所改善)





最後關於機身的構造,我要稍微抱怨的是按鍵的舒適度,在S90上的按鈕,我個人覺得在按下後的觸感有點偏向生硬,這對長期使用下來的手感並不好。在調整或做選擇時,也比較不容易完成自己的需求。我知道這是很細微的小缺點,但因為這幾天使用下來,這點深深困擾著我,每次按下按鍵就有點不耐煩。

至於這點是否有在S95做到改善,還請知道的朋友幫忙回答,不然就等我之後去熟識的店家玩玩S95囉!

幹,對了,還有一點,就是快門和模式轉盤的位置,我在最初也無法適應,常會下意識的錯認模式轉盤為快門扭。這點在S95倒是沒有改變,S95只有將電源開關和Ring.Func做了調換。




而在相機前方,圍繞著鏡頭的那一圈,稱之為Ring,絕對是S90最棒的設計之一。讓平常只有支撐相機功能的左手,也可以調整參數,而且那流暢性,可說是S90機身上眾多旋轉的物體中,做得最棒的 XD

如果S90可以建構一個觀景窗,可為這個Ring的設計,更添畫龍點睛的效果。



結束了外型和機身上的概述,接下來是關於機身的內在。



在平常拍照時,只要按下Set,就會出現許多可以快速調整的項目,舉凡如:ISO,白平衡,色彩,測光模式,過片方式等等。可說是相當便利的設計,調整時的缺點,還是如我之前所說,回彈時過於生硬的按鍵,以及太過鬆動而容易誤觸的滾輪,一個這麼友善的介面,卻因為一些硬體的東西而減低了便利度,我覺得十分可惜。



而在S90內建的功能選項中,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無法選擇對焦點,有的時候就得先用中央的對焦點,半按快門後再移動到自己所要的構圖,相形之下,S90的在市場上最直接競爭者:LX3/LX5就可以做到這點。

提到了功能,不得不提起色彩這項目。在S90中,有許多色彩可以做選擇,EX:鮮豔 中性 正片 淡膚色 深膚色 藍色加強 綠色加強 紅色加強,以及最後一個供使用者自定的色彩。



起初,我對S90的色彩抱著很大的期望,畢竟自己也使用Canon的單眼,對S90是否能夠複製Canon單眼在膚色上的色彩演繹,感到好奇。更對S90內建正片模式感到興奮,對照組是自己的Fuji F30,也同樣擁有正片模式。



如果單純從我那兩個期待出發來講,基本上是失望的,即使是同一個廠牌,S90和Canon的單眼在色彩的傾向上並沒有相同,而正片模式也不如Fuji這種底片廠來得漂亮。






然而,如果用隨身機的角度來看,S90確實表現得不錯,無論是日常生活隨拍,或是人像的捕捉,都可說是水準之上,在加上Canon的白平衡技術還算成熟,在室內下雖然沒有到準確,但卻能在準確和現場光之間做到一個令人討喜的平衡。











此外,Canon在高ISO的表現上一直相當搶眼,搭配上在最廣角端的F2.0大光圈,更讓S90在日常生活的泛用性增加。


(ISO 800)


(ISO 1000)


(ISO 800)

當然,對於S90的內在,我還是有些不太適應的地方,主要在於電力的持久度和畫質。這兩個部分,基本上我本來就沒有多所期待,畢竟S90在感光元件上有劣勢,但畫質的表現卻還是有點出乎我意料之外,和我過去的F30,畫質上沒有太多的進步,可見這幾年的演進,比較偏向於規格上的釋放和功能的新增,在照相的本質上:畫質,沒有太多的改善。



而關於電力,儘管我沒有預期能夠拍太多張,但當我充滿電的早晨,卻在拍了約150張後,電力的警示標誌就出現跟我say hello,過沒多久,S90就...睡著了。



我想,S90/95和LX3/LX5,還能夠存在於市場上,並且締造相當不錯的銷售量,確實有其道理,雖然對比於價錢相差不遠的ILDC機,這些DC看似處於劣勢,但體積這不可抹滅的優勢,再加上許多人只是要求一點手動控制,主要還是能夠隨手拿起來為生活做記錄。

也因此,Canon也才會在看到S90熱銷之餘,於一年後又立刻推出了新款。LX3的熱賣我想不用多言,而LX5的上市,即使價格往上調整,但購買的人依舊相當踴躍啊。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多一點豐富的趣味,卻又不要複雜到令人不知所措,我想,S90就是處在這微妙的定位,讓人愛不釋手。



個人覺得S90的優點:

1.廣角端F2.0大光圈,28mm起跳。
2.完整的手動模式,非常方便的鏡頭Ring Func。
3.簡潔俐落的外型,適當的隨身體積。
4.在DC中,相當不錯的高ISO能力和顏色表現。
5.室內環境下,對我而言,算是非常討喜的白平衡。
6.支援DPP的Raw檔。
7.精美的LCD(老實講,這點有時候我個人會覺得是小缺點,因為回家總是看到比預期還要差的畫面XD)
8.機身防手震有效果。

個人覺得S90的缺點或建議
1.過於光滑的機身,對手感是扣分的。
2.模式轉盤太緊,機身背面的滾輪卻又太鬆,容易誤觸。(S95有改善)
3.對焦速度和能力還有改進的空間。
4.畫質表現上應該更好,色彩傾向可以參考Canon單眼。
5.電力的持久度有待加強。
6.對焦框應該供使用者調整位置,按鍵的回彈太過生硬。
7.錄影只有640*480。(S95有改善為720P)
8.望遠端時,光圈只剩下F/4.9

文章同步刊登於我的網誌
還是需要隨身機 S90 使用心得分享
2010-10-02 0:22 發佈
我也是用S90, 推!!
日常生活已經太夠用了, 加上我對照相其實沒有這麼多的熱情...
這樣一台已經讓我滿意到不知道該說啥, 哈!!


這句話很棒哦!!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多一點豐富的趣味,卻又不要複雜到令人不知所措"
寫得不錯,我也是用S90
不過被女王搶去用了,我現在只能用兩光手機拍照


樓主的女主角好正阿
S90用了半年多了吧

到目前為止都還很滿意它的表現

必竟當初入手時,就清楚的知道,這一部口袋隨身機

作為隨身機,S90的表現已經算是很好了

所以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愛你的
很想買一台來試試看

但說也奇怪為何S95大樓和LX5大樓

這兩棟樓看起來有很大的差異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38&t=1715865&p=1 S95拍的相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42&t=1718765&p=1 LX5拍的相片


S95好像都是新手

LX5感覺好像都是老手


想求教是因為S95在操作按鍵的控制上,讓使用者陷入困難?(不易控制?不易進入某些介面)

還是拍起來不錯,傳入電腦或貼入網站落差就大了


有人知道嗎?



快樂的鼓手 wrote:
很想買一台來試試看但...(恕刪)


依據我過去使用過LX3的經驗
LX本身所拍出來的照片就會有對比較高,銳利預設較高的傾向
所以有可能是因此讓LX的照片看起來都比較美一些

不過,在我看來,基本上最近的DC在畫質上是停滯不前的
尤其是S90/95讓我真的有點失望,我在文章中也有堤

然而,我想S90/95勝過LX的地方
在於其體積更小,更容易放到口袋,有比較好一些的人像膚色演繹

至於螢幕
兩台應該都是半斤八兩,騙人的程度都很厲害

nthomas wrote:
就跟過去拿來測試把玩...(恕刪)



謝謝大大的分享!!

原本困擾我心中的選擇 >(相機)
終於有一個....解答囉 ^^~








舉凡如我自己擁有的E-P1,從去年引領一番風潮的GF-1,到目前的Nex:但隨身DC依舊保有市場上的相對多數,只因為DC的體積真是他媽的小,EVIL放的進隨身包,卻進不了口袋的大門。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